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太阳打西边出来,《纽时》盛赞俄军战术及装备!

文/司马南


一队乌克兰士兵离开装甲运兵车仅几分钟,即被俄军炮火覆盖,十多名前往加固战壕工事的士兵因此受困数小时。一名士兵在任务报告里回忆称,“从没看过这么多火力,且从如此多的位置发动攻击”。


当时这场今年3月发生于乌东巴赫穆特的遭遇战,乌军1人丧生、9人受伤。任务报告称,俄军“战技与装备均属高水准”。



纽约时报》认为,俄罗斯头一年大部分时间战术毫无章法,但这场伏击相较一年前,俄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耐性与纪律等方面表现进步鲜明


纽时在前线采访乌克兰官兵,访谈17人,包括1名俄军战俘、多名军官、援乌作战外籍佣兵及西方官员,另外对若干文件和影片也进行了检索,他们得出结论说,俄军正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改进打法颇有成效,越来越难以对付。



《纽约时报》举例说,俄军装甲纵队已不会再一头撞进对方火力陷阱,部队也已纠正使用无人机的试探性攻击。


大约发现这样实事求是夸赞俄军,涉嫌政治不正确,《纽约时报》亦称乌军进步,说乌克兰军队在大反攻时,展现了优良劲旅的特性,拥有更新通讯技术和美欧武器加持,乌军如虎添翼。


之所以反攻受阻,乃是因为俄军改进防御,火力协同与空中支援与开战之初截然不同。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俄军太狡猾。西方官员表示,俄军进步成为更强大对手,角色转为防守一方,更是相对有利。



在具体打法上,俄军越来越依赖被称为“滞空攻击弹药”的自杀无人机与空投滑翔炸弹,这种打法频频奏效。


乌克兰无人机部队指挥官格拉夫说:俄军尝试找出我方的连级、旅级的后方指挥所,并从远距摧毁,尽可能打乱乌部队通信。俄军调整战术和弹药,包括使用滑翔炸弹,这可从更远的距离外攻击乌军而不会危及自身。


西方媒体曾谣传俄方能拿下巴赫穆特,很大程度是因华格纳集团用囚犯打人海战术,《纽约时报》纠正说,实地作战官兵所见情况并非如此。



在巴赫穆特作战的外籍佣兵表示,战场上的囚犯并不多,俄职业佣兵很能协调地面部队和炮火攻击乌军阵地,然后迅速利用小队从侧翼包抄。乌克兰士兵说,俄罗斯战壕已证明比乌军建得更好。在3月份的乌军任务报告里称,俄军掩体类似越战期间“越共的蜘蛛式洞窟”,而且“深到令无人机难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