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街道丹凤山村第一书记:创新“2841”工作机制,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卧龙山街道丹凤山村第一书记自到岗以来,始终坚持以“融组织、育人才、强产业、促和谐”为工作目标,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打破网格地域限制,统筹部门资源,打造“红旗网格”,创新“2841”工作机制,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建制优化村村庄融合需要。丹凤山村是三村合一的新村,按照地域划分的网格致使群众沟通交流较少,对新村认同感不高。二是精准服务群众需要。原有网格员较少、自自身知识面较窄等因素,无法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划分八类网格。乡村振兴,不是组织部门单打独斗,而是党组织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在走访调研中,我们摸索出了在党建引领下,统筹部门资源抓社会治理的理念,积极对接宣传、司法、团工委、卫生院等8个部门的力量,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共同打造“红旗网格”。由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等“红色”力量担任红旗网格网格员,下设平安网格、蒲公英网格等8个特色网格,更加精准高效的为群众服务。

探索四步工作法。访、谈、议、评。访:每周一访;特殊情况回访;有问题随时访。谈:街道指导员与第一书记、支部书记谈;第一书记、支部书记与网格员谈。议:难点问题众议;急盼问题实地议;两代表一委员、党员操心人、群众代表参与商议。评:按季度进行评选,运用群众测评、网格员互评、村两委及街道指导员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专门设立红旗网格文明银行,对排名前三的予以奖励。

建立一项评价机制。专门设立红旗网格文明银行,积累网格积分,对排名前3的网格长予以奖励,用实际行动带动网格内工作为乡村发展、乡风文明助力。

实施“红旗网格”以来,网格长、党员操心人、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村庄治理中来,开展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办理民意诉求30余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6起,评选“红色先锋”“最美网格员”9人,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升,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