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不一样的状态,需要父母巧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化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这样也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
孩子对妈妈说狠话,让妈妈去死,妈妈这样的回答让人点赞
瑶瑶是个5岁的小朋友,平时都是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一次接孩子放学,在路上看到一个卖气球的,瑶瑶喜欢的不得了,立刻不走了,一直拽着妈妈想要买这个气球。
虽然气球没有多少钱,不过家里玩具已经很多了,妈妈 不想给瑶瑶买了,于是就委婉的告诉了孩子,拉着孩子往前走,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瑶瑶使劲挣开妈妈的手,说你是个坏妈妈,我不想让你做我妈妈了,你去死。
面对孩子的狠话,妈妈没有愤怒得去骂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反而耐心的和孩子说:你平时看的小猪佩奇,猪妈妈每天都给佩奇做蛋糕和好吃的,那么猪妈妈要是不给佩奇买气球,佩奇这么说妈妈,以后还能吃到妈妈做的蛋糕吗?猪妈妈肯定会特别的伤心。
听了妈妈的话,瑶瑶低下头和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
其实孩子有一个说狠话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阶段,是诅咒敏感期的到来。
有研究表明:孩子一般在三岁以后语言的表达会越来的丰富,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用越来越多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当然了有些语言,孩子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语言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说狠话,父母该避免用哪些方式对待孩子?
1、不要过分的谴责孩子
面对孩子的狠话,首先父母要注意言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孩子又很擅长模仿,那么父母的言行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会让孩子间接的学习到一些不太好的话语,这就需要父母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其次,对于孩子的情绪,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乱用语言。平时可以通过给孩子讲一些绘本,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给与孩子正确的教育,告诉他们说狠话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
再有就是可以忽略孩子的狠话,有的孩子也不是特别能体会自己说的话是狠话,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不要刻意的去用语言回复或者是暴力解决,这样不但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反而让孩子更能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父母可以不予理睬,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再说这些狠话,慢慢的就淡化了。当然了需要明确的是孩子说的这个狠话是无心的话语。
2、不要在公共场合责备孩子
一旦孩子说了狠话,父母不要在公共场合责备孩子,如果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来制止孩子,甚至责备孩子,反而让孩子感受到狠话背后带来的不太正面的思维,孩子们因此也会更加的关注这类语言,会不断的重复。
孩子的成长过程,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尤其是语言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作为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用语言来发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孩子的语言,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