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分析,在科学分类中,
大熊猫属于食肉动物目,哺乳动物纲。
大熊猫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从肉食动物变成吃素食的动物,关键在于它体内的纤毛虫。纤毛虫是食草动物所特有的,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大熊猫之所以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差也在于吃竹子的缘故,科学研究发现熊猫每日吃下的竹子只有极小比例最后能被消化,所以您看到大熊猫总是每天在不停的吃,不停的拉。
大熊猫虽偏爱竹笋,但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偶尔也采食其它植物,如无芒小麦、玉米、木贼、青茅、多孔蕈(xùn)、野当归、羌活、幼杉树皮等数十种植物。甚至一反常态,捡食动物尸体,或捕捉较小的动物为食,而且
大熊猫爱吃肉,尤其爱吃羊肉。
大熊猫是以素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不过,在整个熊科下有8种现存的动物,只有大熊猫一个素食几乎成了主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现存的熊科下,一共有3个亚科5个属8种不同的动物,这三个亚科分别为熊亚科、大熊猫亚科以及眼镜熊亚科。
其中大熊猫亚科和眼镜熊亚科下均只有一属一种:大熊猫和眼镜熊,根据科学家们对眼镜熊和大熊猫的基因对比发现,这两种动物是现存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两个物种。剩下的熊亚科是熊科下属种最多的一个亚科,包括了熊属、懒熊属、马来熊属,在这三个数下懒熊属和马来熊属下也只有一个物种:懒熊以及马来熊,熊属下有4个物种:棕熊、美洲黑熊、亚洲黑熊以及北极熊。这8种动物共同构成了现在的熊科。
在这8种熊中,以北极熊体型最大,肉食占比最高,其肉食占比达到了98.5%,剩下的1.5%并不是草,而是随着海浪被冲上岸的海草,这是北极熊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之后是棕熊,棕熊是熊科动物下拥有亚种最多的物种,它有多达20个亚种,其中最大的亚种科迪亚克棕熊的体型与北极熊不相上下。虽然棕熊的亚种分布和体型差异较大,但是它们的食性基本相似,都是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占比超过了60%,剩下的40%为肉食,构成以鱼、昆虫、啮齿类动物以及有蹄类动物为主。
除了北极熊和棕熊的肉食占比还能过50%外,其他的熊就差得远了,亚洲和美洲黑熊的植物性食物占比高达95%,肉食占比只有5%左右,眼镜熊虽然是美洲最大的食肉动物,但是其植物性食物占比在93-95%之间,肉食仅占3-5%,值得一提的是眼镜熊偏爱凤梨科植物的果实,占比达到了50%以上。马来熊是现存最小的熊科动物,它的食谱中肉食占比要高一些,达到了90%左右,但是这些肉食是指昆虫,马来熊会取食超过100种昆虫,正是因为如此,它的舌头非常的细长,比较利于舔食昆虫。懒熊与马来熊的食性差不多,在水果成熟的季节,其肉食和素食的占比是1:1,不过肉食中大部分也是昆虫, 而且懒熊对蚂蚁和蜜蜂情有独钟,在其他的季节,懒熊主要以昆虫为食。
最后就是大熊猫了,大熊猫的食谱中竹子占了99%,剩下的1%以鼠类等小型动物为主。看完了这8种熊的食谱,我们就会发现,大熊猫素食占比并不离谱,因为有多种熊的素食占比超过了90%。不过,像大熊猫这样主要以竹子为食的熊几乎没有,因为素食占比较高的熊,它们采食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大熊猫为什么主要以竹子为食?
大熊猫以竹子为食并非意外,而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通过我们对熊科动物食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熊科动物的食物中植物性食物的占比都非常的高,这就意味着熊吃素食本就是常态。而竹子也是植物的一种,所以大熊猫吃竹子其实与其他熊吃植物是一个道理的。
而大熊猫它们生活的竹林中几乎没有大型的食草动物,捕猎其他小型啮齿类动物消耗又大于猎物提供的能量,所以,它们选择了静态、大量进食低营养、粗纤维的竹子。
熊都是吃肉的”是我们对熊的一个有偏差的认知,因为熊虽然都吃肉,但其实大多数熊的主要食物还是植物,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对大熊猫主要吃植物不例外了。而它相比较其他熊具有一定的狭食性是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演化的方向共同导致的。不过,大熊猫生活了超过800万年的事实看,它们的演化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