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大结局后,演黄瑶的女演员被网暴了

01

最近,最火的剧非《狂飙》莫属。

随着大结局的到来,该剧的讨论度一直在“狂飙”。

果然,让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高启强”被捧上天,“高启强干女儿黄瑶”却被追着谩骂。

2月2日,黄瑶扮演者程金铭在直播。

突然,直播间涌入一群人,怼着她骂“白眼狼”。


这到底怎么回事 ?

原来,在剧中,黄瑶向警方举报了高启强。

网友们代入高启强,觉得被背叛了。

黄瑶是高启强收养20年的女儿。

高启强平日让其不愁吃穿,过着优渥的生活。

在她被绑架时,还愿意舍命救她。

而她却大义灭亲。


他们怒骂黄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觉得养恩大于生恩,觉得谁都可以举报高启强,唯独黄瑶不行!


如果不了解剧情,可能真的会误以为黄瑶是反派。

其实不然。

高启强落到此结局,罪有应得。

虽然前期他在底层挣扎讨生活。

很弱小也很可怜。

很多底层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但后期,高启强逆袭成京海市的“黑社会大佬”。

他发家后,每一桶金都沾着无辜人的血。

他派老默杀死徐江、曹闯,李顺......

他为了莽村的施工项目指挥手下殴打村民。

他的存在,让一个又一个家庭生活在恐惧之中。

按剧情来,黄瑶被富养20年,确实是高启强的“恩惠”。

可网友们忘了,谁是这背后的罪魁祸首。

黄瑶的父亲老墨可是因高启强而死。

黄瑶“报仇”是情理之中。

就事论事,每个人的看法不一,可以理解。

但这是针对“黄瑶”这个角色,而不是上升到演员本人。

共情力强不是一件坏事。

可不能因为角色有血有肉就共情于反派。

反派曾经经受的苦难,不是他犯罪的理由。

如果鼓吹犯罪者情有可原,那就是在鼓励犯罪。

然而,共情犯罪者,远不止这一件事。

02

还记得年初的广州宝马撞人事件吗 ?



1月11日下午5点,正值人流高峰期。

突然,一辆黑色宝马冲入斑马线,直接撞向行人。

很多人来不及闪躲,就被撞翻在地。

但司机依然没有停下的迹象。

他立马掉头,又撞向另一堆人。


马路上,电动车碎片、个人物品散落一地。

无辜的行人躺倒在地。

现场一片混乱。

在警方的拦截下,涉事司机温某被控制住。

这场事故,造成了5死13伤。

短短几分钟,毁了十几个家庭。

据目击者称,看到一位女孩被撞当场身亡,她妈妈哭得撕心裂肺:

“我只是想带孩子出来买新年衣服而已,为什么这么对我!”


她的女儿还在期待着几天后的春节,却永远等不来了。

还有一个男人慌乱地爬向躺在地上的女性和孩子。

这一幕,看得人心碎。

没人知道,当时他的内心该有多害怕。


然而,就是这样一桩,在我看来不可饶恕的案子。

评论区的画风,却让人大跌眼镜。

有人说:

“可能是车失控才这样的。”

“万一真有急事呢?”

“还年轻,可能路面经验不足造成的。”



有人说,他是压抑久了,可能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这些评论,看得人怒气暴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人习惯给恶人找理由,找借口。

企图让所有恶行,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但凡看过现场视频的人,我想他都不会再替肇事者说话了。

这场事故不是意外,而是一起杀人事件。

对待温某,我们应该有且只有一个态度。

就是让他受到严惩。

03

任意伤害无辜的人,必会自作自受!

但仍有人因自己不平的人生,就去伤害他人。

2022年7月,河南一高考601分女孩被害。

凶手竟是亲戚冯某民。


那天,她正在家里填报志愿。

她满心欢喜的期待未来的大学生活。

毫无意识到,危险正一点点向她靠近。

冯某民趁着女孩父母不在家,闯入她家中,将其杀害。

当她被发现时,她躺着一个废弃洞口,身上盖着塑料布,已经没了呼吸。

她家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明明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后一秒说没就没了。

他们也想不通,冯某民为何会下此狠手。

平时两家人并没有什么瓜葛,也没结什么仇。

了解后才知道:

仅仅是因为冯某民嫉妒他们家。

“都是一个族的人,凭什么你们家就蒸蒸日上,我就越过越差!”

“我过不好,也不让你们过得好!”

冯某民是村里的单身汉,没有老婆没有钱,身体也不好。

他自己人生无望了,但不想一人走,就把魔抓伸向女孩了。


无数人为女孩惋惜和心疼。

但也有人看了冯某民的生活,直言感同身受,说冯某民太不幸了。

自己过得不顺心,就有理由践踏别人的生命?

自己经历不幸的,就有理由毁掉别人的家庭?

这样的人,没什么可以共情的。

希望,所有人知道:任何人生不平,都不能伤害他人的理由。

04

总有案件发生后,一些人为犯罪者找说辞,共情她们。


江歌案里,他们说:刘鑫只是出于人的本能,太害怕才这样做。


劳荣枝案里,他们说:她只是被男人带坏的,是她家人没给她好的成长环境。


......


世间万物,都有因果。

任何事情,只要他们想,都能找出点原因。

但我很认同《法证先锋2》中的那句话:

“无论一个罪犯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只可以帮我们了解他的行为,而不是谅解他的罪行。”

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作恶。

我们对他们不幸的身世,不感兴趣。

对他们的心情,也没有必要去共情。


我们的爱,我们的善良,我们的共情是给受害者的。

恶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这才是他们该有的归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