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中郭汝瑰是国防部三厅厅长,咋还率部起义?他如何掌握部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性胜利之后,蒋介石几百万精锐嫡系主力已丧失殆尽,蒋家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分崩离析的绝境。


一、从三厅厅长到七十二军军长


蒋介石作战失败经常迁怒于人。郭汝瑰深深了解特务手段的残酷的。一想到万一情况败露,被严刑拷打,血肉横飞,求死不得的情景,确实有点不寒而栗。不如还是引咎辞职,早日离开受怀疑的境地为好。


因此郭汝瑰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何应钦离职,徐永昌就任国防部长的机会,递上报告请辞第三厅厅长。但是顾祝同劝他打消辞意。他说:“你不过是承办业务的人,重大决策都是上级决定的,哪能由你负责呢?你不必引咎辞职!”

他不知郭汝瑰真心是想趁机离开避祸,引咎只不过是饰词。郭汝瑰又找顾祝同,请他说情让其出任军长。顾祝同一听,就睁大眼睛说:

“汝瑰,这是啥时候,你看军事上节节失利,别的军师长早就想脱身溜走,你怎么还想当军长,这明明是自找苦吃嘛!即或你实在想带兵,最好搞个兵团副司令,绥区副司令之类职务,挂个名算了,别当军长去受罪吧!”

“总长!时穷节乃见’,别人总以为我当参谋,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事实上不会直接带兵打仗,现在我临危受命,置生死于度外,才不辜负党国的希望,才不辜负你对我的栽培,这是其一。其次,形势虽然危急,但关键性的一战得胜,常可以挽回既倒的狂澜,更何况世界风云,瞬息万变,英美都高喊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局势不一定就悲观。第三,越是危急存亡之秋,越应该抓基本队伍,练得一个军作骨干,就可扩大兵力形成有力集团。你既有心培植我,我决心法为你创建一支基本力量,待那时,再委我为兵团司令岂不更顺理成章吗?”

郭汝瑰见顾祝同劝其不当军长,所以连忙慷慨陈词。


“你一定要当军长,我就向总统请示看看。”顾祝同见郭汝瑰坚决的样子连忙这样说。

郭汝瑰见顾祝同允许其出任军长,非常高兴。他在一九四九年元旦的日记上写道:“新岁下最大决心,一切重新做起。”

他当时思绪万千,回忆去黄埔军校时的情景,继续写道:

“斯时愚幼之心,满以为加入革命阵营,打倒军阀及帝国主义,中国的政治便可以上轨道。不料北伐之后……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今日豪门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经济,贪官土劣,鱼肉乡民,人间何世?不完全是黑暗地狱吗?二十余年来,我太简单了,完全只研究军事学,只作了一个纯粹军人,唯有八年抗战算是于国家民族尽了应尽的力量。此外,则一切气力均白费了!我没有遂我的初衷,没有对‘使政治上轨道’尽得应尽的责任。往事如昨,使我怅然如失。今年重新作人,以求不背初衷才是。”

一月六日,顾祝同签署命令让郭任第十军军长,总统未批准。这时的郭汝瑰想蒋介石既疑心他,让他离开机要岗位出任军长,为何又出尔反尔,不肯批准呢?这必定是当军长也不放心他了。


胡琏一月十日到了南京,准备去见蒋介石,他再三邀约郭汝瑰任十八军军长,郭心中有数,再三推辞。不料第二天胡琏来第三厅对郭汝瑰说:“总统已批准你任十八军军长,望早日到职,重振十八军的军威!”

郭汝瑰听了不大相信,蒋介石连第十军也不肯给我,怎么能让他去最信赖的十八军呢?但参加官邸会报出来,顾祝同也这样告诉郭,郭汝瑰心情就更复杂了。

“他(指蒋)不一定就到了完全不信任我的地步,不然的话,纵然胡琏吹嘘,我是振兴十八军最适当的人选,他也不肯让我到十八军去。”郭汝瑰这样一想,畏惧心理减轻多了。

但是郭汝瑰猜不透蒋介石的心理,他为什么就立即答应胡琏的请求。如果这是出于对胡琏的信任,则对郭汝瑰仍就是没有好感的,早迟会出问题。这支军队是蒋介石手中握的一张王牌,不仅不会开往大西南,反而随时会由现时驻防的浙赣路玉山一带撤往福建、台湾,即或这支部队退守西南,也万万不可能发动起义。

因为十八军不仅有许多蒋介石的特务严密控制,其士兵到各级军官大多数是蒋介石集团的死硬分子。如果担任这支部队的军长,不但无法达到率部起义的目的,可能也会被挟持到台湾。因此郭汝瑰眼望着这个“肥缺”,心中非常烦闷。



这样一来郭汝瑰焦虑万分,束手无策!

