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鸟中国宝”白颈长尾雉首次被拍到

今年3月,位于宜春市靖安县境内的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九岭山保护区”)大杞山站的红外相机接连拍摄到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包括首次现身九岭山的斑林狸和“鸟中国宝”白颈长尾雉

▲上图白圈内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白颈长尾雉,下图白图内为斑林狸。


斑林狸首次现身九岭山

据九岭山保护区大杞山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的一天,他们在开展红外相机资料回收整理工作时,发现相机拍摄记录到一只满身斑纹的猫型动物活动身影。该动物体形纤小而优美,身上的斑纹较为粗大且随机排列,一圈圈的尾环布满长长的尾巴,与其他猫科动物区别明显,最终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咨询动物专家,上周最终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林狸。

斑林狸又称斑林猫,是我国最小的灵猫类,野外数量非常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此次是九岭山保护区首次拍摄到,为该保护区的新记录物种。

大杞山站站长彭勇告诉记者,斑林狸以前只在赣南出现过,整个赣西北地区非常少见。此次发现的斑林狸,对研究猫型亚目动物在中国东南地区栖息迁徙路线、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次拍摄到“鸟中国宝”

大杞山站的两处红外相机还拍摄到“鸟中国宝”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颈部有一道白色环状斑纹,尾部相对于雉鸡更长,雄性毛色十分鲜艳。其性情胆怯而机警,擅长飞行与奔走,因此日常很难看到。白颈长尾雉在九岭山保护区历史上分布较多,但大杞山辖区之前一直都没有拍到它们的影像资料。

据悉,白颈长尾雉俗称横纹背鸡雉科,长尾雉属,是中国特有鸟类,常以海拔11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阔叶林、混交林为栖息地,主要以植物和昆虫为食。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生态更加多元

据九岭山保护区办公室刘主任介绍,此次红外相机还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猕猴勺鸡,重点保护动物果子狸、猪獾黄麂、野猪等。这说明,九岭山保护区的生态更加多元,自然环境更加适合动物栖息。

来源:谢俊 高度新闻 涂远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