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拾便袋擦手纸 方便毛孩子解决“内急”“宠物公厕”现身商场社区

南山海岸城购物中心的“喵汪专用洗手间”。 实习生 李惠娴 摄

小狗在宠物公园玩耍。 实习生 李惠娴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9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实习生 李惠娴)每逢节假日,深圳公厕总以其整洁的环境、智能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全国游客热议的焦点。更令人惊喜的是,深圳很多社区、商超还为“毛孩子”量身定制了宠物公厕,让饲主直呼“想打卡”“太超前了”!

“宠物公厕”进社区商圈

营造更干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宠物公厕”旨在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的问题,改善环境卫生,已在深圳不少社区、商圈落地:盐田区的壹海城one mall在显眼处设置宠物拾便袋取用点;福田区的深业上城设置了宠物垃圾桶,配置拾便袋、擦手纸等宠物粪便清洁工具;福田区景田北六街的宠物公园也配置了宠物垃圾箱和粪便处理袋、拾便袋等,方便宠主及时处理排泄物。

“ad”妈妈是“宠物公厕”的好评用户。“ad”是一只小型苏格兰犬,“ad”妈妈表示:“吉娃娃、西施等小型犬在家是可以完成排便的,但对于大型犬来说,户外排便是基本需求。‘宠物公厕’十分必要,在满足宠物群体生理需求的同时又为非养宠市民营造了更干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除了有社区、商圈为饲主提供宠物粪便清洁工具,南山区海岸城购物中心还建造了一座喵汪专用洗手间。喵汪专用洗手间与普通卫生间相邻,洗手间内配备有宠物尿垫、尿布、除臭剂等物品,墙上张贴着处理宠物排泄物的正确流程,整体干净、无异味。

事实上,深圳的宠物友好探索早已走在前列。2020年,深圳率先立法禁食猫狗,成为国内首个明确保护伴侣动物的城市。如今,“宠物公厕”作为深圳又一文明实践成果,正在重构人和宠物之间的公共秩序,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的“温度计”。

将宠物需求融入基建

以微小角落传递尊重与包容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中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城镇宠物犬猫数量已超1.2亿只。随着“毛孩子”大规模进入公共空间,排泄污染、人宠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深圳以“宠物公厕”为起点,将友好理念渗透至城市毛细血管,探索公共秩序的平衡之道。

从盐田壹海城的宠物友好电梯,到南山海岸城、福田深业上城的推车租借服务;从商场牵绳准入制度,到宠物休闲运动区的完整服务链,深圳正以个性化设施“圈”住宠主的心。博美犬“雪球”的主人小向感慨:“罗湖、龙岗的宠物公厕分区明确,配有饮水区和处理区,对家长非常友好。”

非养宠群体亦从中受益。景田北六街宠物公园的环卫阿姨直言:“宠物公厕应推广到更多地方,让环境更干净。”这种包容性设计,让城市治理既有“文明尺度”又不失“人情温度”。

根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已有超50个宠物友好商场,数量仍在增加。这些空间打破传统模式,将宠物需求融入基建,以微小角落传递尊重与包容。正如小向所言:“宠物友好应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部分,深圳的实践既方便宠主,也守护了城市风貌。”

在福田深业上城的宠物公厕旁,深晚记者偶遇正踮脚拨弄清洁袋的金毛犬“黄油”。它的主人林先生笑着翻译:“这是在‘点赞’呢!以前它憋急了会抓消防栓,现在看到小狗标识牌就主动靠近。”这些充满灵性的互动,恰是深圳文明密码的生动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