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幸福家园,守望中国平安,守望世界和平。欢迎关注每日守望。今天,10月8日,国庆长假刚刚结束,没想到,俄乌冲突再次传来让人担忧的消息,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突发爆炸性事件,火光冲天,浓烟蔽日……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据多家俄媒报道,当地时间8日清晨,在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铁路上,一节装有燃料的火车油罐车厢起火,多节货运车厢受损。
为安全起见,不得不暂停铁路公路交通运输,全线处于中断状态。
同日,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新闻处在其社交账号发布消息称,8日早上,克里米亚大桥铁路支线的燃料罐发生严重火灾,部分道路被毁。
目前,事故救援调查工作已经展开。那么,透过滚滚的浓烟,我们应该看清哪些真相?就守望观察室分析,起码有这样10个细节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巧合之一:北溪事件的调查刚刚指向美军侦察机,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离奇爆炸性火灾,纯属巧合还是转移视线?
普京刚刚过完70岁的生日,但美西方似乎并不想让普京过得很舒服,因此,不好的事件总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
其中,北溪天然气管道相继被爆事件,让普京可谓伤透了脑筋,几番调查之后终于有了最新进展:在北溪管道被炸前和被炸后,美军机都曾出现在相关海域。
首先,来看看路透社的爆料指出,在“北溪”管道第一次出现泄露时,美军一架侦察机就曾在相关海域附近活动。
为什么到达该海域?路透社并没有明说,但将北溪管道泄露与美军机出现联系在一起,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不言自明。
其次,再来看看俄媒此前曾报道,在事故发生前,美军机舰就曾多次在事故海域附近活动。
对于美军侦察机出现在相关海域,美国在最新情况出来之后,迅速作出回应并承认这一事实,不过,美国一如既往地辩称,与“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无关”,相关军机只是例行性飞行。
其实,美国说什么 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任何原因能解释美军机“事前事后”均出现在“现场”,即使美国有千条理由,也没有人会相信任何理由。
何况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来看,能够对水下近百米的坚固管道进行爆破袭击,普通的恐怖组织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能力,那么,这个世界是谁能具备这样的能力,且具备这样的胆量?相信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更有意思的是,那边,北溪管道被炸的矛头越来越聚焦在美国身上时,这边,作为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最重要的“运输干线”突然发生爆炸性的火灾。
不得不说,这两件事情也很巧合。那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究竟纯属巧合还是有人故意操纵指使?
起码美国和乌克兰有这样的作案动机,一是可以让俄罗斯“四面楚歌”,遭遇越来越多的矛盾困难;二是可以有效转移俄罗斯对北溪管道事件的深入调查;三是可以打乱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节奏;四是可以进一步打压俄罗斯国际地位并巩固美国霸权。
巧合之二:俄罗斯的汽车爆炸事件与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是否有关联?是否是巧合?
守望观察室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俄罗斯莫斯科州一起汽车爆炸联系起来?
起码有这样3个原因:
一是,这两起事件都是看似偶然的爆炸事件,不同的是,前一个是汽车爆炸事件;今天发生的是火车油罐车厢,手段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发生的地点和载体不同。
同一作案手段完全可以在不同载体上实施,这是完全符合作案逻辑的。
二是,两者都是俄罗斯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在8月21日汽车爆炸事故中身亡的俄知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政治学家、记者达莉娅·杜金娜,还是克里米亚大桥,都是俄罗斯的重要保护对象。亚历山大·杜金是普京智囊团重要成员,堪称普京的“大脑”;克里米亚大桥不仅是俄罗斯向一线的钢铁运输线,还是对克里米亚宣示主权的重要象征。
其三,据美国情报机构最新调查发现,俄罗斯汽车爆炸事件正是乌克兰所为,并事先并没有通知美国。声称,如果乌方事行征求美国意见,肯定会被叫停。或许,这正是乌方事先不通报美国的原因所在。
那么,谁会对克里米亚的破坏最感兴趣,谁会从中受益,这答案不用猜,全都写得明明白白。谁了他,还有谁?
