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香港本轮新冠疫情转趋缓和,港府宣布6日起放宽部分社交距离措施,餐饮处所由每桌8人放宽至12人;表列处所每组活动人数放宽至12人;酒吧酒馆每桌人数由4人增至6人;宴会人数由120人放宽至240人。此外,取消就邮轮“公海游”的熔断机制。
香港防疫专家和商界近期多次要求港府尽早放宽入境检疫措施至“0+0”(取消居家健康监测要求),但备受压力的港府在抗疫专家会议上指出,希望专家和商界不要再要求进一步放宽入境检疫措施。有分析人士认为,港府此举是希望冷却外界对短期内推行“0+0”的期望,从而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图:香港商报
放宽入境检疫措施要“稳扎稳打”
在推出“0+3”后,李家超就曾强调,放宽入境检疫措施要“稳打稳扎”,要视“0+3”措施后的各项数据才能作出进一步决定。但政商界仍然相信本月内会推出“0+0”,主要原因是11月金管局将主办国际金融峰会,这个峰会对香港意义重大,是香港擦亮金融中心招牌的重要举措,港府定会为金融峰会做准备,所以预计会在11月推出“0+0”。
据相关人士分析,若到时港府能放宽入境检疫至“0+0”,当然最好;但若到时仍未能实施“0+0”,港府也可以针对峰会作出额外豁免措施。在目前的“0+3”措施下,入境人士首三天持有“黄码”,不能在食肆用餐,但峰会在首日设有晚宴,因此,豁免参与峰会人士的“黄码”会是其中一个考虑,而且可能性极大。
至于“0+3”另一项措施,是入境及其后七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有意见认为港府应该豁免峰会的核酸检测,或减少次数。因为一旦检测呈阳性便要被隔离七天,这对于来参加峰会的金融巨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图:香港商报
短期内放宽“0+0”属奢望
香港从9月26日起已将入境检疫安排由“3+4”改为“0+3”,即可以回家或入住自选酒店,进行三天医学监测;期间可以外出,但不能进入餐厅、酒吧等场所。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市民最期待入境限制放宽至“0+0”,但短期内似乎仍属奢望。特区政府应谨慎处理,因不同地区的大厦污水样本现仍有新冠病毒,不能掉以轻心。相信未来两星期是关键,如果确诊个案继续下降,是有机会实施“零隔离”。
林健锋认为,10月是香港展览旺季,11月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若情况许可,应尽快实施“零隔离”,减轻疫情对各方面竞争力的影响。林健锋指,如果内地的检疫措施有改变是好消息,有助重振经济,方便旅客、商人来港或出外。
(编辑 杨冰馨)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