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国著名大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西莫.赫许”公开内部文章,直指去年被炸的北溪管道,是拜登干的。
北溪管道是俄国和欧洲间最重要的天然气管道,拜登为了将欧洲绑上战车,全面和俄国撕破脸,秘密下令炸毁这条管道
这管道一炸后,欧洲将彻底切断和俄罗斯的能源联系
他要让欧洲彻底断了念想
而根据西莫.赫许的调查,炸北溪管道的美国部队,来自巴拿马城附近的一座秘密军事基地
巴拿马城,是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度假城市,大多数都是游客
但游客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城郊7公里处,有个美国最重要的“海军潜水和打捞中心”
这个军事训练基地有年头了,外墙是最早建于二战时期的混凝土建筑,外围还有一圈电网,远远看去不像个军事基地,而像个破落的技术学校
但就是在这里,不断培养出美军最优秀的水下作战人员,训练通常会持续5年,优秀学员会直接跟随美国海军,执行一些能见光的和不能见光的任务
不能见光的任务,像是破坏外国海上钻井平台,摧毁海上发电站,破坏重要航道的船闸,以及破坏海底运输管线等。
这群神秘士兵,性格大多低调沉默寡言,他们可以在深海执行长时间的秘密任务,早已习惯了孤独一人的幽闭环境
去年6月,北约举行了一年一次的波罗的海行动演习,代号(BALTOPS 22),北约15个国家参加,这次演习同样分明账和暗账两部分。
明着看,这次演习主要是反潜、防空、扫雷、医疗救援,就是常规演习。
但是在暗地里,这场由美国第六舰队牵头,挪威海军协助的行动里,包含了多个“特殊演习任务”
而这多个特殊的不宜对外公开的演习任务里,就包括模拟水下管道爆破
图上画圈区域,就是6月份安放炸药的下潜海域
而图上红点位置,就是9月份北溪管道被炸的位置
当6月份的北约联合演习时,美军的深海作战部队,就已经潜入海底,在那安放了炸药
而根据“西莫.赫许”所拿到的内部秘密文件显示,拜登想要炸掉北溪管道,进行了至少10个月的高度机密的内部辩论
炸掉俄罗斯管道,这是美国内部最机密的事.
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10个月的内部辩论
北溪管道真正被炸的时间是,去年9月26号
美国内部至少进行了10个月的机密辩论
换句话说,2022年1月前,拜登就已经提出想要炸掉北溪管道了
可是,俄乌战争的开打时间是,22年2月24号
也就是说,拜登想要炸掉北溪管道,和俄乌开战无关
早在俄乌开战前,拜登就想要炸掉北溪管道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只不过加速了拜登的这个决定,让拜登可以顺利的炸掉这两条俄罗斯天然气管道
这么看,拜登这人不光够狠,而且够虚伪
大家知道拜登当时,是怎么对默克尔说的吗?
默克尔卸任前特别去了美国,去找拜登,由于特朗普时期北溪管道被美国制裁一直无法通气,默克尔希望能说服拜登,解除对北溪的制裁,让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能运进欧洲
当时的拜登,答应了。
2021年6月份,拜登停止对北溪管道的制裁,算是给了默克尔一个大礼
因为这条北溪管道,是默克尔最大的政治遗产,默克尔希望通过加强俄欧的经济联系,友善俄罗斯,稳住俄罗斯。
俄罗斯能获得稳定的能源收入,欧洲则获得廉价的能源,这符合俄欧两边的利益,整个欧洲大陆,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但是,这不符合美国利益
2021年6月,拜登停止对北溪制裁
2021年12月,拜登内部首次讨论炸掉北溪管道
其实在拜登心底里,这条该死的管道就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是串联“俄欧经贸”关系的主动脉
所以表面上,拜登摆出停止制裁,给默克尔一份大礼的和善姿态,可背地里,却一直在筹划彻底炸掉这两条管道
这是拜登的伪
而拜登的狠,也一直是在特朗普之上的
特朗普顶多是经济制裁管道的开发企业,从没下令直接炸掉管道
而拜登,则想要采取一种彻底的,完全的手段,来解决这条管道
再讲回记者的秘密爆料
根据“西莫.赫许”获得的内部信息,2021年11月是一个关键点
这时候一份内部评估文件摆在了拜登面前,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欧洲自主