巧合之三:克里米亚大桥为什么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关键时刻发生?难道又是巧合?
从以上这幅熊熊大火的动图可以看出,桥墩之上,一辆看上去大约七八节车厢的列车中部被大火包裹,另一边却看见头,并不知道整列火车到底有多少节车厢。由此可以推断是列车头部或尾部车厢发生了爆炸性事故。
更重要的是,此事发生在克里米亚大桥之上。因其战略位置重要,所以这起事故平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显然不那么“单纯”。
公开资料显示,克里米亚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又叫刻赤海峡大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从俄罗斯塔曼半岛的克拉斯诺达尔到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刻赤,大桥的建成结束了两岸交通仅靠汽车渡轮接驳俄罗斯卡夫卡兹港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克雷姆港的历史。因此,是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的交通命脉。2018年5月开通,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开通仪式。
在乌俄冲突前,克里米亚大桥从未发生过此类爆炸事件;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克里米亚大桥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俄罗斯向主要战略方向组织后勤保障与兵力输送的关键枢纽。
正因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克里米亚大桥越来越成为俄乌双方对峙争夺的焦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8月,克里米亚大桥附近传出爆炸声,刻赤市启动防空系统。
也就是说,该大桥建成4年时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此类爆炸事件,然而,偏偏在今年8月、10月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就发生两起此类事件,并且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8月份的爆炸事件上伴随着爆炸声,一枚看似导弹的物体划破夜空。
此后不久,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今年8月接受采访时称,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合法打击目标。
“如果俄罗斯通过克里米亚大桥的路线增援物资和装备,一旦出现机会,乌克兰一定会攻击克里米亚大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等乌克兰高官同样发出过此类威胁。
巧合之四:乌克兰空军官宣“一切都将属于乌克兰”,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声称“仅仅是一个开始”。这是挑衅还是巧合?
克里米亚大桥突发大火,乌空军账号几乎在第一时间发文:一切都将属于乌克兰!
显然,这既是示威,更是公然的挑衅,其中伴随着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早上在克里米亚大桥,油罐车着火。部分道路被摧毁!一切都将属于乌克兰!”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8日最新报道,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的账号发布上述内容。
从其发布的内容可以看出,乌空军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此事是谁干的”,但从其嚣张的态度可以看出个中的“奥秘”。这对俄罗斯来说,相当于往伤口撒盐。
不仅如此,另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8日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
更让俄罗斯“心痛”的事,或许还在后果,当然,还有更多更大的危险等待着俄乌双方。
【画外音】简单说几句话。
1.不了了之,大概是此事的最究结果
当地时间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克里米亚大桥紧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克里米亚当局官员也表示,受损的克里米亚大桥路段将被修复,乌克兰方面应对此承担责任。
查,肯定得查,这是俄罗斯必须要做的事。然而,查出结果之后又能怎么办呢?该俄罗斯干的事儿,还是俄罗斯干。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帮助俄罗斯维权,所有的烂摊子都得俄罗斯自己收拾。
2.俄乌冲突将持续升级,对俄乌双方的考验会越来越大,伤害也会越来越大
时至今日,双方交战的“受伤”程度越来越大,乌克兰失去东部4地,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乌克兰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打击,且目前已“小有收获”。
俄罗斯从公投到批准乌东入俄,但在军事冲突中仍然出现了不少败局,特别是在地面战争中,乌克兰仍然保持着优势。
虽然结果仍然是俄罗斯获胜的概率更大,但过程似乎越来越艰难,俄罗斯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大。
3.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才是时代主题,美西方已经惹火烧身,面临战争的危险正在增加
在战争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从古至今,这个真理都没有改变。但战争也从来没有走远过。
据最新消息,这起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现场爆炸的汽车车主信息公布为一边民;全俄保险公司联盟初步估计,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起火或造成2亿(约合人民币2318万元)至5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796万元)损失……
真理都在射程内,但伤害也在射程内。从过程来看,世界在某一个阶段或许是不公平,但从最终结果来看,世界也是很公平的!
作恶者必自毙。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平!
最后,再来看一组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