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2021年09月21日22:16:03 国际 1168

非洲大蜗牛在我国泛滥长达90年,国家一直在治理。这种物种在它的家乡——非洲,其实就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为什么一来到中国,我们就任由它泛滥成灾,危害自然环境了呢?我们国家一贯以敢吃、爱吃闻名全球的吃货,为什么坐视不管呢?

“作恶多端”的非洲大蜗牛

1931年,有人在福建省第一次发现了多只非洲大蜗牛。追根溯源后,查明了这些大蜗牛是夹带在一位归国华侨寄回的植物中“偷渡”的。短短几年,非洲大蜗牛就在中国东南各省成功站稳了脚跟。1979年的时候,非洲大蜗牛途径越南成功在云南西南部安家,这意味着中国的南部完全被非洲大蜗牛“占领”。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非洲大蜗牛

完全可以说,非洲大蜗牛在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浑身就沾满了罪恶。非洲大蜗牛原产非洲东部,它在那里是当地人的一种美食。而搭乘远洋货轮偷渡全球后,非洲大蜗牛凭借强悍的生存能力在国外站稳了脚跟。

非洲大蜗牛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蜗牛之一。体型巨大,自然得需要多进食来为身体的运转提供能量。非洲大蜗牛的食性极杂,它在还是幼体的时候就可以进食了。非洲大蜗牛的幼虫以腐殖土以及动植物的死尸为食。成体的非洲大蜗牛可以吃多种植物的叶子,甚至直接食用草本植物。最恐怖的是,在无食物可吃的时候,非洲大蜗牛还会吃同类的尸体。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进食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会吃植物的叶子,自然会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破坏。我国的西南边境地区,就因为泛滥的非洲大蜗牛而被迫改变作物结构。

以前这里种植的多是诸如白菜这类的十字花科蔬菜,但这类蔬菜的菜叶极易被非洲大蜗牛啃食。为了减少亏损,当地的菜农被迫放弃种植十字花科蔬菜,而改种诸如土豆之类的块茎作物。

非洲大蜗牛的生长周期极短,最短几个小时就可以从蜗牛卵繁殖成幼虫。在出生三、四天后,就可以自己找东西吃。非洲大蜗牛进入性成熟期的时间也极短,只需要5-6个月就可以达到。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非洲大蜗牛成虫

非洲大蜗牛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不过还是需要有性繁殖。它虽然只有数年的寿命,但可以在短短的一生中产下大量的蜗卵。非洲大蜗牛一般一年会繁育四次,每次繁殖高达150-300头卵。更为恐怖的是,非洲大蜗牛一生会繁殖6000颗左右的卵!

非洲大蜗牛正是凭借这一特性而在我国的南方省份成功泛滥。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非洲大蜗牛卵

为何中国吃货不敢吃?

非洲大蜗牛体型大,数量多,关键是看似鲜嫩多汁。这本来应该是中国吃货的福音,但是基本没有人敢吃野外随处可见的非洲大蜗牛。这是因为非洲大蜗牛实在是太脏了,不仅脏而且十分不安全,因此一般吃货对它有所忌惮!曾经有一个企业家不信邪,一家四口因此身亡。

金兰酱油的二代总裁钟秋桂以及他一家四口,可以说是被非洲大蜗牛坑得最惨的人之一了。

钟秋桂信生吃非洲大蜗牛大补的谣言,便在自家养殖野外捉到的非洲大蜗牛。钟秋桂在1985年6月27日这天把非洲大蜗牛做成刺身,与家中其他四口人一起食用。

没想到吃非洲大蜗牛身子没补成,自己连同家中三口人全丢了性命。唯一的“幸存者”,次子钟德尚在床上昏迷十多年后也驾鹤西去了。

金兰酱油的高层差点被这盘蜗牛刺身一锅端,只不过钟秋桂的三子由于在国外而逃过一劫。而导致四人毙命的直接原因,则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金兰酱油总裁——钟秋桂


