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目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大陆究竟有没有统一台湾的“时间表”?
虽然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正式回应,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官方的公开信息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
首先必须承认,两岸统一不是“过家家”,不能光靠文字和语言上的确认,更重要的是大陆将台湾纳入国家整体建设框架上的进展。因此,我们需要参考一些确定的指标帮助分析。
因为台湾的特殊历史,在统一后,大陆方面一定会以空前的力度加强与台湾之间的往来,决不可能再让台湾有机会“挟洋自重”。这就需要建立类似“秦驰道”一样的高速交通线以保障对台湾的有力控制。
因此,要看大陆是否已经做好了解放台湾的准备,就要看大陆和台湾之间是否准备建立起便捷的台海通道。大陆和台湾之间互相连接的铁路、公路规划就是判断我方行动决心最好的指标。
一、不同寻常的2027年
202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公路网规划》通知,再将福州至台北高速公路纳入规划中,并计划于2035年前完成。
实际上,台北并非首次出现在大陆的交通网规划里。早在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就布局了台北,2009年中国铁道部规划的“369海峡铁路网”以及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福州至台北段均标注为“规划研究路段”。2021年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到从2021年至2035年的交通网规划,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示意图”上,画出一条从福建福州连接到台北的“通道”。
可以看出,官方的设想是在2035年前建设完成从大陆到台北的铁路和公路。从目前的施工进度来看,最终大概率还是会以福州平潭为大陆方面的起点连接台湾。因为平潭县地扼台湾海峡要冲,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从这里开通高铁,必然是离台湾最近的高铁,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福州与台湾之间要实现两地的铁、公路连接,大约要建设130公里的隧道和跨海大桥。以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海的港珠澳大桥为例,这座大桥修建了8年时间里,全长50多公里。虽然大陆的技术和经验已经与建设港珠澳大桥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据专家测算,如果要建设连接台湾与大陆的跨海工程,仍然至少需要6至7年的时间。
按照大陆方面的传统,我们一定会至少留出一年以上的时间处理勘探、搬迁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突发事件。这样算来,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台海通道至少需要8年时间才能建设完成。
因此大陆要在2027年之前,即未来五年内就要完成统一,才能按时建设好横跨台湾海峡的铁、公路。
2027这一时间节点非常微妙,各利益相关方均高度重视这一年。
2027年是解放军建军100周年,根据解放军的现代化时间表,2027年被定为“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之年”,局部军力将强于美国,能有效阻止美军介入。中国海军在这一年或将拥有四个航母战斗群,巨浪3、09VI型核潜艇等大国重器在2027年前也能进入战备值班。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从2023年起至2027年将成为台海局势充满高度风险的五年,2023年则是台海局势“风险五年”的第一年。
现在连不少美国高层也认为,2027年时,解放军便有能力将美军抵挡在第一岛链之外。美国国防部在2021年11月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指出,在2027年,中国或具备在印太地区与美军对抗的能力,并“迫使”台湾依照大陆的条件进行谈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称,2027年达成攻台能力是大陆的目标。
美国前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更是直言不讳,称大陆可能在2027年前对台湾发动军事行动。
美国民间看法与这些政客也非常近似。美国罗纳德·里根总统基金会及研究所去年12月1日发布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500名美国成年人当中,有70%的人表达了对大陆可能在未来五年内统一台湾的“担忧”。
二、基建是大陆最有力的武器
无论2027年中国会不会开始修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跨海大桥,因为这个年份的特殊性,分裂势力本来就已经高度紧张。用建设与台湾之间的跨海大桥的方式“震慑”美台也自然成为了我方的反制手段之一。
2022年8月8日,在手机地图软件中搜索“北京-台北”路线,就可看到路线规划中包含“京台高铁”。虽然把高铁修到台湾去是很早就已经规划的事,但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在时间上却别有一番含义。
8月2日佩洛西窜台,不到一个礼拜大陆民众就可以在手机地图上搜索到京台高铁,其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自明。这是大陆“切香肠”战术最好的运用场景,不仅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世界大义牢牢握在手中,还能用不断推进的交通网建设有效震慑台独分子。
建设台海通道,这是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双赢。立足于统一大业的未来,着眼于未来台海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福州与台湾之间开辟一条跨海通道意义重大。
而建设这样一条台海通道,只是大陆深度融合台湾的第一步。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对台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大陆争取台湾人心、切实履行承诺的不二法门。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固然在人均经济水平上领先大陆,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却较为落后。这主要表现在新城区缺乏和公共设备老化上,不少台湾的大城市给大陆游客的观感是,某些地方居然还不如大陆的县城。
这主要是因为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较早,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很多设施早已严重老化。2018年10月21日,台铁列车行经宜兰苏澳镇的新马车站附近时发生出轨翻覆事故,造成18人死亡、超过215人受伤。2013年、2015年、2016年,台铁也曾发生不同程度死伤的交通事故就是证明。
台湾缺水、缺电近年来也频频登上新闻,这同样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表现。
究其原因,就是台湾当局由于政治制度上的先天不足,政客们对短期见效的项目一拥而上,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则漠不关心,修一条几十米的路可能几年都完成不了。
只有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及时取得进展。
而这正是大陆大展身手的机会。如果说,建设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台海通道代表台湾在地理上的回归,建设岛内基础设施以收服台湾的民心就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人民认可。
台湾回归,不仅是土地的回归,更是人心的回归。
三、我方的政治智慧
当然,以上这些是大陆在军事、经济、舆论等准备工作完善后才能出现的产物。目前,我国在台海问题上重点还是要考虑统一的具体过程,以及外部势力可能的干预。而这个过程拥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此我方在正式回应中并没有确定统一台湾的具体时间,这样才能为大陆的行动争取到最大的自主权。
2021年4月,美联社大中华区新闻总监向我国外交部副部长提出一个问题,美国有很多人猜测中国可能会比预期更早把台湾重新纳入大陆治下。中方是否有台湾回归的时间表?
副部长表示,中国国家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大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台湾回归是一个历史进程。
这种“战术模糊”的措辞才是目前应对美西方宣传机器的最佳选择。但我们坚信,我方内部必定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表,且正在按照时间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将统一台湾的代价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中美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时间在大陆这边。我们要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充分的准备,两岸人民将共同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这一刻的到来不会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