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2000亿建的三峡水电站,还能撑多久?若拆除对我国有何影响?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国被誉为水利工程大国,有着延绵数千年,至今仍在造福“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也有着被誉为“黄河50景”的小浪底水利工程…而若论起中国水利工程史上之最,还得属三峡大坝

毫无疑问的是,三峡大坝的建立,惠泽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的百姓生活。

很多人好奇的是,三峡大坝还能支撑多久?万一哪一天它消失了,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届时,我们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三峡大坝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资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凭借着丰富的水土资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推动生产的重要能源。而蕴含着丰富水能资源的长江,成为了国家建设和开发的重点水系。

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地势低平,水系丰富,如果遇上多雨的时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加之,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内河运输的航道。在此情形下,1994年,我国宣布正式开始投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谓是争议不断。然而在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投票后,三峡大坝于1994年开工建设。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其集合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造福了长江沿岸的一方百姓。

三峡大坝所产生的效益

三峡大坝作为我国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总耗资2000多亿元,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极为罕见。

而三峡大坝距离其建成也已经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它的建成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效益呢?

首先,水利发电2004年大坝建成并投入使用,仅凭水力发电一项,三峡水利工程前前后后为我国创造了高达3000多亿的利润。

从电力贡献上看,三峡大坝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已经远远的高于此前的2000多亿的投入。

由于三峡位于我国长江水域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陵峡段,庞大的电力生产,有效的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密集城市群地区的用电难题。

其次,调控水流。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内河航道,承载我国东西两端水上运输重担。

然而,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区,这就导致我国不同时节或年份的降雨量波动性较大,这对于航道的稳定运输极为不利。

而三峡大坝的修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通过大坝的蓄水功能,上游的泥沙在坝区沉淀,提升下游的水质。

另一方面,大坝的蓄水功能可以有效的调控旱涝季的水量平衡,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

数据显示,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单向通航能力由原来的1000万吨,抬升至5000万吨,整体的运输成本下降了35%-37%。

最后,旅游资源。三峡大坝建设之后,吸引了一众游客前来观光。2015年你年底,三峡大坝入选了长江三峡最佳的30个旅游新景观,同白帝城瞿塘峡等三峡名景其名。

如今,三峡大坝已经是长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广大的长江流域的百姓们造福。

虽说大坝的建造争议不断,耗费巨大,但十几年来所取得巨大效益,也让众人逐渐认可当初国家顶着巨大压力建造的决心。

不少人在此发问,如此的庞然大物,究竟还多久的生命?真会像当年建造所说的一样,利在千秋吗?而他的消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峡大坝的生命

对于一个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的评判标准就不得不说说它的质量,我们主要从技术、材料来看看三峡大坝的质量。

整个三峡大坝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拦河坝和泄洪坝。和其他水坝一样,三峡大坝也是依靠坝体自身的重量以抵抗水的压力和其他的负荷。

考虑到长江西陵峡一带的水流和水量,工程师们通过新型的暖凝土材料,同时把粉煤灰、掺和料等一系列高性能比材料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将大坝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总体性能大幅度提升。

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选择引进国外进口先进大坝浇筑设备塔带机,以提升整体的运行可靠性。

同时,创新混凝土防裂技术,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防止在过冷或过热所带来的膨胀开裂等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三峡大坝无论从抗震效果,还是运行的稳定性均有了一定的保证。

可以说,除非有意的人为破坏,否则三峡大坝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足以让它支撑很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作为一种人工的建筑,仍有一定的使用期限。

以三峡大坝的建造材料混凝土为例,一般来说,国际上的混凝土建筑的时限为100年,换句话说,100内混凝土建筑能够保证稳定性和牢固性,但是超过100年后,这种类型的建筑可能会产生裂缝,这对于整体建筑的稳固性,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类似于三峡大坝的水利工程而言,其所面临的上游水的压力,因此它的寿命将会更短。不少专家通过对三峡大坝整体的运行情况,以及建筑材料,包含底部的钢筋等进行评测,预计三峡大坝的寿命将在50年左右。

大坝消失的影响

三峡大坝是我国水利工程集大成之作,但终有一日,我们也会迎来其寿终正寝的一天,它的消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坝的消失会给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用电紧张、航道通行效率等问题也会随之暴露。

但是需要关注的是,大坝的出现和消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三峡大坝消失前,政府也会通过修建其他的等量级的水坝也弥补上一个大坝消失所带来的难题。

二者之间平稳过渡,长江依旧可以发挥其在运输、调控水量以及发电等方面功用。

而三峡大坝,将逐步走向自己的生命的终结,成为真正的风景区,让后人看看前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的伟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