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21年长江江豚保护暨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举行。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保护专家将两头野生长江江豚送进了它们的新家——农业农村部“珠海长隆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这两头野生长江江豚将与此前已入住的四头长江江豚组成大家庭,开启新生活。记者了解到,游客们有望在年内开放的长隆海洋科学馆江豚展区与它们见面,还可参与丰富的江豚科普课程与互动活动。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动物,因外表憨态可掬被形象地比喻为“微笑天使”。但受水污染、非法采砂、航运等人类活动影响,如今该物种在长江全域仅存1000余头,也是长江仅存的淡水鲸豚类动物。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江豚保护救助与人工繁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一方面,栖息地保护得到不断加强,长江江豚普查定期组织开展,水环境质量、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长江江豚的影响得到科学评估,9处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起来。另一方面,迁地保护不断强化,目前迁地种群数量接近150头,年均出生幼豚数量超过10头。武汉白鱀豚馆、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以及长江故道网栏已建立了多个人工保护群体,群体总量近20头。同时人工繁育技术等科研攻关也在加快进行中。
当日的活动仪式上,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被正式授以“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牌匾。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长隆慈善基金会,共同签署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专项资金协议。


从今年开始,长隆慈善基金会将连续五年,每年捐赠100万元,用于长江江豚的保护、救助与繁育等工作。
【记者】胡钰衎
【通讯员】冯泳怡
【作者】 胡钰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