他想起两个月前四十四军军长的事。四十四军在碾庄被歼后,蒋介石为了鼓励杂牌军队替他卖命,就下令重建四十四军。四十四军原是四川军阀王瓒绪的队伍,因此王瓒绪打电报推荐郭汝瑰或国防部副官局局长陈春霖任军长。当时自己并不想带兵,所以陈春霖得任军长,并早已开回四川整理补充去了。

现在,万万想不到,不愿当四十四军军长,却换来一个十八军军长!十八军军长的任命一下达,许多人前来祝贺,胡琏高兴之余,还给郭汝瑰拨了一大笔钱以为建军之用,郭表面殷勤接待称谢,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苦处。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月二十一日林蔚告诉郭汝瑰:“蒋介石已免去其十八军军长,改任七十二军军长。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十二军军长原是余锦源,在随杜聿明撤出徐州后,被解放军包围于陈官庄,后来,余锦源率部投降,跑出来了一部分官兵。

蒋介石于是命令重建这支部队,并立即开往四川。能担任七十二军的军长,郭汝瑰真是喜出望外,至于蒋介石朝令夕改的原因,郭根本不愿深究。不过听顾祝同说,这是刘斐找替罪羊,向蒋介石说“郭汝瑰学历和学识都够,只是历练少了,好出奇案,很不稳当。”


顾同时还骂刘斐这样做很不道德。郭汝瑰万想不到刘斐为他作了这样大的好事。郭汝瑰与刘斐尽管有矛盾,郭在大别山“清剿”会议见他抬白崇禧出来,在睢杞战役见他铅笔一挥就把区寿年兵团送掉时,想向蒋介石报告,搞他下去。但郭汝瑰又疑惑他是与共产党有联系的人,没想到这次刘斐却帮了大忙。

以后我到七十二军军长任职之前,晋见蒋介石,蒋说:“你不行,唔!你要好好历练!”这与顾祝同告诉郭汝瑰的话如出一辙,证明确是刘斐中伤。


二、郭汝瑰的招兵买马


委任一下达,郭汝瑰一面在上海北四川路一小学内设立军部,先后从上海、南京、镇江等地收容原七十二军余部一千多人;一面招收干部,把军部架子搭起,并且保荐刘展绪、赵德树分别担任新三十四师及二三三师师长,还委任了一些团营连长。当时,国防部各厅已移到上海,郭汝瑰便到第四厅和联勤总部,利用各种关系要足整整一个军的枪械车辆装备,粮钱,再加上胡琏赠送的(事实是他给的十八军经费),经费十分充足。

郭汝瑰到第三厅,见到了厅内的老同事们,他们说新任第三厅厅长蔡文治,在研究江防配备时,主张把重兵配备在芜湖方面,汤恩伯则主张把重兵配备于杨中方面,二人争论不休,汤恩伯不耐烦地骂:“你晓得个屁!”

蔡文治觉得受辱,愤愤不平地撕下军服说:“我永世不再当军人。”蔡离厅走了,现在厅长一职还虚悬无人接替。

郭汝瑰听他们讲后,立即想起将离开三厅时,林蔚问他说:“郭厅长,你江防重点置于什么地区?总裁意思是摆在杨中方面。”郭当时立即理解蒋介石不真正守江,而只把江防作为前哨。


他真正的企图是坚守上海,他仍将以总裁名义,指挥一切。这时郭汝瑰听说蔡文治与汤恩伯争论,就知道汤是秉承蒋介石意旨的,所以他敢骂人。

为了能迅速扩充七十二军,郭汝瑰决定立即返回四川找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及重庆补给区要兵、要粮、要装备,自己凭人地熟悉相信必定可以短时期把一个军建立起来。

