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友骅
民进党随蔡英文执政,吃香喝辣好多年将选民视为投票机器,终于受到反扑,导致乱象频生,令选民感到厌烦,决心用选票教训民进党氛围已起,使蔡英文面对选战残局已到无计可施地步。
所谓乱象,系指从选战打响以来,许多选区因受第三者插花影响,选民搞不清楚民进党究竟派何人参选?以台北市长参选人而言,周玉蔻频频乌龙爆料打响蒋万安声势,使陈时中边缘化,后身隐再复出猛攻蒋万安,使台北市民误认,究竟是周玉蔻选,还是陈时中吗?由于角色混淆,周又频频插花,陈时中负面声量之所以升高,蒋万安应该谢谢陈周联手,让选情炒热有助于蒋。
以桃园市而言,郑运鹏系二军人物,因林智坚退选,临阵出战,在布居未定状况下,一切以郑文灿马首是瞻。在郑文灿操盘下,郑不留情面发动侧翼猛攻张善政,使桃园市民认为,这场战局,究竟是郑文灿选,还是郑运鹏吗?在角色互换过程中,由于郑运鹏声量始终无法提升,而郑文灿声量远超过郑运鹏,导致郑运鹏已将沦为小三困境,对郑至为不利。
以新竹市而言,林智坚退选,随使民进党参选人沈慧虹声势一度受挫,但沈慧虹民调仍超过国民党林耕仁、民众党高虹安。以此操作林高互打,沈慧虹胜选已然在望。不料柯建铭不知那根筋有问题,突猛打高虹安博士论文,进而导致高由小三变老大,民调在三天内超车沈慧虹,复得舆论支持认为高的博士论文没问题,而柯还是不放手拿高其他问题作文章,结果高愈打愈旺。于此新竹市民认为,民进党究竟是柯建铭选,还是沈慧虹选?角色互异,柯再猛打高虹安,让沈慧虹与林耕仁边缘化,得利就是天天上版面的高虹安。
从这三则实例,不难看出民进党已进入群魔乱舞时代,与选举不相干的人士频频插话,党中央竟然袖手旁观任令情势恶化还不处理,这究竟是蔡英文选战策略,或是根本控制不了党内乱斗?在选后必然建真章。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