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乔帮主 夜读日思 | 出品 关注必互粉
夜读日思:杜姓是我国非常古老、人才辈出、注重教育、传播甚广的姓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杜康是酿酒鼻祖,杜甫、杜牧是唐朝超级著名的诗人,他们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当真是,文武双全美酒千载酿,诗书传家氏族万代兴!
郡望堂号
杜姓望出京兆郡、汉阳郡、南阳郡、襄阳郡、濮阳郡、河南郡。
杜姓有京兆堂、汉阳堂、南阳堂、少陵堂、少圣堂、诗圣堂、永言堂、宝田堂、怀德堂、振德堂、杜德堂、义德堂、敦义堂、敦本堂、报本堂、双桂堂、九霞堂、仰天堂、卜筑堂、金填堂、忠谏堂、尚古堂、敬思堂、思成堂、瑞庆堂、馀庆堂、武库堂、同心堂、凝心堂、世贤堂、家兴堂、安宁堂、万宗堂、泽裕堂、清介堂、浣花堂、花溪草堂等堂号。其中京兆堂、汉阳堂、南阳堂乃以郡望为堂号。唐代诗人杜甫,自称“少陵野老”,后人推为“诗圣”,子孙因以“少陵”、“少圣”、“诗圣”为堂号。
追根溯源
据统计,杜姓为中国第43大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61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7%。约38.5%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湖北4省。杜姓来源如下:
一、出自唐杜氏,为帝尧裔孙之后,以国为氏,始祖杜伯。
黄帝姓姬,其后,他的25个儿子又形成14个姓氏。尧除承继祖辈姬姓外,又因其母汪龙(居于今河南淮阳市的有锋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唐杜”为姓。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帝”都有称号,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尧的氏族部落善于农耕和烧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县)、陶(今山东定陶县)地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们尊称为陶唐氏,故有帝尧陶唐氏之称号,亦单称为“唐尧”。
唐代史学家颜师古注释说:“唐、杜,二国也。殷末,豕韦氏徙于唐。周成王灭唐,迁至于杜,为杜伯。”周宣王一行巡视杜国时,就住在杜伯家,还令工匠铸铜礼器相赠送,关系相当密切。
周宣王时,唐杜国君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周宣王有个宠妃叫女鸠,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设法去引诱他。杜伯是个正直的人,拒绝了女鸠的勾引,女鸠恼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诬告杜伯欺负她。周宣王轻信了女鸠的话,就把杜伯抓起来处死。杜伯被屈杀死,他的子孙大都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裔族便以国为氏,称杜氏。
二、起源于相传黄帝时酿酒的发明者杜康。
杜是始于酿酒鼻祖的姓。据说杜康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先秦时期杜姓已播迁在现在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杜姓在现在河南境分布较普遍,陕西西安杜姓比较兴旺。杜姓在宋、元时期有族人徙居福建、广东,清代有迁到台湾者,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
三、古代少数民族改杜姓。
①古代板楯蛮(賨人)姓。出自板楯蛮七姓(朴、督、鄂、度、夕、龚)之度氏。三国时有巴夷(賨人)首领杜濩,率部众附魏,后迁关中。
②鲜卑族独孤浑氏(吐斤氏),后改杜氏。杜洛周,一作吐斤洛周,北魏末上谷地区起义领袖,鲜卑族。
③北周赫连达,其祖库多汗避难改姓杜。到了赫连达这一代,才恢复姓赫连氏。
④洵州蛮有杜姓:北周有洵州蛮帅杜清和,洵州(今陕西安康)人。
⑤南北朝隋唐时俚族姓。俚族是先秦时期南越先民中的骆越人、西瓯人及汉代的乌浒人、南越人等融合形成的民族,汉末至唐初活跃于岭南地区(今广东西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后融入汉族、壮族等民族,是为象州杜氏。
⑥唐时国有杜姓。见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大理《南诏德化碑》铭。
⑦吐谷(yû)浑族姓:五代后唐明宗时有吐谷浑人杜每儿。
⑧金代女真族徒单氏,汉姓为杜。
⑨清代越族(即今京族)有杜姓:杜光辉,广西防城县福安村(今东兴市江平镇)里长,1883-1885年中法战争抗法英雄。
⑩清代回族姓:杜文秀(1823-1872),清末以回族为主体的云南各族人民联合反清起义领袖,云南永昌(今保山)人。
四、现代少数民族改杜姓。
①蒙古族杜姓,本姓生都、都如沁、杜格庆、达高腾、都兀如德、杜尔伯特、达高达奇、杜尔古惕、杜尔根基特氏。
②回族杜姓,部分出自杨姓。
③藏族有杜姓。四川阿坝藏族杜姓,本属初贴多、初白大房族;四川石棉藏族杜姓,本姓吴木。
④彝族杜姓,本属补典、阿都、尼杜、阿厄家支。
⑤朝鲜族杜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杜陵杜氏(万顷杜氏)、全州杜氏2望(朝鲜语·韩语称“本贯”)。一支出北宋太祖时兵部尚书杜庆宁之后。宋真宗继位后,他贬为苏州刺。由海路赴苏州途中因遇风浪,连同其子杜之建、杜之逄一起漂流至高丽宫池县(今金堤郡万顷)定居,后被封为杜陵君;一支出朝鲜壬辰战争时援朝之南直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区)杜师忠之后。
⑥满族杜姓,本姓都佳、都勒、都善(杜善)、生都、都塔、都鲁(都噜)、多兴、图克坦、杜鲁穆(都鲁穆)、杜拉拉(都拉喇)、都拉尔、都雅尔、都尔勒、额苏哩、都克塔理氏,以及融入满族之蒙古杜尔根基特氏,达斡尔族德敦、达呼哩、德都勒氏,鄂伦春族杜能肯氏,八旗汉军杜氏,以及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雅克萨之战中被俘后编入镶黄旗定居北京的俄罗斯人(罗刹人)之后。
⑦白族杜姓,唐时南诏国白氏之后。
⑧傈僳族汉姓。出怒然扒氏族,即盘氏族。
⑨土族杜姓,本姓什杜加(土语称什东加·孔,意为有羊圈之人)。
⑩达斡尔族汉姓。本姓德贡、都松、多拉尔、鄂斯尔、塔合日、德都勒、杜如塔勒、刻衣吉日、达力德尔、 杜拉日浅 “莫昆”。
⑪锡伯族杜姓,本姓杜佳、杜善、杜鲁、郭尔佳氏。
⑫鄂温克族杜姓,本姓杜拉尔(俄格都杜拉尔、谢盼都杜拉尔、尼苏昆杜拉尔、古然杜拉尔)、音哈完、洪讷林哈完(洪纳林哈完)、雅勒哈完(雅鲁哈完)、祥嘎林哈完、杜拉嘎特、浅塔俄日氏。
⑬裕固族杜姓,本属杜曼户族。
⑭鄂伦春族汉姓。本姓杜宁肯(杜能肯)氏。
