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 GDP”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遵循标准的经济术语,另一种则不然,因此可能会造成混淆。
在标准的经济术语中,“名义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或季度等)内以本国货币单位和当时的通行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土耳其 2016 年的人均名义 GDP 为 32,580 新土耳其里拉。再说一遍,称这个数字为“名义”只是意味着它以当前里拉表示——即 2016 年的价格。
通常,“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前一个基准年的现行价格表示。这样做使我们能够区分观察到的名义 GDP 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国家最终商品和服务产出的变化引起的,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价格水平的变化。要计算实际 GDP,请将每年的名义 GDP 除以 GDP 平减指数——该年价格水平相对于某个基年的价格水平的指数。以土耳其为例,基准年是 2009 年。在 2009 年至 2016 年之间,土耳其的名义人均 GDP 每年增长 12.8%,但人均实际 GDP 增长要慢得多——每年增长 5.0%。在此期间,名义 GDP 每年剩余的 7.8% 仅反映了通货膨胀。
简而言之,“名义 GDP”是所有其他 GDP 计算的起点。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我们得到了“实际 GDP”(总量或人均),这是衡量特定国家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在 Quora 上使用“名义 GDP”的第二种方式是作为“GDP 转换为美国美元按市场汇率计算。”在这里,重点不是特定国家经济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而是通常在同一时间点衡量的两个或多个经济体的相对规模。 GDP 换算成美国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美元是进行此类比较的基础之一。这种比较的另一个常见基础是 GDP 转换为美国。购买力平价 (PPP) 汇率。与仅受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跨境流动影响的市场汇率不同,PPP 汇率考虑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相对价格水平,包括未交易的商品和(主要)服务国际上。这两种汇率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的服务(如理发、出租车和其他当地交通、家庭和其他个人服务、建筑等)在较贫穷的国家便宜得多。这意味着根据市场汇率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均 GDP 往往会对这些经济体的规模产生误导。特别是,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比较往往会使较贫穷国家的经济与较富裕国家的经济相比,看起来比实际规模还要小。
相比之下,不同国家人均 GDP 之间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比较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至少在我看来,更准确地衡量它们的相对规模。一般而言,使用购买力平价汇率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使用市场汇率所隐含的富国和穷国之间人均 GDP 的巨大差异。例如,按市场汇率计算,土耳其2016年人均GDP为10788美元,仅为美国(57467美元)的18%。相比之下,当使用 PPP 汇率时,土耳其的人均 GDP 上升到 24,244 美元,是使用市场汇率计算的数字的两倍多,是美国相应数字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