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2027年将拥有堆积如山的高性能武器,难的是乏人操作

当前,台军武器装备相对于大陆来说比较寒酸,但到2027年,台军将同时接收或换装多种新型武器装备,在世界火力榜恐怕能上升到前15位。

根据美国对台军售和台湾自产武器时间安排,2027年左右,台军将接装以下武器:

1、108辆M1A2主战坦克

2、29套“海马斯”远程精准火力打击系统;

3、若干高效能舰艇;

4、1-2艘台造潜艇

5、100套岸置鱼叉反舰导弹系统;

6、数量不详的台造雄二、雄三岸置反舰导弹系统;

7、增程版雄风2E巡航导弹系统;

8、新购66架F-16V战机及各式精准弹药;

9、4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及相关附属设施;

10、66架“勇鹰”高级教练机;

11、台湾自造“万剑”武器系统;

12、100多套台湾自造“剑翔”反辐射无人机等。


此外,还可能包括新型“爱国者”反导系统等。未来数年台军各作战部队接装训练负荷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据了解,台军方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武器不够用,而是专业的人不够用。例如台海军的岸置反舰飞弹部队“海锋大队”,目前辖有固定阵地中队、机动中队及支援中队等共9个中队,未来在接收100套岸置鱼叉反舰飞弹与增产的自造雄二、雄三反舰飞弹后,需在短短五至七年内扩充成近30个中队,与包括反舰飞弹训练中心在内的大量支持单位;在岛内少子化情形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要找到足够数量的人员绝非易事。


台空军为接收66架F-16 V战机,拟于2026年前新成立一个作战联队,光是飞行员就至少要新增107人,外加数量更多的地勤及其他支持人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补齐这么多高素质、训练完备的人力,也是一大挑战。


未来五年若用美方提供的100亿美元来增购武器,则在后续15到20年内,台军得设法挤出120亿、甚至150亿美元的“作业维持”预算,来维持这些装备的有效运作。

台军已与美军启动了“士官交流计划”,并参与了美国部分州的“国民兵合作伙伴规划”,旨在提升对美制武器的互操作性。从美方选派人员赴台见习任职的做法来看,未来,美方可能会指导台军以雇佣的方式弥补专业军事人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