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访华的新闻给商界打了一剂强心针,多个商业协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代表纷纷发声,德媒称这些声音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从绿党上台执政后就不断叫嚣和中国实现经济脱钩,以及摆脱中方的供应链等口号;尤其是上半年在华“风向标企业”大众公司遭到德国政府拒绝投保后,很多德企开始担忧甚至准备撤出中国市场避免损失;当时朔尔茨政府的态度还是非常模糊,这更加深了他们的恐慌。
消息称,在德国国内发生数万人示威行动后,政府采取了非常果断的决策:其批准高达2000亿欧元的能源补贴资金,安抚生产企业和居民,后续局势逐渐稳定;此时朔尔茨又突然表态称,他们不打算和中国实现能源脱钩,这不符合德国的利益。该表态引发很多企业和民众的支持。在这种舆论重压下,一向反华的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本月初表示,德国政府虽然正在改变对华政策,但还不能在全球化的世界与中国脱钩。
上月底,德国业内的代表人物、工商总会主席万斯勒本出面表态,并对中德关系改善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中国,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没有中国就没有世界”。提到中德关系时,万斯勒本用了三个“重要”来形容:中国是德国企业界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创新市场之一;他称朔尔茨访华这件事对双方都至关重要,当下德方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离开中国后,德国将变得更加贫穷,经济也会更加困难。
有分析认为,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外长贝尔伯克在上个月还在阻拦中国企业收购汉堡港口事件,他们的敌意仍然没有消失。但绿党这些人最大的阻碍不是来自总统府,而是来自德国经济支柱的出口商业。从谈论脱钩的第一天开始,德国商界就不断向政界施压;按照选举的规则每个选区基本上都是由这些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控制选票,他们的意见非常重要。所以通俗意义上来说,正是有了商界代表和企业的支持,朔尔茨才有底气和绿党对抗,并做出访华决定。
值得一提的还有,绿党仍然没有放弃在中德关系上做文章的想法。1日当天访问乌兹别克斯坦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还称,德方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和中国脱钩,但他们现在正在制定“新的对华政策”,预计即将出台。至于这项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仍未可知,有来自德国网民的评论表示:“绿党这些人打算向大西洋对岸的国家倾斜,但那个国家能给我们什么?高价的能源、利用通胀挖掘走我们的企业、通过驻军控制我们的主权,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他们以及能给德国带来利益的中国,选择几乎是没有悬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