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当选民进党党主席,他会是众望所归的那个人吗?

1月15日赖清德以41840票当选民进党党主席之位。由于只有赖清德一人登记参选,得票率为99.65%,整体投票率17.59%。


由于本次党主席为补选性质,投票率本就不会太高,跟过去相差无几。但也因为只有一人参选,投票率就会很大程度反映了民进党党员对他的期待,显然赖清德在选前的政见演讲,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共鸣。

这可能跟1月12日发生的一件小事有关。


1月12日高嘉瑜陪同参选民进党党主席的赖清德,于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参加“向党员报告”政见发表会,期间高嘉瑜从入场开始就不断遭党员狂呛“下台” 、“背骨”,高嘉瑜则全程微笑礼貌应对,还要大家“不要气坏身体”。


这件小事,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袁绍恼羞杀田丰的典故。而高嘉瑜现在就是田丰。

三国时期,袁绍手下有个军师叫做田丰,能力很强但个性冲动、讲话难听,与同僚的关系很差,对袁绍也常常直言不讳,是出了名的“刚烈犯上”。这导致他所提供的方略虽然往往是对的,但袁绍就不爱用他的计策。


官渡之战是决定袁绍与曹操谁能执掌天下的一战,当时袁绍的土地、军力都远胜曹操,如果继续稳定发展,袁强曹弱的局面会持续增大。所以田丰曾向袁绍进谏,应该再养兵十年,双方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直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地步。

但其他谋士与将军们了解袁绍好大喜功的个性,加上当时单以兵力与钱粮来看,袁绍辗压曹操,赢面甚大。况且如果不开战哪来的军功拜将封侯?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怂恿袁绍出兵,一战定天下。


袁绍个性也是属于好大喜功,听完所有人的意见后觉得没必要再等,早点打完早点回家过年,由于在袁绍已经决定开战后,田丰仍不识抬举的表示现在就出兵很可能会输,让袁绍觉得不喜,就把田丰关到牢里悔过。


后来袁绍真如田丰所料大败而归,其他谋士将军为了避免被追责,就栽赃田丰在牢里对袁绍的失败幸灾乐祸,怂恿袁绍杀田丰祭旗,袁绍自己也是个爱面子的主,不愿承认自己未能纳谏导致失败,干脆把田丰杀了祭旗。


回到现代,民进党也有个讲话难听、常常对同僚的不良作为直言不讳的民意代表——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怼的高嘉瑜。

在2021年九合一大选之前,由于民进党刚好因为林智坚论文案与新竹棒球场争议陷入舆论劣势,高嘉瑜就曾用“一尸五命”预言民进党会因为林智坚一人,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桃园市这五个北部城市全输,最后真的一语成谶。


事后民进党也像那群怕被追责的将军谋士一样,开始找党内战犯,高嘉瑜唱衰自己人就成了头号战犯之一,现代没有杀头祭旗,所以其他民进党的组员们纷纷要求将高嘉瑜逐出民进党。


这次“怒杀田丰”的袁绍扮演者,正是赖清德。


而对于场中有人高喊开除高嘉瑜民进党党籍,赖清德响应:“民进党是大鸣大放的政党,若继续用不是事实的攻击,绝不容忍”。


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直指高嘉瑜,但暗示的也挺明显了。但赖清德或许忘记了,这个场次的主角是他本人,而他的做法在外人看来,就是“放任观众攻击自己人”。


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现场固然有叫嚣猛烈的“深绿”,但根据高嘉瑜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也有偷偷在下面以手机屏幕显示“加油跑马灯”的“浅绿”。赖清德的说法算是迎合到“深绿”的期望,但可能会失去“浅绿”的人心,更不用说后续现场画面传出后“中间选民”会怎么看赖清德的表现。


事实上这次赖清德的发言甚至可以说是团队失灵的表现,因为高嘉瑜是“受邀”至现场,而赖清德团队本来就必须预设如何响应高嘉瑜相关问题。即便他为了现场气氛无法袒护高嘉瑜,却也可以用“对于党内同志不同的意见,我们会虚心接受,但也请党内同志考虑发声的管道,不要让外人看笑话”这类较不具煽动性质又相对中立的讲法。


尤其是高嘉瑜曾经在2020年在大雨中陪赖清德助选到最后的片段被网友挖出来讨论,现在高嘉瑜在赖清德的政论发表现场受到言语攻击,赖清德不但不缓颊反而有指责的意味,不就是放任自己的战友被羞辱吗?

况且高嘉瑜还被誉为“民进党最后的良心”,在外人、中间选民看来,民进党的败选跟高嘉瑜的唱衰还真没什么关系,是民进党执政出问题又死不认错,导致人民的不信任,甚至民进党还得感谢高嘉瑜指出问题,最后民进党大部分的人选择将“良心”当“战犯”,赖清德又选择跟“跟风”,那他未来的政治之路,也将是背离岛内人心的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