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碳交易所相关的新闻比较多,但各国的政策和进度不尽相同,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 - EU ETS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在2005年推出碳排放交易制度(EU ETS)。根据这个制度,欧盟内所有涉及能源消耗、制造和运输等活动的企业都必须购买碳排放许可证(又称碳权)来弥补其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
2.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 CCERs
中国也正在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2017年起,中国启动环境与资源交易市场试点,其中包括碳排放减量配额(又称CCERs)交易。目前,中国境内的碳交易市场规模仍较小,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3. 美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美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例如,加州碳排放交易市场(Cap-and-Trade)在2013年正式启动,并已逐步推广至其他州份。此外,美国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绿色投资方面的努力也越来越多。
什么是碳权交易:碳权交易是指企业和机构可以在交易所上进行碳权产品的买卖,进一步提高碳排放减少和气候变化防治的效率。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碳权以弥补其超量排放,或者出售自己的减排配额。 在碳权交易中,碳排放量是可以被“量化”和“标准化”的,即可以通过各种监测、报告和验证方式来确定真正发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再转换为碳排放许可证 (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