出租车是一座城市交通的润滑剂,更是展示对外形象的一张闪亮名片。近年,虽然受到了网约车的冲击,但是出租车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也好,还是网约车率先兴起的美国。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在出租车行业又有何异同之处呢?两国运营的出租车数量又分别是多少呢?
美国:出租车的起源之地
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的士”出现在美国纽约。但是在汽车出现之前,纽约市内的出租车是马车,经形成了一套庞大的产业体系。据统计,在1890年前后,至少有18万匹马生活在纽约。一匹马平均每天排泄22磅粪便。如此算下来,纽约每月需要处理5万吨马粪,从政府到农民没人喜欢。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农村肥料市场出现过剩,结果大量的马粪无法及时处理,成为苍蝇的滋生场所,进而又导致伤寒症和其他疾病四处传播。
马车的种种弊端已是显而易见,幸而19世纪晚期汽车被发明出来,并很快应用到城市交通中去。
1907年秋季,装有计程仪表的出租车首次出现在纽约的街头,很快风靡开来,流行全球。
作为全球最为发达富足的城市,在上个世纪大萧条的时期,纽约市内的出租车曾多达3万辆,而整个纽约都会区人口也不过是在600万。加上正处于经济危机,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结果出租车数量比打车的人还多。
1937年,纽约市政府出台新规,建立出租车管理系统,规定全市的出租车总量为16900辆。后来一度下调到不到12000辆。此后的八九十年间,纽约市的出车数量一直维持在1.3-1.4万辆之间的水平。
近些年,受网约车的冲击,仅纽约一地就有100多家出租车运营公司倒闭。不独是纽约,在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达拉斯、旧金山等城市也遇到这种情况。
在美国开出租车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在前些年,一个车牌的转让价格高达60万美元,个体经营者本人每年至少要跑2400小时,其它时间可以转租给有出租车驾照的人。现在在美国开采出租车的基本上是外来移民为主,以南亚、拉美地区的移民居多。这些地区的人有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或者在来美国之前英语就已很熟练,在跟乘客交流汽车并没有多少语言障碍。
这里大家对美国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想必感兴趣,有数据表明,在美国开出租车,平均一天的收入大概是200-300美元,在美国属于中下水平。
现在美国出租车数量约40万辆,网约车司机数量则高达710万人。跟十年前相比,包括纽约、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等在内,美国多个城市的出租车运量都出现了下滑。
中国:有着世界最庞大的出租车市场
在民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出租车,主要分布在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专为有钱人提供载客服务,电话一打随叫随到,价格很贵,非普通人所能承受得起。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出租车行业才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也带动了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的收入提升。特别是在90年代,以上海为例,扣除每天360元的份子钱,再加上100元左右的油钱,每天开到下午4点后,挣的钱都是司机的。平均下来每月收入四五千元不成问题,这在当时已经是高收入群体了。90年代上海徐汇的屋价两三千一平米,一名出租车司机工作四五年下来,首付买房不成问题。
鼎盛时期,上海出租车数量有5万多台,从业人员有10万多人。跟美国一样,网约车的普及,出租车的市场份额减少了很多。现在,上海营运的出租车数量已经锐减到3万多辆,驾驶员收入也是大幅缩水。
这一情况,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如此。上海的出租车市场变化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约车,已严重超出市场的需求。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基本情况数据,截止到去年底,全国有298家网约车平台取得了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共有509万人取得了网约车驾驶证,211.8万台车辆取得了网约车车辆运输证。如果再加上非法从事网约车运营的车辆及人员,规模将会更为庞大。
同美国相比,中国人口基数大,出车数量也高出了其数倍。数据显示,我国出租车数量维持在135-140万辆的水平,按照一辆车配有2个司机计算,全国大约有270-280万出租车司机。他们以出租车为生,支持着全家的开销。
但是,在汹涌而来的网约打车大潮面前,还能如往昔风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