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老破小里面住着两个收藏狂,
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小朋友钱&贾总是北京的一对85后夫妻,他们的家虽然只有60㎡,却比大房子还能装。几百件摆设、老器物与中古家具全塞满,俨然是一间“小型博物馆”。
认识TA们
在家屋主:小朋友钱&贾总
我们都是汽车媒体从业者,志趣相同,都在家居、手作上有着浓烈的热情,生活上配合默契,一起做包儿,一起办婚礼,一起装修设计我们的家。
房屋信息
使用面积:60㎡
户型:小两居
装修花费:30w
房屋所在地:北京
装修前,我和家属达成一致,决定不请设计师,试一试自己设计,过程虽然沟通成本很高,每一处都是我们争执和默契的结果,现在住在里面看到每一个角落,想到的都是那些珍贵而有趣的回忆。
户型图
我们的家是一套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屋,长条式户型,梁柱很多,无法打掉,而且问题很多。
问题1:老房客厅采光差
解决方案:拆墙,改用玻璃隔断
长条户型的最大缺点就是进深狭长,客厅位于房子中间,采光特别差,改造时拆掉了卧室和客厅的墙,留下承重垭口,用玻璃隔断分区,让阳台的自然光最大面积的照进来。
问题2:卫生间没有窗、不通风
解决方案:墙上开圆洞
老房子的卫生间没有窗,小的不得了,我们在客厅与卫生间的墙上开了一个圆洞,定制了一扇小圆窗。
问题3:收藏品数量惊人
解决办法:“偷墙三尺”做收纳
利用房梁、墙面安装置物架和壁柜,沿墙摆放一些开放式的架子,开辟出很多收纳空间,把收藏品全部展示出来。
超薄鞋柜,保证空间通透感
鞋柜:信工北欧
进门区的面积很小,我们将一个窄窄的翻斗鞋柜挂上墙,底部留出空隙,平时回家“踢掉鞋子-换拖鞋-收鞋子”一系列动作很顺畅。
镜子:Zara home
因为玄关离衣帽间很近,所以没有做太多收纳,只用4个椭圆的复古小隔板做成装饰角,墙面壁挂圆镜,让入户保留一点宽敞感。
我们喜欢看展,探店,以及旅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囤下来一堆冰箱贴、明信片,不想塞进抽屉,把它们统统贴在门和墙上,既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回忆的收藏。
为了突出这些小东西,我老公还特意将猪肝色防盗门刷成了浅灰色。
黑色的猫咪挂钟是从东京的Moma Store买的,不同风格的单品无边界的混搭,我觉得很有趣。
波浪纹壁灯:回到二十世纪
老房子有很多打不掉的房梁,与其留白,不如利用起来,挂上壁灯,让夜晚回家变的暖心。
玄关分为两条动线,往左转是起居室、卧室和卫生间,往右转是厨房和衣帽间。
玻璃隔断代替墙体,弥补室内采光
老房子结构不太重视客厅的功能,原来是小厅大卧,满足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功能细分的需求。
我们缩小了卧室面积,用白色的玻璃隔断代替墙,增加空间通透度还能保证采光。
客厅面积增大以后,被一道梁柱一分为二,分成起居和工作两个功能区。
为了不浪费可收纳空间,屋顶横梁上设置了三块隔板做书架,平衡了顶梁的压抑感,弥补户型缺陷,因为隔板自带书挡,不用担心书会意外坠落。
竹节吊灯:Jonathan adler
被夹在中间的客厅太需要光线了,所以选了一盏28灯球的竹节吊灯,它能一扫客厅的阴霾。
我们希望能让客厅尽可能地丰富又舒适,配色上采用了大地色系,客厅的转角墙面刷的是咖啡棕+奶油黄。
藤编椅:宜家茶几:Maison Dada
为了让配色统一,主沙发是定制的,颜色确认了三回,却做错两回,还好我没有妥协。
客厅也是小玩意儿的集合地,我喜欢买小零碎胜过买化妆品,于是墙面都被利用了起来,设置了壁挂隔板+收纳架,储物+装饰二合一,整洁又好看。
物品的摆放比较灵活多变,唯一的缺点就是平时抹灰要勤快点。
推荐一下这个可以藏在沙发后面的小架子,简直是小户型沙发的最佳CP,沙发靠上去之后完全隐形。
除了小零碎,中古灯也对我下了迷魂药,我家的每一件灯具都值得一说,比如墙角的意大利品牌Azucena的黄铜落地灯,它像个芭蕾舞女孩,亭亭玉立,散发出的光极为温柔 。
因为想要给它一个展示空间,所以置物架没有完全贯穿整面墙。
绿色灯:HAY黄铜盘:Tom Dixon钢丝线置物架:Montana
装修时家具不是一次性买齐的,找不到合适的,宁愿空在那儿,现在的样子是积攒了4年的成果。
图中的黄色USM电视柜是去年在家具买手店桌椅板凳vintage买的,这家店很妙,有很多包豪斯时期的家具可以淘。
家属的收藏和我有点不一样,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家里为他特设了一个角落,放的都是瓷器之类的老物件。
