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弯路|2年写下110万字,到底错在哪?收获了啥?


03尝试突破

大海并不满足,一直在尝试拓展自己的边界,去寻找自己的“强项”。


隐隐约约之间,发现故事类文章比较受欢迎,是大海写得还可以,还是大家偏爱故事?大海也无从得知,或许兼而有之。


比如,写过1.2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形成了《乡野悍妇三奶奶》合集,大家反响还不错,2个月阅读量超过了7200人次,出乎大海的意料之外。


还有个近1.4万字的短篇合集,取名为《九条命的猫》,虽然热度并不如前者,近1个月也有3400多人次的阅读量了,这是除了简书运营干货文之外,最受欢迎的文章了。


另外,还有私密处理的《迷彩印记》5万字专题,以及种种顾虑停更待续的《兵王疯子》小说(时机成熟定会续更),都是以故事为内核的创作模式,阅读量、点评量、点赞量都比较大。


也或许因为平台流量导向的原因,前头提到的文章很多都是打榜文章,以至于产生了“多者更多”的马太效应,可能会获得更多读者关注阅读,这也不得而知了。


总之,多写故事,多写别人爱看的事,或许才是大海的“成功密码”“流量密码”。而这层觉察与自省,也或许就是写此文最大的收获了。


04总结教训

大海写了百万字,经验并不多,教训一箩筐。尝试概括一下,但愿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虽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走“弯路”……


一是没有体系,零敲碎打。大海按照出书思维,写出了《路》《孙子兵法译解》以后,再无其他建树。大约有70%左右的文字,淹没在“无用功”之中,唯一用处可能是换取了一些简书钻/贝收益,虽然扎心却也属实。


二是任性随意,不懂取舍。捡进篮子都是菜,啥都写的话,虽然有助于练笔,但也耗费了大量精力、时间。大海也懂,如果心中没有施工图纸,就算搬砖千万块,也只是个泥瓦匠,成不了建筑大师。


三是过于执着,走火入魔。大海放不下日更千字文的执念,以至于偏离了写作的初衷。有时候,甚至为实现千字文日更记录的连续,劳心劳力地凑更、混更、瞎更……


以上问题看似一分为三,根源却很一致——缺乏出书思维、体系思维、用户思维,没有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的问题。


05写作方向

如果纯粹奔着写书而去,围绕一个体系来写作,大海自知没有那个过硬的“金刚钻”,写起来必然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搞成了“四不像”的怪胎。


如果简单求精求质量,让大海放弃日更练笔,或许就会彻底踩上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两年养成日更习惯就会废止,也实在可惜了。


大海以为,解决问题还需要一分为二来看,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所以,一是继续练笔日更,保持“刻意练习”的写作手感。哪怕时常放出“没有水准”“无人问津”的“水”文,但是持续进取的劲头松懈不得,常写常新的手感、提笔就能写的习惯,丢不得!


二是强化练习构思,转入短篇小说或故事创作。尽可能从简单到复杂,从故事到小说,从短篇到中长篇,从单个文章到体系构思,再从整体设计到逐个攻破,争取每周写上两三个有内涵、有质量、有反响的文章来,也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奋进历程。


话说回来,写得又好又多、又快又精,对于大海而言是个奢望,既然无法兼顾两全,那就边写边探索,先下个笨功夫,再写个100万字看看,期待能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教训。


等到日更千字文1000天,或者日更累计200万字,大海再来总结反思经验教训,力求常写常思,争取常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