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胡须到底有什么用?这里有你想要的知识。
前言
猫咪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它们的胡须
作为猫的标配:
猫胡子究竟能长到多长?
猫老了胡子也会和人一样变白吗?
刚出生的小猫有胡子吗猫的胡子到底有什么用?
拔猫胡子,猫会记恨我吗?
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分布
从组织结构上说的话,胡须更像是加粗,增强版的毛发,要比一般毛发粗两倍。它们在嵌入在猫咪上唇的组织,深度也比较深,是其他毛发的三倍左右,而且还有大量的末梢神经,可以用来传递接触到的空气压力和气流变动。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数一数自己家猫咪的胡须有多少根,猫咪一般胡须有24根,两面对称各12根,横着排成4排。胡须很灵活,可以来回动,向前或者向后。严格来说的话胡须应该被叫做触须更贴切一些,有时候这样的“胡须”也会少量出现在猫咪的其他部位,比如,两颊,眼睛,连前脚脚背也会有。
从上到下,箭头指的分别是图中幼猫的眉毛、颊毛、触须(胡子)及下颌处的胡须。
捕猎的应用
家猫在白天或黑夜捕获猎物。即使灯光昏暗,一只有完整触须的猫也能完美地猎杀猎物。然而,没有触须的猫在灯光昏暗时没办法准确猎杀动物,他们会咬在猎物身体的其他部位。猫咪对触须的依赖性很强,虽然它们有很好的远视视力,但是对于近处的物体,它们并不能看得很清,例如嘴边的一只啮齿类动物。因此,触须对于帮助它们衡量近处物体的距离至关重要,并且能帮助它们在准确的时间点在猎物脖子上咬上致命一击。由于猫的眼睛无法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胡须在捕猎行动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猫胡子在捕猎中的慢动作猫感官中的世界与人类非常不同。一只飞过的蜜蜂,在人类眼中只是一闪而过,而在猫眼中,却能以高达每秒70次的频率将它处理为连续的图像画面,并将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由于猫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锁定猎物的猫,将距离判断完全交给了胡须。
猫咪的胡须还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眼睛上的胡须在猫咪狩猎时有一定的功能性。当猫咪在草丛或是灌木丛里狩猎时,如果有东西快碰到眼睛时,这些胡须能够引起眨眼的反射,达到保护眼睛的效果。
触须的形态
触须在捕猎时可以暂时性向前移动,或当该方向无法用视觉观察时,触须可永久保持朝向某个方向。失明的猫可能会永久地改变触须的方向并且保持向前的位置。这种改变被认为有助于失明猫对周围环境的探查并且避免撞到物体。
猫咪的胡须还是一个能表达它情绪的工具,而我们则可以通过猫咪胡须,来判断猫咪的心情状态以免踩雷。当猫咪心情平静或愉悦时,猫咪的胡须是呈平展的状态,这时候和猫咪互动交流,猫咪一般是不会排斥的。当猫咪的胡须是向后贴紧脸部时,则表示猫咪现在正处于紧张或生气的状态,这时铲屎官们就需要停止与猫咪之间的动作了,以防被猫咪攻击。
品种变异
有些品种,如无毛猫,可能没有或者只有少量触须。由于卷毛猫的毛发是卷曲的,因此它们也可能会有卷曲的触须或有时没有触须。如果有触须,这些触须通常很脆且易折断。
胡须的变短或缺失
在猫咪掉胡子的时候,先看看它的年龄。
因为很多猫咪在进入老年以后,胡子就会慢慢变白。同时,猫咪的胡子会有断裂、脱落的情况。注意,这属于猫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猫咪步入老龄化后新陈代谢衰退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没办法逆转或者是改变,此时作为家长就应该给猫咪更多的呵护与照顾才是最根本的。
除了老年的猫咪会有掉胡须的情况之外,幼猫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这也属于猫咪成长发育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猫咪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牙和毛会重新长全长齐,此时它的胡须也会脱落然后重新生长咯。这种情况下,家长也无需担心,但是更为周到细致的护理和照顾则是不可缺少的。
疾病也是导致猫胡须掉落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如皮肤性疾病,又或者是营养代谢性疾病。简单的说,如果猫咪皮毛感染细菌、真菌,导致皮肤疾病,它除了会脱毛之外,胡子也会脱落。此外,当猫咪身体缺乏机体缺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时,它的胡子也会有掉落的可能。
如果用窄口碗喂食,触须会和碗的边缘接触,从而阻碍或刺激到猫咪。这也会导致猫咪胡须缺失,从而引起猫咪不愿意吃饭等问题。所以如果家中的猫咪不愿意吃饭,便可以选择换一个大一点的容器喂食。
幸运的胡须
在国外猫胡须有着很好的寓意。俗语“成为猫的胡须”就意味着变的优秀。同时有些神话中认为猫的胡须会带来幸运。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当有玄学倾向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家的猫。毕竟用猫的胡须来做护身符说不定会更管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