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行人”应不应该被取消?弱势车主有怨言:拿规则当保护伞

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再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要取消这条交通法规,甚至一些弱势车主更是直接抱怨道:有人拿规则当保护伞,必须要尽快取消。


为什么突然间有这么多关于礼让行为这条法规是否应该被取消的讨论呢?这条交通法规又是否应该要被取消呢?


交通规则当中的“礼让行人”


根据所了解到的消息,“礼让行人”这条准则一开始是由杭州交通集团的董事长沈勇提出的,他为了更好的管理杭州当地的公交车司机,便制定了五条规范。其中有一条就是在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要停车礼让。


由于这一项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行人的安全,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人车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沈勇提出并且让杭州公交车司机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的“礼让行人”就在全国开始推广了。



有关部门为了能够保证司机会遵守这条准则,自然也出台了相关的惩罚以及扣分制度。按照目前的交通法来看,如果司机没有礼让行人并且被举报或是摄像头抓拍之后,将会面临着100元的罚款以及扣三分的处罚。


不同人对此的看法


对于“礼让行人”不同人也有不同人的看法,大多数司机认为,如果是在绿灯时期走斑马线,或者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走斑马线停车礼让都是应该的,自身并不会有任何的怨言。可如果是在红灯时候行人故意闯红灯,又或者是在被禁止的地方横穿马路,那么还要求司机礼让行人,无疑是在损害司机自身的利益。



大多数行人对于“礼让行人”都是表示比较赞同的,认为这一制度可以很好的保护行人过马路时候的安全,特别是在一些有斑马线但是没有红绿灯的非十字路口。在这一制度出现之前,有不少司机在这种路段上都是直接飞驰而过,由于没有红绿灯,所以行人想要安全的过马路往往都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对于一些老人和小孩而言,“礼让行人”显然意义十分重大,有些路口由于红绿灯时长设置不合理,哪怕是一个成年人过马路的时间都有些紧张,对于老人和小孩而言,一次绿灯的时间显然不够。在这种情况之下,有“礼让行人”的保护,司机们稍微等待一小会也并不过分。


是否应该要取消“礼让行人”


其实“礼让行人”更应该是车主的一种素质,而非是以交通法规的形式强制执行。确实在这一法规在出现之后,保护了不少行人的安全,可是也有一些行人将这一法规当成是保护伞,公然破坏公共秩序。



之前就有新闻曝出,某一女子在过马路的时候拿着手机四处拍摄,走到路中间的时候就已经变成行人红灯,但是该女子仗着“礼让行人”的保护,依旧不紧不慢,甚至有些拖沓的在路上走着。一位等待许久的司机因为这件事与其争吵起来,之后是交警的到来才解决了矛盾。


在“礼让行人”这一交通法规出现之前,行人是当之无愧的弱势群体,可是在“礼让行人”这一法规公布之后,司机便成为了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在马路上驾驶都会受到不小的阻碍。甚至有些时候会遇到行人站在路口并没有过马路的意愿,司机驶过之后被摄像头拍下,被定义为没有礼让行人之后被罚款扣分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