当时2021年11月的背景是,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在短短八分钟内,大涨了8%,而二十几天来,整体价格更是暴涨了60%
那时俄乌战争还没有打,但是暴涨的天然气价格让欧洲主要国家,德国法国等都深感不安
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呼吁“欧洲自主”的整体战略
马克龙明确表示,要减少对美国的外交依赖,因为那可能不符合欧洲利益。
而新上台的德国总理朔尔茨,虽然没有明白的说要搞“欧洲自主”,但朔尔茨认为欧洲应该投入更多外交努力,以解决当前能源价格大涨的状况
其实马克龙和朔尔茨的态度很明白,就是想要自己去找俄罗斯谈了
但美国,是一直在阻止欧洲和俄国单独接触的
所以2021年11月份,当一份主要内容为“欧洲自主”的文件摆在拜登面前时,拜登就绝不会再坐视不理了。
此时拜登有两个选择,要么帮助欧洲去找俄罗斯谈,把能源价格打下来
要么就彻底摧毁俄欧之间的联系,让双方彻底无法谈判。
而作为长期的战略对手,美国又怎么可能去和俄罗斯谈判呢?美国巴不得俄罗斯快点肢解崩溃
所以很快,拜登正式授权亲信沙利文,召集一个跨部门小组,来解决俄欧危机
沙利文作为拜登外交事务上的左膀右臂,太清楚拜登准备干什么了
根据内部情报显示,2021年12月,沙利文召集了一场高级别会议
会议级别绝密,会议地点不是白宫,而是白宫西侧的旧行政大楼顶层的安全会议室内
这栋楼也叫艾森豪威尔楼,一般美国高层举行跨部门高级别会议时,都会选在这里
当天到场的人包括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务卿,财政部长等重要成员
沙利文向到场的高官讲述了当前情况,俄罗斯和欧洲和美国的关系紧张,欧洲苦于能源大涨,有想要缓和局势,和俄罗斯谈判的意愿
会议讨论过程相当繁琐,但最后有两条道摆到了台面上
一条是可逆的:即加大对俄制裁,包括金融制裁以及俄能源部门和能源寡头的制裁
一条是不可逆的:点燃引信
这个“点燃引信”到底是什么意思?文件里没有说,但是可以判断有两种意思
因为2021年12月,俄军已经在俄乌边境有集结了,外界判断普京正在对乌克兰施压,但是普京当时并没下定决心打乌克兰
那美国高层会议说的“点燃引信”,可能就是要“帮普京一把”,点燃俄乌战争的引信,通过更强大的施压,逼迫普京,不得不打乌克兰
这是一层意思。
而另一层点燃引信的意思,就是直接炸掉“北溪管道”
现在欧洲还想着和俄罗斯接触改善关系,根源就在于那两条北溪管道还在
如果直接炸掉北溪管道,彻底断了欧洲的念想,那欧洲就不可能再和俄罗斯谈判了
当时在场的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这人非常关键,因为他在当CIA局长前,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驻俄国大使,可以说他是在场除拜登外,最了解普京的人。
伯恩斯认为,挑起俄欧开战,风险巨大且不可控,美国没有必要冒这风险
他倾向于,炸管道,无论是派潜艇直接炸管道,还是派空军去炸管道,炸管道是最优选择
“但这一切”,伯恩斯强调,“都必须秘密进行,这是场绝密任务。”
因为一旦被查出管道是美国炸的,那这将被认定是一场战争行为,会极大破坏美国和俄国,更严重的是破坏美国和欧盟的关系
而在场的军方将领提出,如果想要炸管道,那没有比派出深海潜水员去安装炸弹,更秘密的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这样子的高级别会议又召开了多次,经过反复内部辩论后,到了2022年1月中旬,拜登终于拍板:
炸
于是中情局和美国海军合作,建立秘密工作组,开始就炸掉北溪管道,展开选人、培训、模拟等一系列行动
2月9号,德国总理朔尔茨访美,拜登在记者会上明确告诉朔尔茨,如果俄罗斯打乌克兰,北溪管道将不复存在(物理上的)
但其实这时候,不管俄罗斯会不会打乌克兰,美国都已经在执行炸北溪的任务了,就算俄罗斯没打乌克兰,北溪管道也活不过2022年
经中央情报局和美军研究后,决定最佳的任务合作对象是挪威
这地方最靠近北溪管道,而且美军刚投资四亿美元升级了这块的海军和空军设施
另外美国和挪威也刚签署“补偿防务合作协议”,这让美军可以在挪威领土上更自由行动。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是挪威前首相,在挪威政坛很吃得开,有他帮忙,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美国秘密炸管道的政治风险
