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哪得轻如许 唯有砥砺映初心

“梁老师,是我这辈子遇上的,最好的、最优秀的老师!既教我做人的道理,又传授我专业知识,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就象我的妈妈一样!”直到现在,已经是黑龙江省声乐界的楚翘级歌唱家,时任黑龙江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侯赛男,说起她的老师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声乐系教师梁岚,仍是泪花莹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基层音乐爱好者做声乐示范

守得初心

“我家里没有人会唱歌,但我从小嗓子就好,特别喜欢唱歌。”现从教于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声乐系,国家一级演员,黑龙江省著名歌唱家、教育家,民族声乐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梁岚教授,说起自己从事声乐事业的经历,至今仍觉得是个奇迹。

梁岚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初期,物质极不丰富,在上学的年纪赶上“文化大革命”,当时人们所能听到看到的艺术都是样板戏。因为从小嗓子就好,爱唱歌,家里人特意给她买了个收音机。收音机就成了她的第一任老师。她没事就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和样板戏,一遍遍地听,跟着哼唱,歌曲、样板戏都模仿得有模有样,完全是自学自悟。父母和邻居们也都认为,这孩子在文艺方面很有天赋,将来一定会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十三岁,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机会,背着父母参加了黑龙江省革命样板戏学习班的考试,由于先天条件好,嗓音亮,又会表演。当场就被录取为样板戏学习班学员。回忆起这段经历,梁岚仍激动地说“这是我走上艺术舞台的第一步。”

后来她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也就是现在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京剧进修班进修。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戏曲舞台表演基础。虽然学的是戏曲,但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做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强烈。在省艺术学校期间,曾拜著名歌唱家李高柔门下学习声乐,显露歌唱才华。终于,她碰到了人生的第二次机会,并做出了影响她人生成长之路的重要抉择。1983年黑龙江省歌舞团招演员,她凭借演唱的一首创作歌曲和让人感动落泪的《角落之歌》顺利进入黑龙江省歌舞团,她多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几十年后,当她回忆往事时,还记得当年激动的心情“看到歌舞团的大舞台,我真的高兴啊,我真的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唱歌了,这是真的吗?”

进入省歌舞团,以为自己当个合唱演员就很满足,谁知团里非常重用,成为了团里的台柱子,经常赴省内外参加大型文艺演出。舞台实践经验在演出中不断丰富和提高,并多次在省级声乐专业比赛中夺得重要大奖。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她于1988年赴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师从声乐教育家王福增教授,又于1994年赴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两次学习让她的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伴随着歌唱技艺的精进,也迎来了她声乐事业的收获高峰,先后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声乐比赛”铜奖,“全国每周一歌”金、银、铜等奖项,全国“金龙杯”声乐比赛铜奖等等国家级大奖,不胜枚举。曾先后在北京、广西、黑龙江等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的老师,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就曾这样说:“梁岚声音纯正,演唱声情并茂,是一名非常全面的演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仅仅站在舞台上为喜爱她的人民群众表演,已不能满足她的价值实现,她萌生了当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想法。从1989年开始,她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开始为对声乐感兴趣的孩子们上声乐课,当时她教授的孩子,很多都是慕名而来。到2002年,她正式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担任声乐科教师,她已经培养了近百名孩子。为了能够游刃有余地胜任省艺校声乐教学工作,她翻阅了一切能看到的声乐教材,一遍遍听老师当年上课的录音资料。调入学校仅一个月就登台举办公开课。公开课一炮而响,得到了校领导和声乐科全体教师的一致赞誉和信服,她也完成了自己人生转型期的一次华丽转身。

梁岚师生为“结对子种文化”培训班学员做声乐示范

雕琢璞玉

“我教授的孩子,我得为她(他)们负责任!”这是梁岚内心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她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做的。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2004年,她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在业务建设上,她边教学边钻研,在省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专业性论文。为了解决专业教学遇到的难题,她多次赴北京、上海学习,吸纳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在省内首屈一指,培养出的学生很多都成为地方艺术院团的中坚力量。

“孩子们就象一块璞玉,你把她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每个孩子又不同,又要区别的对待!”因材施教,是梁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她对每个学声乐的学生们,都先了解她(他)们的声音特点,看她(他)们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因为自己演唱方法难题的解决而有进步,信心倍增。

