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维码发明以来,它的应用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买衣服结账扫二维码,吃饭点菜扫二维码,骑单车解锁扫二维码,毫不夸张地说二维码已经覆盖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这不最近北京西站候车厅又推出了扫码取卫生纸服务。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二维码吗?二维码由于本身的信息传播属性,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二维码就没有一丢丢不足吗?我认为不尽然。
就拿这厕所扫码取卫生纸的的服务在我看来就是:脱掉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姑且不说一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的二维码功能,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手机可能没电(这个情况不可否认是存在的,不然共享充电宝的理念就不会圈那么多投资人的钱)最后大部分人去厕所上大号,是被逼无奈,这会在上厕所之前你要他扫一个二维码?碰上个性子急。脾气爆的的能给你把机器砸了,信不信?
另外一部分商店虽然号称支持现金支付,但是买个煎饼果子还得扫二维码预约,然后支付。注意是扫码下单预约,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这无形当中就把现金支付挡在门外。
近些年,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大家对手机、对二维码的依赖也越发严重,其实有时候想想,买一瓶一块钱的水。一个是掏出一块钱给老板然后拿水走人,另外一种是扫二维码,输入密码,给老板确认,摇一个谢谢惠顾的奖励,最后拿水走人。大家开动脑筋好好想想,哪个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