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画中的六牙白象/资料图
象是当今陆地上生活的最大的动物。
佛教经典中常提到象,例如以象王来譬喻佛的举止。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象有大力,表法身堪能荷负;无有烦恼杂染,因而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普贤菩萨以乘之六牙白象,即比喻其大慈力。
近期,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一路“象”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群大象是幸运的,一路上都有人负责跟踪照顾。而120多年前,同样有一群动物——麋鹿走出了它们平时的栖息地,却被人们捕杀殆尽,几年后留在栖息地的也被外国列强劫杀一空,幸存者被迫流离海外。
一起来看一下麋鹿和大象不同的故事。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麋鹿群(2018年10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贺敬华 摄
1900年的麋鹿
据史料记载,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墙,麋鹿逃散出去,结果大部分都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幸存者被迫走上了流离海外的道路。
麋鹿,角像鹿、脸像马、蹄像牛、尾像驴,所以自古以来被叫做“四不像”,是吉祥、皇权、驱邪的象征。
然而,自汉代以后,这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却日益稀少,渐渐走向衰落。记载显示,公元18世纪初叶,最后一头野生麋鹿消失在现江苏省泰州市桥头镇的荒野中。从此,野生麋鹿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清末,麋鹿栖身于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彻底离开野外,变成圈养的动物。这里的麋鹿也成为中国最后一群麋鹿。
1865年,法国博物学家阿芒·大卫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中幸存的麋鹿,他以20两纹银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张麋鹿皮和一副头骨,它们被西方确认属于从未发现的鹿科新种。
从此,麋鹿“大卫鹿”的名字蜚声海外。英、法、德、比等国人士纷纷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前后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
▲被野放的麋鹿在江西鄱阳湖湿地奔跑(2018年4月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据史料记载,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墙,麋鹿逃散出去,结果大部分都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
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清末那一次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人们不会想到麋鹿会从生息了几百万年的中国彻底消失。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幸存者被迫走上了流离海外的道路。
直到1956年,英国政府赠送2对麋鹿给中国,并派人护送到北京动物园。然而,回归后的麋鹿遇到难产、死胎等情况,繁育工作十分艰辛。
1985年,中国组织中外专家在全国选择放养地址,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一年后,世界自然基金会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7家动物园和公园挑选了39头麋鹿赠送给中国。
从那时起,江苏大丰、北京南海子、湖北石首,中国多个麋鹿保护地建成并发展起来,才有了中国麋鹿现在的种群。
2021年的大象
近日,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引发中国人“全民观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世人为这群大象所表现出的憨态可掬、团结互助倾倒,也由此感知到一个可爱可信、生动立体的中国。
▲2021年6月7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到的野象(无人机照片)。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近日,无人机拍摄到的北迁象群“超萌睡姿”在网络上刷屏。网友直呼:“太有爱了!大象睡觉都这么萌。”睡觉时,3头大象将1头小象紧紧护在中间,醒来后,小象发现自己被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几次起身都没成功……
▲2021年5月28日在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到的象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伴随大象的脚步,这个“逛吃”的大象“旅行团”,给世界带来温暖治愈的“象能量”。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人为它们的滑稽有趣点赞,大呼“可爱”!有网友看到其中的小象在成年象拱卫下的“超萌睡姿”,不禁大发感慨:“这是我一天中见过的最美好的事!”一位海外网友写道:“我们应该向大象学习,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样的欢乐,这样的鼓舞,献给面临疫情和变局交织叠加考验的当下世界,倍显珍贵。
伴随大象的脚步,世界看到一个美丽而温情的中国。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精心守护下,象群跋山涉水,平安无恙,路上甚至还生下一头小象。这一动人的情节让世界直观感受到,中国大地是一块充满爱意的土地。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网站日前刊登图文报道,展现了象群幕天席地、卧倒休息的如画场景,并赞叹道:大象们在旅途中打盹的场景是“中国美丽的一幕”。一位名为Heinz的网友说:“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了它们的安全,真是太好了。”
“他们就像人类一样,成年人在外侧,最小的孩子被保护在里面。”
伴随大象的脚步,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细致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听到了中华民族善良友好、热爱自然的真挚心声。美欧多家主流媒体注意到,为了应对看似可爱、实则有一定危险性的野生象群北迁,保证人象安全,中国政府调集应急团队,动用无人机和红外摄像机跟踪象群动向,及时疏散居民。为了引导象群远离城区,工作人员预备了充足食物用于吸引大象,提前用车辆封锁道路。美联社报道指出,在中国,大象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近年来数量稳步增长。一些外媒还报道,中国网友甚至担心象群夜间着凉,希望给它们盖上被子。
▲富士电视台对象群进入云南省玉溪市进行报道。富士电视台视频截图
▲日本TBS电视台对象群集体平躺休息进行报道。日本TBS电视台视频截图
▲6月8日,美联社报道了此次野象群迁徙的沿途状况以及受欢迎的程度
▲6月5日,英国《独立报》报道云南部署了大量警察和应急人员,配备了玉米、菠萝等,为15头野象的迁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补给,并且出动卡车保护和无人机监测,以确保它们在行进途中远离伤害
网友Mohsin Awan问:“大象们不会破坏人们的房屋吗?”
网友Liam回答道:“云南的人们每天早上都在跟踪野象群的行踪,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了。”
“当地政府启用了野生动物保险金,按照野象群沿途造成的损失,对当地的农民进行赔偿。”
这次的象群迁徙在中国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给当地老百姓们造成了一些财产损失,需要妥善处置。然而,大象们的“奇幻旅程”,唤起了世人心理和感情上的同鸣共振,于不经意间,让外国民众获得了对中国更加客观深入全面的认识。象群给人类带来的欢乐和美好令人难忘。祝它们一路平安,早日结束跋涉,重返正常生活。
图文 丨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网络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