⑮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高山族、布朗族、仡佬族、俄罗斯族、京族、水族、基诺族等民族也有杜姓。我的美女同学就是土家族杜姓!
杜姓古今名人
杜康:相传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杜伯:为西周初杜地(今陕西西安)的领主,为杜姓始祖之一。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杜宇同学,看到了吧?
杜仓: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
杜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即杜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曹操名讳,改称杜度。东汉著名书法家,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称为“崔、杜”,是草圣张芝的老师。
杜诗:河内汲县(今河南卫辉)人。东汉官员及发明家。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为动力铸造农具,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1100年,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此被当地尊称为“杜母”。
杜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臣、学者。杜林在汉光武帝时曾官侍御史,仕至大司空,称为任职相。在学术方面因博洽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之人称其为“小学之宗”。
杜乔: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东汉时期名臣,太子太傅 光禄勋官至太尉。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为当世良臣,与李固齐名。
杜密: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东汉大臣。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以惩治为恶的宦官子弟而闻名,后官至太仆,被太学生称为“天下良辅”。
杜预: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杜恕之子,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是三国时期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杜育:襄城邓陵(今河南襄城)人,杜袭之孙。杜育是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茶学专家,他同时也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中的一员。
杜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高僧,为华严宗初祖。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受习定业,后住于终南山,宣扬华严教纲。后人尊为华严宗第一祖,世称文殊化身、帝心尊者、炖煌菩萨。
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期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杜审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祖父。
南岳怀让:金州(今陕西安康)人。唐代高僧,俗姓杜,禅宗六祖惠能弟子,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
杜甫: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佑: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史学家。赠太傅,谥号安简。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杜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旅行家。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
杜秋娘: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喜词曲,善歌舞,为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缕衣》。
杜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唐宰相杜佑之孙,人称“小杜”,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光庭: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道教天师。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一生著作颇多,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就传说是他写的。
杜默:濮州(今山东鄄城)人。北宋著名歌豪,石介曾作《三豪诗》赠别杜默,诗称“曼卿(石延年)豪于诗,永叔(欧阳修)豪于词,师雄(杜默)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
杜心五:湖南慈利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
杜月笙:上海川沙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
杜聿明: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杜宪: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是著名影星陈道明的夫人。
杜淳:1981年生于河北保定。中国内地著名男演员。
杜姓,是百家姓中璀璨的明珠,酒圣、诗圣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史,很多杜姓丞相为二十四史的辉煌贡献了卓著的聪明才智,许多有骨气的武将为华夏安宁奉献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夜读日思祝福天下杜姓宗亲:文可安邦,诗书传家多俊彦,武可定国,赤胆忠诚放光华!
欢迎所有杜姓粉丝关注夜读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