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不止于酸甜苦辣,
看过摩西奶奶的画,
感受着80岁老人在画里展示的时光中的明媚,
能收获精神上的甘甜。
也感叹一部分人,活在庸碌的苦淡中,
忘记了享受付出过后可以收获人生的回甘。
大家都很喜欢用食物的五味来比喻人生,那是因为滋味的感受,不仅仅只是五个味道的单一口味,滋味是复杂的,调和的滋味滋养人生,偏走的滋味也会影响着我们的步伐。一如五味跟随食物进入我们的感官,五味调和补益身体,五味偏走也会滋生疾病。
人们只知味道好坏,却不一定知道五味如何延展到人体机能。今天,我们唐茗工坊也跟大家浅聊五味对人体的作用。
早在《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讲述,
就明确指出: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1]
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才能使自己骨骼强健,筋脉柔和,血气循环通畅。
人最容易在五味上偏走的原因是因为总是根据喜好而过度摄入,饮食有节,凡事讲究一个平衡和适可而止。因而,我们讲究五味的调和作用。
首先,我们得了解五味各自对应身体的作用,才能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以及调整自己摄入不当的。现代人的五味偏走都是被味蕾喜好所带偏的,五味过食对应的也会伤到五脏。
喜香吃辣的,吃多了辛味,过于发散不行,会伤肺。爱吃甜食,过于甜腻不行,会让脾脏受病,过食咸味更是致肾自伤,骨骼的劳倦困惫是常事。调和,是基于身体所需把五味调至均衡的状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味对应都是有什么具体的作用。
先说酸味,我们常吃的山楂、乌梅等都有酸味。酸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但要注意,酸味吃多了,也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而苦味,苦瓜的苦,是最具代表性的。苦瓜颜值不高,却是养生保健的一把好手。
明代医家李时珍说苦瓜:
“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民间也把苦瓜称为“凉瓜”,盛夏时节吃凉瓜,那是为了清热,降火。
甘味,在中医营养学中,更多地指代甜味。与我们现在认知的甘味不同。甘味有补益、和缓的作用,桂圆、红薯,米面之类的都带有甘味。甘味是大众喜爱的,但是过食也会滋腻性缓,影响脾胃的运化,造成食欲下降,所以还是那句,浅尝辄止。
而咸味几乎是三餐必备了,紫菜、海带就自带天然的咸味。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2]炒菜、炖菜、蒸菜,凉拌,咸味就像就像一个基本味,一个足矣。
在各类色香俱全的美食中,辛味成了可口的点睛之笔。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姜、葱、蒜、辣椒、胡椒等都自带辛味。
了解了五味的作用,再根据四时所需去调理身体,就能起到五味调和的补益作用。就如春日时,我们刚度过了寒冬,祛寒所需,辛味就可以在此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张登本 孙理军 主编
[2] 《滋味》周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