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2023年01月20日23:00:13 国际 9810

当海外归侨男孩乐乐回乡探亲时,迎接他的除了亲朋好友,还有一堆令其费解的“为什么”:为什么鸡蛋染红衣?为什么线面扎红头绳?为什么甘蔗立门口?……于2023年1月19日晚在东南卫视和海峡卫视首播的《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便在如此奇趣欢乐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区别于绝大多数节庆晚会场面宏大、舞台炫目的传统风格,《福气夜》以福建的山川大海为舞台进行实景拍摄,制作团队对立意、剧本、呈现方式的精益求精,都令观众感受到十足的诚意。晚会播出当晚,“2023福建新春欢喜夜”全网传播总量破12亿,#2023新春福气夜# 等5个微博话题阅读破亿,#欧阳娜娜大提琴绽放##灯火版如愿#等5个相关话题先后登上高位热搜;节目境内外全网直播观看量超2.3亿,人民日报新媒体端热度第一,短视频播放总量达1.5亿。可见这一将福建人民熟悉的“福文化”贯穿始终的晚会,通过年轻态的画风、具象可感的文化呈现和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趣,引发了全国观众乃至全球华人的情感共鸣。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不被定义的福气夜

独树一帜的年轻态表达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播出后,网友评价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便是年轻态。晚会延续《2022新春欢喜夜》的风格,以闽地壮阔山海为舞台实景拍摄,以情景剧串联起一个个小而精的节目,年轻态的表达贯穿始终。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一杯茶,换一个故事。晚会以一间神奇的茶舍为“中转站”,人们把旧年的烦恼留在这里,带上满满一袋福气走进新年。茶舍的第一位客人便是晚会的执行导演,他为如何把今年的内容做得更好而“焦虑”,面临着脱发的困扰。而后在为每位客人出谋划策时,茶舍主人二姐更是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要“上价值”了。这些来自官方的自我“吐槽”,迅速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在传统民俗的呈现上,晚会同样赋予其年轻态的创新表达。首个节目《福气来》,从福建“十里不同音”的方言中提取出“hokila”,以此作为带领观众走进“福文化”的钥匙。鸭蛋染红衣、面线扎红头绳、甘蔗红纸包头立门边……在融合演唱、表演等形式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福建年俗奇趣大赏就这样被勾勒出来。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福气夜》的年轻态还体现在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关注与创新性转化上。近年来虚拟偶像文化和元宇宙越发受到年轻人追捧,在于数字化技术突破场景限制带来虚实交互的沉浸体验,正好契合年轻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基于对年轻人喜好的洞察,晚会在电影感的实景拍摄中链入虚拟世界首次开启福气“元宇宙”,虚拟偶像与现实的交互打破次元壁,成为吸引年轻观众强有力的抓手。

宋木子、合文俊、李飞带来的《开拓者》可谓是《沙县的继承者们》的续篇,此次将沙县小吃开到了外太空,并和“阿凡达”展开亲切茶话。“三狗”无厘头式的搞笑画风是其受到网友喜爱的关键,这与晚会本身的清新轻快的节奏、幽默风趣的表达非常契合,因而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结尾的红缨枪一出现,更将节日氛围推向了高潮。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在《拾灯寻梦》里,南音表演、福建传统咏春拳等传统国风在全新影视技术的赋能下,从街头巷尾来到在山高水阔的天地间。伴着美妙的华乐,虚拟偶像南梦夏翩翩起舞幻化成蝶,实现了视觉美感与传统文化的高度统一。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纵观整场特别节目,实景拍摄、福建山川大海皆舞台,虚拟偶像与现实的交互,随处可见的自我解构、“官方吐槽”,让这个“不被定义”的“福气夜”显得多了几分清新和有趣。在众多场面宏大、舞台炫目的晚会中,《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凭借独具一格的年轻态表达,成为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节庆盛宴。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深耕福建文化特质

