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始品尝制裁俄苦果,德企巨头面临倒闭,最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2022年07月01日00:17:09 国际 1480

据《观察者》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30号发布的报道称,德国化学品巨头巴斯夫公司,很可能因为被迫关掉他们在国内的一处化工生产基地,因为工厂所需要的电力以及产品原料,都需要源源不断地天然气供应。依照目前公开的数据,巴斯夫公司在欧洲地区消耗的天然气总量中,有6成被用在电力和蒸汽发生,有4成被用于产品原料,因此天然气能否稳定供应,以及天然气的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巴斯夫公司的正常运转,由于俄罗斯与西方陷入空前对立的状态,导致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2022年的冬天对于欧洲而言非常难挨,但是在巴斯夫公司看来,寒冬已经降临了。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公司不仅仅是德国的化学品巨头,此次关停的化工生产基地,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化工厂之一。

德国开始品尝制裁俄苦果,德企巨头面临倒闭,最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 天天要闻

因此一旦真的关掉工厂,不仅会让数万名员工失去生计来源,同样也威胁到德国经济,身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德国一旦受损,势必会产生连带效应,让本就处于通膨危机的欧洲雪上加霜。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巴斯夫公司正在目光转向中国,该公司曾于2018年在湛江投资建设了一体化生产基地,这座基地作为巴斯夫公司成立至今最大的投资项目,将成为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而基地内的首座生产装置,即将在今年正式投入运营。

讽刺的是,当德国企业开始为了求生存而在全球布局时,德国政府却扬言要“调整对华政策”,并且一再鼓吹“要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可现实情况是,中欧已经早已经深度融合,所谓的“脱钩论”既然没能被美国实现,也同样不可能在欧洲奏效。

德国开始品尝制裁俄苦果,德企巨头面临倒闭,最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 天天要闻

默克尔卸任之后,德国政府的外交决策就立刻出现了转变,不仅放弃了默克尔时期的务实精神,还一股脑的投身于美国掀起的反俄抗中浪潮。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身为德国总理的朔尔茨,依然保持着最后的清醒,避免中德关系在短时间内大幅倒退。

但眼下的俄乌冲突,毫无疑问是给德国政府敲响的警钟,长久以来,欧盟就自诩是世界一极,试图与中美俄分庭抗礼。但是冷战结束至今,欧盟变得越来越像是美国的附庸和随从,身为欧洲火车头的德国,过去在默克尔的带领下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可是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正在逼迫德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外交战略。其实无论是通膨危机,还是能源短缺,对于德国而言都不是无法跨越的障碍,真正的问题在于,德国是否拥有避免重蹈覆辙的政治智慧。

德国开始品尝制裁俄苦果,德企巨头面临倒闭,最终将目光投向中国 - 天天要闻

中德两国过去几十年的贸易往来,已经证明两国完全实现互利共赢,德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务实精神,也为自己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空间。朔尔茨政府理应意识到,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不可能允许别国以“绝对安全”为理由,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俄罗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俄乌冲突已经证明,西方奉行的对俄政策无助于和平与稳定,若德国继续沿着美国画下的道路,在经贸领域与中国站在对立面,中国将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合法利益采取行动。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邵阳市住建局召开装配式工作推进会议 - 天天要闻

邵阳市住建局召开装配式工作推进会议

红网时刻新闻6月8日讯(通讯员 易咏星)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方案》等政策精神,切实推进邵阳建筑工业化发展。6月5日下午,邵阳市住建局召集财政、资规、发改、质量安全监督、招投标、房地产、装配式基地等单位负责人,共同商讨推进装配式建筑中的困...
重庆龙舟侧翻事故遇难者家属:女儿24岁在司法所上班,工作尚未满一年 - 天天要闻

重庆龙舟侧翻事故遇难者家属:女儿24岁在司法所上班,工作尚未满一年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6月5日下午5时许,在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境内,一支龙舟队在训练时发生侧翻,导致3人不幸遇难。9日上午,其中一位遇难者家属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遇难人员中有一人是她女儿,今年24岁,去年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到洪安镇司法所上班。9日上午,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应急局...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 天天要闻

四川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多个省管高校正职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白洁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白洁,女,满族,1977年9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常委、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闻

伦敦拒绝效仿华盛顿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伦说英国不支持在拉法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英国已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拒绝向以色列运送武器,英国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谈到两国在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异”。卡梅伦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