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用法治维护社会稳定、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聚力推动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迈上更高台阶。
为充分展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特色亮点,展现司法行政人以优异成绩和昂扬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反映广大民(辅)警职工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切盼望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衷心拥护,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9月22日起,“四川司法”微信公众号开设“喜迎二十大”专栏。今天推出第十六期——《凉山州司法局:牢记嘱托强担当 凝心聚力谱新篇 用法治力量护航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司法行政系统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依法治理、改革创新,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定的使命意识、超常的工作举措,推动法治凉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新突破。十年来,凉山州司法局先后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国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四川省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示范州、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全州司法行政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聚焦短板夯基础,全州司法行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聚焦凉山司法行政“基础差、底子薄、队伍弱”短板问题,深化实施人才培育“提能”、司法行政改革“聚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筑基”三大行动。全面完成州县两级司法行政机构改革任务,实现人员、工作、职能“三聚合一”,坚持人才引进和教育培养“两线作战”,推动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2月20日,召开凉山州司法局挂牌仪式暨干部职工大会)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监督员选任、人民陪审员选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管理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凉山州法中公证处成功改制为四川省首家合作制公证处,全州共有法律服务机构108家、人民调解组织3743个、行业协会3个。
以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司法所建设,争取中央投资、省级奖补、地方配套资金2548.6万元,新建县级司法业务用房1个、基层司法所91个,实现“一乡镇(街道)一司法所”100%建所目标,会东县司法局新街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围绕大局履职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
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中心大局,全面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职能,为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服务和保障扶贫开发攻坚十九条措施》《全面加强禁毒防艾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推进“法律七进”工作方案》《凉山州彝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最后决战,全系统定点帮扶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摘帽,法治扶贫“253”工作模式被评为四川政法机关特色法治扶贫典型案例。

(凉山州司法局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向群众宣讲脱贫攻坚帮扶政策)
落实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项举措”“十不准”,全面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和公司律师制度,成立“凉山州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凉山州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建立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首创“公共法律服务联动确权”新模式,实施“百所帮千企”专项法律服务,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法治保障工作座谈会)
以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为引领,深化实施法治扶贫“六大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心工程”和“四大重点项目”,推动形成“司法助理员驻乡、法律顾问包村、法律明白人连户”乡村法治建设网络,城乡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聚焦法治强统筹,全面依法治州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以法治建设统筹为抓手,着力构建法治谋划、法治指导、法治督察、法治宣传一体推进的法治建设工作体系。建立“1+4+N”法治工作运行机制,出台法治凉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建立法治建设“清单制”管理推进机制。

(2019年5月21日,中共凉山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昌召开)
始终坚持以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推动出台邛海保护条例(修订)、艾滋病防治条例、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禁毒条例、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移风易俗条例等6部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

(《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湖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
全面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领导干部法治档案等制度,推动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巡察内容,创办《法治凉山》期刊,与西昌学院联合建立四川省依法治理研究基地,以法治为抓手探索易地搬迁安置点综合治理经验做法,入选2022年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

(“藏汉”双语普法小分队开展普法活动)
深化拓展“法律七进”,搭建起“互联网+”学法考试平台,依托“三大片区”差异化普法策略,深化实施彝区藏区母语普法行动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冕宁县、甘洛县成功创建省级法治示范县(市),全州建成法治广场(公园、长廊)42个、法治教育基地29个。
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聚焦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运行,出台《凉山州政府立法管理规定》《凉山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管理规定》,修订出台《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推行“审查清单”,开展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等合法性审查6000余件,清理规范性文件以及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法典》不符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338件。

(《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草案)听证会》)
着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实地验证制度,审核州县(市)两级执法机关责任清单9.8万余项,向乡镇(街道)赋权部分行政权力事项2批次181项。

(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执法监督检查)
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行政复议案件“立审”分离制度,在国内率先出台《凉山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规定》,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4192件,有效破解“案结事不了”难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改革试点,全面完成证明事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工作,办结行政审批(含初审)3326件,实现群众满意率、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三个100%”。
坚守底线保稳定,助推平安凉山建设多点发力
聚焦驻州狱(所)安全稳定、改革发展、监管执法、从优待警等重大实际问题,出台狱(所)地共建机制44个,建立亲情帮教远程探视室122个,累计受理服刑(强戒)人员家属远程探视1840件、3992人次,推动实现狱(所)地共建共治共享。
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探索开展社区矫正跨区域协作试点;依托“绿色家园”、民营企业等建立过渡安置帮教基地5个;采取司法强戒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双结合”,建立“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5个。

(“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凉山(布拖)工作站民法典专题讲座)
着眼“抓前端、治未病”,深化实施“调解+”,健全完善警调、诉调、检调、访调、律调、援调等“多调对接”机制,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推行“德古+仲裁”依法规范“德古”调解,形成以调解为轴心、多种方式灵活运用的纠纷解决“套餐”,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743个,行业性专业性领域调解组织135个,专兼职调解员1.8万余名,年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万余件,成功率达99%。
司法为民惠民生,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立足州情实际,出台《凉山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全州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2699个、驻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11个,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村(社)法律顾问全覆盖。

(在东莞市光宝电子有限公司凉山籍农民工中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活动)
深化实施法治扶贫“六大行动”、禁毒防艾“一行动两计划”、控辍保学“四大举措”等特色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准入、考核评价、惩戒、退出等机制,成立州律师行业党委,建立凉山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联席制度,成立律师维权和投诉中心,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深入实施。

(凉山州宁南县司法局、人社局等多部门到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移民安置点宣传政策法规)
编辑:胡芳
校核:荣飞
审核:李灿、郑涛
来源:凉山州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