相框:Zara home烛台:Klong7号椅:Fritz Hansen
客厅最闹心也最特别的就是这扇小圆窗,它的灵感来自潜水艇的窗户,为了解决暗卫的透光和透气问题。
挖墙嵌入圆窗,让暗卫通风透气
圆窗的另一面是卫生间,窗户可以90度旋转开合,制作过程颇为曲折,先在某宝上定做了圆框,然后在本地找的玻璃厂安装的长虹玻璃。
北方的空气干燥,每次洗完澡推开窗户,潮湿空气飘进屋内,比加湿器还好用。
卫生间定制了对开门,这是从巴黎人民那里学的,之前住巴黎的民宿很喜欢这样的设计, 装修时就找人定做了。
泡泡糖粉色的卫生间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使用10*10的小粉砖连同地面一起铺满,甜甜暖暖,不腻不躁。
金色收纳柜、透明隔板:Kartell
卫生间的收纳,墙角夹缝放置储物柜,以及在如厕区的上方安装搁板,充分利用每一寸墙面。
整体配色上,卫浴五金都用了银色来搭配,保证视觉的和谐感。
因为卫生间太小,干湿分离选择了半墙+玻璃+浴帘的形式,对小空间来说更实用一些。
绿墙拼接乌云壁纸,空间更放松
工作区是卧室挤出的一块空间,与客厅相连,用色彩来区分。
绿色+乌云壁纸的拼接,壁纸一直延伸至屋顶,让工作如同在田野间,抬头乌云密布,低头绿意盎然。
沙发椅:Karimoku烛台:Skultuna挂表:Nordst
工作累了可以到另一侧的阅读区小憩,螺旋状边几其实是从曼谷中古市场背回来的烟灰缸,平时会用它放书籍或香薰。
玻璃隔断下藏卡座,开发收纳功能
灯:Tom Dixon
为了让阳光尽可能的穿透至客厅,家属自己设计了整面的玻璃门窗隔断,卧室一侧搭配窗帘保证私密性。
随便打开一扇窗,都能让整个屋子享受凉爽的穿堂风。
隔断下面是木质的箱体结构,既方便储物收纳,又可以用作卡座。
卧室的软装搭配追求简单质朴的质感,床品常换常新,这两天热起来换成了更清爽的棉麻布料。
床头对称堆叠了4个藤编的收纳筐当作床头柜,花点小心思扩充收纳。
床头灯是Kartell的小夜灯,无线充电,能随拿随走。
吊柜:二黑木作
床尾设置了藤编的壁柜,便于存放不同类型的物品。
地上还有一只法斗,它是一个忠实的小伙伴,24小时守候在门后,其实是一个门挡。
百叶窗+绷纱帘,遮光又遮丑
南阳台是卧室的延伸,还没有完全布置好,留着慢慢解锁,目前布置了一个夏天的纳凉角。
老破小的窗外无风景,窗户特意采用了百叶窗+绷纱帘,不光解决遮光问题,还兼顾遮丑,比较有怀旧的感觉。
阳台墙面原来是瓷砖,某一天突然觉得腻了,想要一种自然感,于是铺了一层剑麻地毯。
阳台和卧室之间的矮墙拆不掉,定制了一块老榆木板,陈列一些满载时间痕迹的老物件儿。
烹饪区移到阳台,减少油烟问题
厨房是一字型结构,与北阳台相连。装修时,我们打掉厨房门和阳台门,增强空气对流的同时,让小厨房不再那么憋屈。
厨房虽小,却装进了冰箱、洗衣机、大单槽、油烟机,以及各种小家电,也不会显得拥挤。
一侧橱柜,另一侧隔板,拿取都方便,而且烟火气十足。
吊柜底下加橱柜灯,便于照亮料理台。
厨房的收纳细节,将墙面充分利用起来,保持台面整洁,也是空间显大的小妙招。
烹饪区的位置外移至阳台,远离室内,最大限度的解决油烟问题,同时用黑色小方砖做了区域划分。
次卧变衣帽间,多功能使用
衣帽间是次卧改的,左右两边用宜家的三组大衣柜+一个开放式衣架组成。
衣帽间没安门,为了一丢丢私密性,安装了落地丝绒窗帘,颜色方面我也是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藕荷色。
藤编框:尚尚家居
梳妆台也被我放进了衣帽间,用宜家的隔板替代书桌式的梳妆台,简单好用,又节约空间。
灯具:Maison Dada亚克力置物架:Zara home
这个房间的朝向是北面,终日没有阳光,所以就加了一盏大黄灯,亮度高,光线角度好,对于每天化妆的我来说,特别人性化。
衣帽间的小细节,Osvaldo Borsani设计的彩色刺头的置物架,别看它小小的,挂7顶帽子妥妥的。
除此以外,衣帽间内还放了一个沙发床,偶尔有朋友留宿的时候,这里也可以变回次卧的功能。
衣帽间与北阳台之间的窗户改成对开门,让厨房多了一条动线。浓重介绍一下来自我们大中华的Vintage椅子,这把椅子是爸妈结婚时买的,历经30年的历史,依然锃亮。
入住4年,每一个小物件在某一个瞬间,都会让一些美好回忆浮现脑海中,连打扫卫生都变的动力十足!
微信ID:TrendsZaijia006
微信ID:TrendsZaijia010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编辑/Cimon 图片/屋主小朋友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