从上海出发前,郭汝瑰把部队交给参谋长许亚殷和副师长柏恒,他们怎么样也不肯干。郭汝瑰不明原因,只好令二三三师师长赵德树率领经浙赣路,到宜昌乘轮船回川,要他沿途尽量招兵,并告诉他:

“每到一地就到伤兵医院去喊,‘凡是愿回四川的,快来一道回去’。四川的伤兵流离异乡,思家心切,一听说部队要回四川,必定踊跃参加,部队必定能迅速扩大。”

这办法,果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后来赵德树给郭汝瑰带回一〇一,六九七,六七八,整整三个团的兵员。

二月四日,郭汝瑰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带领参谋长许亚殷和军需王希尚,由上海乘飞机飞赴重庆。这时,郭汝瑰不禁想起二十几年前,乘船由重庆到上海、广东的情景。弹指一挥间,整整过去二十二年了!回顾二十余年,雪泥鸿爪,自已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底留下些什么呢?


如果说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战时期还值得怀念,蒋家王朝的独裁统治,腐败无能,反动军队的残民以逞,作恶多端,达官显贵的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而自己竟被迫混迹于其中,这是多么使人终身遗憾!



三、郭汝瑰如何充分掌握军队?


郭汝瑰一返回重庆,就由参谋长许亚殷介绍,到南岸弹子石警官学校驻扎,并利用各种方法继续扩充自己的部队。郭汝瑰一面请求原成都联合中学和陆军大学同学的重庆补给区司令邱渊(默雷)分配车辆,调拨装备;一面举办军官队,并四处派员募兵,尤其是到铜梁

由于郭汝瑰是铜梁人,四川人同乡观念重,担心被拉壮丁的穷苦农民都愿意到郭这里来。凡来的,郭都给予字据。县兵役科可用以抵壮丁名额,因此,铜梁被抽作壮丁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纷纷前来投奔。郭汝瑰还公开号召,谁能征集一连人,谁就当连长,谁能征集一营人,就当营长。

一〇〇团长许汉洲就是在师管区招到一团人当的团长,这样一来,部队发展很快,陈春霖的四十四军先到川一个多月,郭汝瑰的部队的人数很快就追上他了。不仅如此,郭军有三个团都是老兵,因而部队较有作战力,一时竟成为与罗广文两个军,陈春霖的四十四军并列的四川四个机动军之一。

七十二军参谋长许亚殷,聪明英俊,郭汝瑰任第三厅厅长时王蜀生介绍他来任科长,以后他到余锦源的七十二军任副参谋长、团长、参谋长,常来徐州陆总见郭汝瑰。郭接任七十二军军长时,他由包围圈逃出来到了南京,郭一见非常高兴,极力挽他继续担任参谋长,对他很信任,认为他是其老部下,对七十二军情况又熟悉,必定可以辅助他暗中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一天郭借机会同他聊天,试探他的态度说:

“国民党腐朽透顶,失尽人心,垮台无疑,我们为这样的政府殉葬,太不值得了。我们必须另找出路,你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是的,国民党垮台无疑,我们必须另找出路。不过共产党残暴异常,决不能投靠它,最好我们走第三条路线。”他很自信地说。

郭汝瑰原以为诱导他协助,万想不到他提出走第三路线,郭汝瑰一时找不出话说,只好一笑不置可否。

许亚殷于是进一步说:

“共产党决不比国民党好,绝对不可依赖。余锦源在包围圈派人向共产党投降,还不是遭缴了械,我已把他投降情况,向国防部报告了。他不忠不义,没有骨气,实在令人瞧不起!”

郭汝瑰见他反共态度坚决,暗暗庆幸幸好没有暴露企图,于是将计就计,以同意走第三路线来掩饰“另找出路”的话。因此,故作高兴的状态说:“对!我们就走第三路线。”

从此他相信郭汝瑰会走第三路线。

五月郭汝瑰弄足了两个师的兵员,还由罗广文的第七编练处拨来一个师,于是所属的部队成了三个师九个团。不久又奉令缩编为两个师六个团,兵员就更充实了。

于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令七十二军移驻内江泸州宜宾一带。郭汝瑰认为宜宾偏处四川西南角上,便于诱导起义。想赖在这个角落不调往他处。恰好有一天罗广文说:“我在华蓥山经营根据地,准备万一的时候好打游击。”

“不行!华蓥山太小了,哪能养活和掩蔽两个军呢?要干只有经营雷、马、屏,那里彝汉杂居,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区域宽广,是最理想的打游击的地方。我现驻防宜宾,就近经营,非常方便,不如我们合作,将来一道打游击?”