提炼精神内核融入时代特征

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福建文化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各美其美、相得益彰。但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民来说,福建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陌生感和神秘感,《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深耕福建文化特质的同时,对福建文化元素的使用不拘泥于原样呈现,而是提炼精神内核融入时代特征,使其引发全国观众乃至全球华人的共鸣。

许多人对泉州惠安的了解,都始于身着特色民族服饰的惠安女。黄灿灿的斗笠、碎花头巾和及腰的蓝色短衫,令人过目不忘。晚会上的歌舞节目《绽放》,就将惠安女勤劳勇敢的风范展现出来。舞蹈演员的装扮从蓝色的传统服饰变换为一袭热烈的红衣,这就是惠安女勤劳坚韧、爱拼敢赢精神内涵的绽放。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春节的团圆氛围下,这一节目所引发的共鸣更来自于同胞情与家国爱。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惠安女的舞蹈搭配欧阳娜娜大提琴的深情演绎,让节目增添了浓浓的家国乡情,因而在华人华侨圈乃至更大范围的海外都引发了强烈反响。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山河图》则是对福建船政文化和祖国大好河山的致敬。船政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早期实践成果,晚会带领观众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看福建船政建设工厂培育人才、创立舰队,并在当代续写船政文化的诗篇。

随着宝石gem的演唱,节目打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山河图。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开眼看世界”,在中国人向海图强的征途上,闽人是敢闯敢拼的先锋。如今,福建将“海洋强省”列入“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始新时代的蔚蓝征程,为深入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展现了自己的担当和作为。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越发受到关注,《福气夜》以福建文化及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内核,赋予其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表达,从而增进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以福文化为基底

向普通人传递温暖治愈

过去的一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无数普通人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不易,更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撑来对未来产生希冀。为了给全国人民带去温暖治愈,《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集结1200人参与、连续录制18天、辗转10个地市30余个取景地、100个小时的素材量,记录下普通人生活的瞬间,致敬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

“一杯酒两角银,三不五时嘛来斗阵,若要讲博感情,我是世界第一等。”在茶社里被问及对来年的期许时,“0713”再就业男团用大众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曲《世界第一等》作为回答。“世界第一等”代表着福建人的自信和拼搏,也透着市井烟火味的细腻柔情。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在晚会上,这首经典歌曲被泉州本土音乐团体“double明”以街头唱演的形式赋予新生命。跟随镜头,我们在泉州城南的聚宝街看到了久违的市井烟火气。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许久未见的人们热络交谈,三五好友或围坐一起享用着特色美食。这便是历经艰难后,人人都想找回的平凡生活的幸福感。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整场晚会,观众跟随节目在多个场景中“穿越”,郁可唯的歌曲《闹哄哄》里,老照相馆的师傅用镜头捕捉亲情,用影像记录时光;《拾灯寻梦》里小橘灯的微光在现实与虚拟间流转,点亮前行的路与未来的希望;张颜齐、马佳、潘辰的《如愿》一骑单车走街串巷,与我们共同见证市井百态。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如愿》最后以街采的方式,让男女老少对着镜头道出了想在过年期间完成的心愿:七天睡到自然醒、放烟花、买玩具、好好休息、多赚点钱……这些朴实无华的愿望,勾勒出丰富的社会面向,点明了整台节目温暖、温情的主题。让普通人的声音被关注和呈现,一直以来都是福建广电打造内容的愿景之一,晚会记录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寻常生活,传递出人民豁达、乐观、进取的精神和追寻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为传统佳节更添一份温度。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怎么用“福文化”引发全球华人情感共鸣? - 天天要闻

作为一档在春节期间播出的特别节目,《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延续对福建文化的深度挖掘,立足“阖家福,福建福,中国福”的小切口与高站位,细腻呈现“福文化”的悠远深厚,以本土化、年轻态的表达实现破圈传播。这场闽味十足的盛宴绽放出山海福地的人间烟火,与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华人一起祈福、纳福、迎新春。

— the end —

作者 | 刘翠翠

主编 | 彭侃

排版 | 石琼渝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