而对挪威来说,北溪如果被炸,可以让挪威卖更多天然气给欧洲,赚更多利益。
另外挪威人对于俄罗斯的仇恨程度也足够,他们的水手和潜水员,世代视俄罗斯为仇敌,他们可以被信任一起行动
所以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来看,挪威都是个最佳地点。
美国内部评估原话是:“挪威完全信任美国,非常适合当美国的白手套。”
2022年3月,俄乌战争爆发十五天后,第一批美军成员秘密飞往挪威,与挪威特勤局特工和海军人员会面
两国人员开始一起商议和寻找最佳的炸弹安放位置
挪威人世代生活在附近,对海域海况非常了解,挪威海军告诉美国人,在距离丹麦“博恩霍尔姆岛”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片优秀的浅水区
就是图上这个圈里的博岛“BORNHOLM”,这个岛外面就是两条北溪管道
这里水深不深,只有八十米,而且这片海域少有大浪大潮,非常适合从这里下去放炸弹
但是还有个问题,怎么瞒过俄罗斯,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也有相当的侦测,突然有潜艇靠近博岛怕会引起怀疑
正好2022年6月,将举行“波罗的海演习”,这演习搞了二十一年,每年都搞,是一次绝佳的掩护潜艇作业的机会
趁着演习时候,潜艇和船舰以扫雷为名靠近丹麦的“博岛”,然后放人下去在北溪管道上安装炸弹
炸弹上有48小时倒计时,等爆炸时,演习早已结束,美国人早就撤了。
但是这个计划送到拜登面前后,让拜登不满,拜登觉得48小时倒计时引爆,时间上还是太近
北约刚在那演习完,下面的北溪管道就爆炸,这未免也太巧了。
美国军方不满拜登的反对,认为现在俄乌已经开战,整个欧洲的仇俄气氛高涨,就算在这时候炸掉管道,也不会引起欧洲多大不满
但拜登依旧坚持刚演习完管道就被炸,时间上太近了。
拜登要求军方安装能随时远程遥控引爆的炸弹,但拜登是门外汉,不懂远程遥控引爆的风险。
你想要远程遥控爆炸,不是在办公室按个纽那边就炸了,你必须在附近海域投放“声纳浮标”
炸弹上装有特殊的接收器,能接收声纳浮标发出的低频信号,然后爆炸。
简单讲就是,先把炸弹在管道上安放好,然后等你想要引爆的时候,再让飞机去炸弹上方,投下声纳浮标
这个声纳浮标会持续释放低频信号,当炸弹接收到声纳浮标的低频信号后,就会爆炸
这是拖长爆炸时间,远程“遥控”爆炸的方法
可是这里有两个大问题:
1,波罗的海航运繁忙,复杂的背景噪音和船只信号组合,都有可能形成类似声纳浮标的低频信号,让炸弹误接收,然后爆炸
万一爆炸的时候附近有船只经过,把船也炸了,最后查出是美国干的,那拜登将承担巨大政治风险。
2,声纳浮标所发出的低频信号,也可能会被他国识别,从而曝露遥控炸弹的事实
军方将担忧告诉拜登后,拜登还是决定冒冒险,采取声纳浮标引爆的方法。
毕竟刚演习完两天管道就被炸,间隔也太短了
于是2022年6月,北约在波罗的海演习,美国和挪威军人,在博岛附近下潜,在两条北溪管道上,安装了数枚炸弹。
然后,拜登等了近三个月,在2022年9月26号,正式秘密下令一架美军P8侦察机,去投放声纳浮标。
这架美军侦察机看似在执行普通的侦察任务,实则在飞行过程中投下声纳浮标
几小时后,安装在北溪管道上的炸药爆炸,大量甲烷气体喷出海面。
这就是拜登从讨论,到计划,到最后实施炸掉北溪管道的全过程
而就在记者爆料的一小时后,白宫的反应非常迅速,立刻否认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说:“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完全是虚构的”,美国和拜登政府从来没有计划或者下令,去炸毁北溪管道
可美国知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西莫.赫许”,提供了大量的内容和证据,将整个过程,使用地点,使用方法讲的这么完整,基本坐实了拜登和美国政府,就是炸北溪的幕后黑手
这事情,美国是洗不白的。
而通过详解这件事情,我们也能了解到美国的整个决策层的运作,以及拜登政府暗地里的做事风格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狠
而且还一定要做的“干净”,48小时引爆会惹人怀疑,宁愿采取高风险的声纳浮标引爆
这些,都是拜登笑容背后的真正做事风格,也是我一直说的拜登比特朗普更狠更难缠的原因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