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组】纳什亲笔:我们在一起(为枪击案发声)

2022年11月03日07:47:36 热门 1171
【翻译组】纳什亲笔:我们在一起(为枪击案发声) - 天天要闻

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再也不会发生……

我是四个孩子的爸爸,每天早上负责喊他们起床,给他们准备好早餐,开车送他们上学,接他们放学,以及送他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就像他们的全职司机一样。每天,我都会和孩子们挥手告别上很多次,可我从没想过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告别。

上周当我听到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帕克兰的枪击案时,第一时间我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作为一名父亲的本能反应。我也忍不住想到那些和我一样的父母亲们,早晨将孩子们送到学校后,挥手告别同样也没想过竟然就会是最后一次。

他们从来没想过竟然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们了,哪怕一秒钟也没有。

又一次的群众枪击事件,17人遇害。这消息让我感到心碎,为那些遇难的孩子们心碎,为那些失去孩子们的家庭心碎,为所有在枪击案中遇难的人们而心碎。痛苦之余,我也意识到了如果再不做出点改变,这样的悲剧只会不断地重演。

我很愤怒。

如此发达的国家里,竟然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父母们失去了孩子,孩子们失去了父母,每天起床前充满着对新一天的期待,却不知不觉就告别了这个世界。

以下是美国枪支暴力的真实数据:

平均每天会有96名美国人死于枪击。

平均每天都会有一起群众枪击事件。

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20件大规模枪击事件有15起发生在1999年之后。

我们或许都认为这个国家是地球上最棒的国家,可是美国人死于枪击案的概率是其他高收入国家的25倍。不是2倍,也不是5倍,甚至不是10倍,而是25倍啊!

受难者正是我们这些市民、我们的朋友、家人和爱人。

难道我们不觉得应该做出点什么改变这个现状吗?

【翻译组】纳什亲笔:我们在一起(为枪击案发声) - 天天要闻

尽管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中枪支的数量,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当下,至少我们应该做出一些能立刻拯救那些无辜生命的改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和扩大对试图购买枪支的人的背景调查,还需要他们提供保管枪支的记录,这些措施在其他国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对半自动武器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像AR-15(一种以弹匣供弹,具备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模式,使用中心底火式子弹的轻型气动式步枪)经常被歹徒用在群众枪击事件中,这些武器让那些歹徒在几秒钟内杀死很多很多人显得轻而易举。我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像AR-15这样的武器流入社会,我们都应该清楚这些武器对我们的危害。如果没有这些武器,拉斯维加斯丧心病狂的杀人犯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射杀那么多人(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赌场一个场外的音乐节发生枪击事件。64岁的白人枪手史蒂芬-帕多克从对面曼德勒海湾宾馆的32层向楼下向观看演唱会的观众开枪。现场约有3万人,传出数百次枪响,枪声震天。事件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那些无辜者的生命就不会这么消逝,或许他们还能像今天的我们一样,上班或许上学,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午餐便当。

其他的发达国家在枪支控制方面做得很成功,有数据证明。澳大利亚在1996年通过了“国家枪支协议”后,七年之内持枪杀人率下降了42%。我也听到过枪支支持者们的牢骚:“好吧,就这样吧,把马路上的3亿支枪支全部收走吧!”国家可能会这么做,也可能不会,不管怎么样我们要一步一步做出点尝试。我并不会把这一切都怪到美国这个国度身上,这些年来美国的确达成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成就。

许多的美国人希望得到拥有枪支的权力,并以此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即使我并不这么认为。而事实是最近的每一次枪支使用都没有用在自我防卫上,4起家暴事件,11起试图自杀,7起袭击或谋杀。你或许又会说,这些事与自己的枪支使用无关,自己的武器是安全的,不会用来做违法的事。很不幸地告诉你,大多数的美国人做不到。正如上述的22件事件一样,持枪者每一次对枪支的使用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很少用来自我防卫。

我不想花太多时间来在这里谈论宪法,因为宪法自问世以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一直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那么为什么宪法在枪支问题上那么坚持不做改变呢?想想宪法里对于武器都谈到了些什么,只有步枪,有想过AR-15这种“屠夫式”武器吗?并没有!

之后又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争论,像是“不管法律允不允许,坏人始终会想办法弄到枪支的”。这样的说法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有许多的坏人,包括美国。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口占不到世界总人口的5%,然而群众枪击案的比例却占到了世界范围内的31%呢?完全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枪支的原因。

【翻译组】纳什亲笔:我们在一起(为枪击案发声) - 天天要闻

我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和你们争论什么,而是想问问你们,我们能不能共同地面对这个问题?难道你们不认为现在那么多枪支暴力事件导致无辜死亡的人太多了吗?难道我们不能尽可能地寻求达成共识,多拯救一些人的生命吗?我相信如果我们都想摆脱枪支暴力和死亡的无限循环的话,我们是可以达成共识,做出点什么的。

谁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呢?国家权力机关。

还有,年轻一代的美国人。

美国高中生表示他们已经受够了。帕克兰枪击案发生地马乔里-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的学生,表示他们已经受够了社会对于那么多枪支暴力事件带来的伤亡的沉默,他们希望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可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了他们自己不希望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需要支持他们。

我们需要立刻行动起来,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帮助到他们。可以联系我们的众议院议员,我们可以成为志愿者,做些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枪支政策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去支持那些旨在减少枪支暴力的组织,我们可以去和那些与我们在这一问题上有分歧的街坊们谈一谈。交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尊重,用心聆听互相的想法。我们需要组织起来,我们需要政治力量,我们需要群众的投票。

我们目前必须解决这场危机。

请将以下我的三点可以立刻去做的建议牢记于心,不要等一个月之后,也不要等一年之后,立刻行动起来。我会呼吁所有人包括我的运动员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三件事,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1.写信或打电话给国会议员。你可以去找到你的众议院议员,然后告诉他你的想法。我们需要向国会传达我们的想法:枪支暴力的问题和国家的其他问题一样重要。

2.在Twitter、Facebook或者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发动态,让人们知道你支持美国结束枪支暴力。我提议我们使用#NeverAgain的话题标签,因为这是马乔里-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的学生们使用的话题标签。

3.如果可以的话,制定一下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计划吧,来参加3月24日的“拯救生命”游行。想想吧,经历骇人听闻的灾难后幸存下来的帕克兰学生,呼吁的这一次游行,他们希望能做点什么。不仅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他们一直在用心做这件事。他们为此发声、提高人们的关注、参与各种各样的讨论和集会,如今呢?他们自己组织了一次游行。他们不希望有再次面对灾难时的无力感,化身为一束束光线刺进了阴沉的黑暗世界。下个月他们就要在华盛顿游行了,我们需要陪在他们身边,就是这么简单。

当他们成功的那一天,受益的是我们所有人,也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国家,包括所有的社区、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家庭。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起并肩作战?

无论你是不是枪支的所有者,你要明白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庭,是在尽力保证我们社区的安全。我们义不容辞!

请相信,我们在一起!

【翻译组】纳什亲笔:我们在一起(为枪击案发声) - 天天要闻

原文:STEVE NASH

编译:晴天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