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留停,是父母送给宝宝珍贵的投资

不少人希望能够亲自照顾年幼的孩子,但是现实的经济压力与职涯发展,常常让父母难以如此抉择。今年七月起,申请育婴留停的父母,将可以多领取二成的劳保投保薪资。无论是否负担得起、或能否割舍得下,育婴留停本身,就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珍贵礼物与投资。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关注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黄敦晴

让父母更能安心育儿,是世界各国政府在教育与家庭政策、甚至挽救出生率的重要目标,政府与企业也频频加码,给予或提高人民与员工育婴留停津贴、补助、有薪产假或育婴假等福利。

缓解父母的财务压力,的确很重要。但美国精神治疗医师贝特海(Ruth Bettelheim)汇整研究,提出更能打动父母的诱因,例如父母有一人能亲自照顾婴儿,有助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与学业发展,才是送给孩子珍贵的礼物。

政府的支出、以及父亲或母亲看似在收入与职场上或有所失,但这些成本其实都转换成了对孩子与国家的长期投资。

美国总统拜登还呼吁企业提供父母有薪产假、育婴假,希望劳工能有12周的有薪假期育婴、照顾家庭;最高每个月4,000美元,低薪劳工则可以领到接近八成的薪水。

有二十多年教育与心理、教养研究及辅导经验的贝特海肯定这项改变,但也整理超过十篇心理、教育与儿童发展学者的研究,呼吁政府应该要对父母与孩子更慷慨,让父母拥有更久、更完整、至少一年的有薪婴幼儿照顾假。

因为婴儿需要全心投入的父母全职照顾他们,父母也需要时间、经历、创造力与专注力,才能给予足够婴幼儿发展需要的身体接触、回应与照顾。

亲子密集互动 有助日后正向行为、学业成绩

她指出,灵长类、特别是人类,在婴儿时期的体温、心跳、荷尔蒙分泌、脑部发育,都很仰赖他们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与生理同步性。

如果在1岁之前缺乏足够的注意力以及正向的教养与照顾等环境因素,将对他们的心理与身体发展带来长久的影响,像是降低情绪规范力、心理素质强度、同理心、压力管理、以及与人建立正向情绪连结的能力,也可能导致冲动、行为问题、孤寂与悲观的性格。

这也可能使得他们的大脑不由自主地期待不好的事情发生,聚焦在人生经验中的负面感受。这些特质,都跟日后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业成绩、甚至人生发展息息相关。

贝特海举了马里兰大学儿童发展教授福克斯(Nathan Fox)在罗马尼亚育幼院的研究为例。当福克斯教授进入这间育幼院时,就非常惊讶,所有的婴儿都乖乖躺在床上,非常安静。因为这些孩子已经被训练、学习到,哭也没有用,不会有人来看他们,响应他们的需求。

福克斯与其他教授合作,协助其中一半的孩子,重新安置到有比较好的注意力的领养家庭。他们追踪留在育幼院、以及被领养的孩子,在发展上的差异。一直被留在育幼院、持续被忽略的孩子,在核磁共振中的影响显示,他们在8岁时的脑子比较小,大量神经元聚集、深入处理信息的灰质与传递不同脑区的白质都比较少,脑部的发展明显落后。他们的社交相关能力,也比较迟缓。因为他们长期缺乏关注与刺激。

提供带薪育婴假 其实影响整个社会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指出,即使是在美国,婴幼儿缺乏足够注意力、被忽视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或许有些父母可以幸运地找到信任的保母或是托婴机构,帮忙好好照顾孩子。但不可讳言地,完美的保母与托婴机构常常可遇而不可求,让很多父母衷心希望能够亲自照顾婴幼儿,给小孩更完备的注意力与关爱。

这篇文章也提醒,因为现实因素或其他考虑而无法育婴留停的家长,别忘了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尤其是1岁前,尽量多放一些重心给孩子,给他们多一些爱与关注,也呼吁企业跟政府多给爸妈一些支持与弹性。

贝特海最初在《纽约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后续被其他媒体转载,在没有法定有薪产假、带薪育婴假的美国,鼓吹政府与企业应该让有意愿的父母,都能够至少在财务上安心地回家一阵子,陪伴孩子的成长。

因为这不只是攸关个别家庭与孩子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毕竟如果有太多孩子在人生初始的发展就不顺利、或出了问题,日后要投入导正行为偏差与追赶学习落后的成本可能更高,甚至花再多钱也不够、太迟了。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

看更多:

成长性思维“相信我做得到”2行动面向改变孩子心态

二宝出生,大宝出现许多问题行为?亲子相处的安定解方

教养文化看世界:这些国家竟然这样教小孩

你是哪一种教养风格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