在北京武警部队担任独唱演员的党中华说“梁教师教学起来可严厉了,唱不好,不会,就会挨批的!但是这是为我们好啊!”从当年的哭鼻子,到现在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如果没有老师当年的严厉,她也不可能走出去,到北京发展,发展得这么好,她内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现在只要有机会回哈尔滨,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梁老师。

女高音歌唱家梁岚与她的学生薛丹、赵洋洋演唱歌曲《北大荒人的歌》

凝心铸魂

“新生必上的第一堂课就人生品德课,我告诉孩子们,只有心里有别人,你的歌声才有高度,有感情!做歌者,首先要学会做人!”她教育孩子们第一堂课必以这个作为开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认为教育工作者,更是灵魂的哺育者,除了要传授给孩子们基本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浇灌她(他)们的心灵,在这方面,她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德行示范榜样。

“老师,我是叶茹啊,你都忘了我吗,我发烧,您给我包饺子,喂我吃药,接我去您家。老师您都忘了吗!”当捧着一大束鲜花,风尘仆仆地从上海做飞机专程赶来看老师的学生出现在梁老师面前时,梁老师一时语塞,她被学生的一片赤诚,还记得老师当年对她的好而感动得落泪。她是不记得这些小事了,因为这样的事情她做得太多了,已经记不得对哪些孩子这样的付出过了。

她的优秀学生,侯赛男跟她学生声乐十几年,作为黑龙江外县出生长大的孩子,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十几年里,梁老师无偿的资助她上学的费用,为她购买演出用的服装,甚至有时吃住都在老师家里,就象对自己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们就象母女一样相处,彼此无间。杨亮,在一次义演中偶然的遇到的聋哑学校的盲孩子,五年来梁老师义务的接送并教授他声乐知识,风雨无阻,不求一丝回报。她说“老师不求你能回报什么,只要你有个技能,能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就行。”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有了正式的工作,能够完全自立了。

“梁老师有水平,人又好,热情,没架子!”这是安达歌舞团一位学员对她的评价。多年来,她持续从事公益教育活动,为提升基层艺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广大基层群众普及声乐知识,做出了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近8000人接受过梁老师的专业辅导。

象这样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数也数不清。梁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她不仅在专业上要求孩子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品德建设上,她的一言一行,无疑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已经深深定格在学生们的心里。“行教”胜于“言教”,这是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示范。学生们对老师除了感激与感恩,更多的是深深的敬重,都为自己有这样的好老师而幸运。

下自成溪

“看到孩子们都有成就,都有出息,我这个做老师的是最欣慰的!”正是因为她执着于最初的梦想,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正是因为她一直醉心于她的声乐教育事业,从教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在省外及省内声乐领域里的优秀拔尖人才,如她的学生,黑龙江声乐界的优秀拔尖人才,肇东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侯赛男、北京煤矿文工团独唱演员孙国玉、北京武警部队的独唱演员党中华、北京军乐团独唱演员赵洋洋、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杨乐、大连歌午团演员刘威、三亚歌午团副团长演员许光蕊等等,都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大奖,都成为独挡一面的歌唱家。如她的学生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演员杜雪莹、大兴安岭歌午团独唱演员跃景慧,伊春歌舞团演员张研、黑河爱辉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杨海南等等,都成为了地方院团的中坚力量。据不安完统计,从教几十年来,她培养了校内和校外的学生千余名,为我省的声乐教育事业,为繁荣我省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本人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扎根龙江做贡献艺术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对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她总是谦虚的说“是我的命好,遇到了好老师,也总能遇到伯乐!”

对于自己的成长,她总是说“如果没有遇到那么好的象王福增、金铁霖这样的老师,如果没有遇到那么好的单位的领导,如果没有在我的母校——省艺校,京剧专业进修3年,我都不会成为今天的我!”她就是怀着这样感恩的心,认真的做人,认真的做事,才成就了今天的她。

其实,纵观那些取得优异成就的人,哪个不是拼搏奋斗在梦想的路上,哪个不是经历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岁月,有哪个人是轻易的,就随随便便成功了呢。

“努力的活在当下,就是我对自己最大的期许!”对于未来,梁岚老师给出了我们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