为什么非洲大蜗牛会如此要人命?首先它的运动器官会分泌出许多白色的粘液,这些粘液在它运动时会被带到到处都是。看起来就很恶心,一般人难以下口。非洲大蜗牛产生的排泄物以及尸体极其容易吸引苍蝇取食,这又提高了瘟疫通过苍蝇做中间宿主传播的概率。这是因为非洲大蜗牛体内携带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细菌以及寄生虫。

此外,它体内携带有大量广州管圆线虫,而且伴随年龄的增长体内寄生虫数量也会越来越多。食用生的甚至加热不完全的非洲大蜗牛,都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直接爬进大脑,攻击脑部神经系统。导致人类感染上脑膜脑炎,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头疼、发热、面部神经瘫痪,严重的甚至会死亡。钟秋桂一家就是死在它手里!

所以,即使我国的吃货一向以能吃、爱吃、敢吃而出名,也不会轻易搭上自己的性命去以身试险!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广州管圆线虫

如何对付非洲大蜗牛

正因为非洲大蜗牛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我国疾控部门以及非洲大蜗牛泛滥的地方政府多次发布警告。要求发现非洲大蜗牛的人不要私自捕捉非洲大蜗牛食用,也不要用手触碰非洲大蜗牛。那么对于这些可恨的“非法移民”,除了保持距离外还有的是办法对付它。

对付非洲大蜗牛最简单的办法是撒盐,这是因为蜗牛体内80%的成分都是水。盐巴可以让非洲大蜗牛体内的水分快速析出,让非洲大蜗牛直接死于脱水。

当然,住在香港的朋友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在当地会被视为虐待动物,不仅要罚款而且还有可能坐牢。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撒盐杀蜗牛

什么蜗牛还能吃

吃过西餐的朋友可能知道法式焗蜗牛这道名菜。虽然法式焗蜗牛中使用的蜗牛和非洲大蜗牛是近亲,并不意味着法式焗蜗牛不能吃了。

(1)品种有何区别?

虽说“焗蜗牛”和非洲大蜗牛是近亲,但“焗蜗牛”并不会直接使用野生的非洲大蜗牛。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国内外的西餐厅都会选用人工驯化后的品种。这类蜗牛有个大的分类,那就是——食用蜗牛。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食用蜗牛

中国食用蜗牛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仍然自主培育出了中国的食用蜗牛品种白玉蜗牛。白玉蜗牛就是从非洲大蜗牛中选择白化个体进行定向培育而产生的良种,因为体色洁白如玉而得名。

(2)白玉蜗牛安真的全吗?

白玉蜗牛和野生的非洲大蜗牛最大的不同则是安全系数不同。白玉大蜗牛是人工饲养的品种,为了保证营养价值达标,养殖户会喂食专用的蜗牛饲料。也有人会直接喂食麦麸、蔬菜这样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养殖的白玉蜗牛

由于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体内不容易累积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以及寄生虫。而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就不同了,它们有什么就吃什么,不仅营养成分不好,而且还容易感染上寄生虫以及细菌。

泛滥长达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蜗牛,为何国内吃货却不敢吃? - 天天要闻

烤蜗牛

(3)食用蜗牛注意事项

白玉大蜗牛相较于野生的非洲大蜗牛更安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地食用白玉大蜗牛。加工购买到的活体白玉大蜗牛之前,应该让它们先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因为有部分白玉大蜗牛是食用腐殖土长大,体内会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存在。而烹饪白玉大蜗牛时也应该做到让它熟透,因为人工饲养的白玉大蜗牛体内仍有细菌,只能通过高温灭菌才能保证食用安全。


非洲大蜗牛在我国是可怕的入侵物种,目前国家正在着手解决。如果发现暴露在外的非洲大蜗牛不要用手触摸,可以撒食盐杀死。而那些仍然还想吃非洲大蜗牛的吃货,还是别打这些危险的外来物种的主意了。此外在入侵物种面前人类靠吃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因此,熊探长呼吁,遵守国家法律,不要带入外来入侵物种,更不能无脑放生动物!


参考文献
【1】 《
游意.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为害及防治现状》[N].广西农学报,2016-2-31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