郭汝瑰这样回答试探他。

罗一听非常高兴,郭汝瑰于是怂他代向西南长官公署请求,成立川南警备司令部委我任司令,当时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主任张群王陵基矛盾较深,正千方百计地削弱王陵基的权力。所以罗的主张立即得到张群的赞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内的陆大同学也十分支持,但认为“川南警备司令部”名称太大,最好成立“叙泸警备司令部,”郭汝瑰同意。于是,“叙泸警备司令部”得以成立,郭汝瑰遂任七十二军军长兼叙泸警备司令,并以张群的人肖烈任叙泸警备司令部的参谋长。


当时,各军有政工处,而所有警备司令部必须设稽查处。军参谋处第二科专搞情报,军统常派人参加,一方面收集共产党的情报;一方面为蒋介石监督军师长们。政工处政工人员由国防部新闻局派遣,也是监视带兵官的。郭汝瑰为了今后方便,便抢先委派军事干部,委黄荫渠为政治部主任,任廉儒(郭汝瑰在我党交通员)的哥哥任逖猷为政治部副主任,并把政工人员安排整齐后,再造册上报请求批准。

至于稽查处,郭汝瑰明知必须由军统推荐处长。于是以稽查处过于搔扰民众,大搞烟赌娼,维护治安不足,整人害人有余为借口,极力拒绝军统派人来泸州。郭汝瑰见保安分区副司令刘忠敏极其老实,与专员兼保安司令罗国熙商量,成立军警团联合办事处,让保安分区副司令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全国各地警备司都有稽查处,独郭汝瑰叙泸警司无稽查处这一特务组织。

但是,郭汝瑰非常担心,军统无孔不入,如果派人打进七十二军,他起义就会受很大的妨害。当时,泸州专员兼分区保安司令罗国熙,是黄埔二期学生,军统特务,在郭手下,郭汝瑰对他非常警惕,很小心防备他。哪知军统分子防不胜防,万想不到郭汝瑰贴心的参谋长也是军统分子,而且他一直未发现。

“螳螂捕蝉,雀乘其后”,郭汝瑰没有栽到军统手里,真太侥幸了!那时,每一个警备司令都得兼任党政军联席会议的主席,郭汝瑰也被张群委任为联席会议主席,却令罗国熙为副主任。这个党政军联席会议专门捕杀共产党人,每月按时由主席召集地方法院、县党部行政专员、保安副司令、县长、七十二军军法处长开会,审理屠杀共产党案件。

当时,任廉儒已跟着郭汝瑰回到重庆,他对任廉儒说,我决不参加这种会,采取不理不管的办法。任廉儒对郭说:“那怎么行,你放手不管,他们不更为所欲为吗?他们杀人也是血债!”

任廉儒想了想接着说:

“汝瑰同志,你想想,蒋介石一伙反动派到灭亡的时候,一定会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为了保护无辜的人民和每一个共产党员,你必须参加,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们。实在不行,你写信给我,不怪你。”

从此,每次党政军联席会议开会,郭汝瑰都积极参加主持,从不缺席。

罗国熙非常仇视共产党,动辄主张枪毙或活埋共产党员。对郭汝瑰总是半开玩笑地说:“司令!你这样遇事都要人证物证,一个共产党也杀不了。”

郭汝瑰尽量以私人感情劝阻他,交由军法处去调查,必须查有确凿证据才能处决。所幸军法处长冷肖炎是民盟成员,是党暗中派来策动我的,对我的意见,他都支持。这样不仅警备司令部从未杀过人,连军警团联合办事处也没杀过人。

许亚殷见我同意走第三路线,非常高兴,很热心地为我筹划,又要成立一个党,又要准备打游击。郭汝瑰明白真是打游击,那时就是游击共产党,他绝对不得干,但未起义前借这个幌子,宣传国民党的罪恶,做反蒋的工作,并借以掩护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至此,郭汝瑰总算是完全控制住了七十二军,为其后来的率部起义,奠定了基础!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