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友骅
马英九从南京到了武汉,然后他还是维持了天天早上运动,我们都叫他“勇脚马”。他非常喜欢跑步,不管在任卸任,甚至于到香港也还是维持跑步的习惯。
这次行程安排得也非常紧凑,况且他还要照顾30多位学生,加起来是50多人的访问团。对每一个团员,他都要千叮咛万叮嘱。
这边我就举一个例子,马英九曾经一天的行程是16个行程,结果他还是觉得行程太少,于是他主动找幕僚加了行程,一天的行程可以加到27个行程,所以我们经常笑马英九是“马行程”。
还有,马英九这个人的个性他是喜欢更正的,我们都叫他“马更正”。所以他有三个绰号就是“勇脚马”“马行程”“马更正”。
马英九这一次由南京到达武汉,他到武汉的主要目的有三个,第一个,他要参观当年辛亥革命的博物馆,这个是马英九念兹在兹的事情。
因为他认为孙中山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发生地就在武昌。他认为没有武昌革命的话,大概清廷还能苟延残喘。所以他看到孙中山就眼眶含泪,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因为马英九说这是他的偶像。
第二个,马英九他成立一个“大九学堂”,“大九学堂”跟武汉有所牵连的就是湖南的岳麓书院。这个岳麓书院我曾经去过,也看过,现在马英九的“大九学堂”就是仿照书院的格式,所以两湖他是一定会去,尤其马英九他受到了两湖革命的影响,他认为两湖革命的结果就是推翻了清朝。
第三个,马英九这个人他有一个历史癖,尤其是“民国热”。他希望中国大陆跟台湾之间借由这个“民国热”连接起来。
台湾有很多的历史学者其实是要割裂这一块,马英九眼见于此,出于他的使命感,他必须要把这两者连接起来。
到了武汉,早上6点半他就开始晨跑,晨跑完可以说他就是一天行程的开始。不过他昨天到了武汉谈到两岸关系,他就讲行稳致远、求同存异。
行稳致远是两岸可以避战的原因,显然马英九非常关切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那当然他讲到求同存异是马英九非常自得的“九二共识”,他在任期间曾经特别召开了一个“九二共识”的图文展,他还把原件公开,用手指着原件说,你看李登辉也在上面签字,辜振甫也在上面签字。
那当然
辜振甫跟汪道涵两位老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世,但是马英九认为“九二共识”是他对于两岸政策最自得的部分。
他说“九二共识”就是求同存异、行稳致远,也是两岸避战的一个非常的关键。
马英九会讲这种话确切地说是跟他长期处理两岸关系是有连结的,马英九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他是一向就是求同存异、水到渠成。所以他讲行稳致远等这一些虽然大家有点觉得绕口,但是事实上这是马英九的心意。
坦白说他个人是对中国大陆是有感情的。但是就历史上来看的话,关于中国近代或者现代史,马英九的知识能量是不足的。他希望“两岸共修抗战史”,因为抗战史是他爸爸一生的经历。
所以马英九这次去武汉,他会去看辛亥博物馆,他也会到岳麓书院去顺便祭祖,这些都证明了马英九这次来中国大陆,除了“历史之旅”“民国之旅”“慎终追远之旅”以外,也更重要的是马英九是传达的一个信息:求同存异、行稳致远。
他希望两岸之间要避战,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的话,对两岸来讲都是一个不幸的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