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古外新直爽利落 DynamiKKs! Athos 10
刘汉盛音响论坛
还记得DynamiKKs!那个巨大的Athos喇叭吗?那对喇叭的设计原则还是保持DynamiKKs!二、三十年来的传统,但其外观却完全打破既有观念,没有人会想到DynamiKKs!能设计出这么高贵、这么漂亮、这么有质感的喇叭。
这样说好像有点看不起DynamiKKs!,其实DynamiKKs!喇叭的外观设计从DynamiKKs!的前一代Dynavox开始,就一直与众不同(不能说是标新立异),各种造型都有,绝对不是矩形箱体乖乖牌。这些充满创意的喇叭箱体造型一直到Monitor系列推出之后,才改为那一大一小四方大箱子的古典造型,这种造型的喇叭有8.12、10.15以及12.18。前面那个数字是同轴单体的尺寸,后面那个数字是低音单体的尺寸。
喜欢古味的设计师
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设计师,才会设计出这种“古时候”的箱体呢?印象中,DynamiKKs!的老板UIf Moning好像从来没有来过台湾,至少我们音响论坛没采访过他。根据此间代理商给我们的讯息,他是一位喜欢古董车、古董音响器材,古董喇叭的人。他家有英国MG1958 Roadster MGA,1973MGB,还有许多摩托车,他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他自己用Marantz7前级,Altec 1594B后级。根据这样的描述,Ulf Moning很像是一位典型朴素的德国人。
UIf Moning早在学生时期就对音响很有兴趣。1980年代时在Mannheim一家音响店找到工作,正式进入音响圈。到了1992年就开了一家名为Music & Design的音响店。后来又跟一位真空管扩大机设计者Roman GroB合作开了一家Musicconnection的店。二人会合作的原因是当时UIf Moning已经设计出高效率音箱,要搭配小功率管机,而Roman GroB就是这方面的能手,能做2A3,300B等管机。1997年,他们二人合作参加当时的法兰克福音响展(后来改为慕尼黑音响展),还成立Dynavox音箱品牌,第一件推出的音箱就是3.0。此间代理商从Dynavox时代就已经进口产品,音响论坛也写过一些评论。后来双方分手,由于UlfMoning没有掌握Dynavox的商标,于是改用另一个早在1993年他就创立的品牌DynamiKKs!。请注意,品牌s字后面那个惊叹号也是商标,不是我写的标点符号。此外那二个K也是大写,避免跟别的品牌有类似的困扰。
Athos 10的外观继承Athos的设计,上下二截独立,只不过少了顶上那截,其余弧形的箱体、漂亮的木皮依旧。
古典喇叭设计原则
老实说DynamiKKs!喇叭从一开始就秉持着古典喇叭设计原则,丝毫没有改变,变的只是箱体造型而已。从哪里可以看出DynamiKKs!这种古典原则呢?高音单体采用压缩式号角,而且与中音构成同轴式,低音单体尺寸很大,而且振膜、悬边作法就是古董喇叭单体的做法。而且,箱体容积特大,不让瘦高箱体来降低喇叭的整体灵敏度,这种做法跟时下流行的瘦高造型箱体可说格格不入。
不过,到了去年,事情有了转机,DynamiKKs!突然推出Athos,这对喇叭的箱体造型出奇的美,而且木皮也很高贵,在设计上更是采用MTM方式,把中高音夹在中央,上下各放一个15吋低音单体。其实,如果您仔细看,就会发现Athos其实就是把Monitor系列的箱体做成弧形,再于上面加一个低音单体。讲是简单,但要把箱体设计得这么漂亮,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Athos推出之后,我们用膝盖想也知道,DynamiKKs!一定会推出一系列设计相似但箱体更小的喇叭,这样才是生意经。果然,今年七月此间代理商就进口Athos10,第一眼看到Athos 10,跟我的预想有点出入,出入的地方在于上面没有多一个低音单体,等于就是把Monitor系列的箱体做成漂亮的圆弧形而已。即使是这样,Athos 10的造型看起来也很迷人。而且,那漂亮的原木木皮一条一条高贵的横向纹路看起来真是漂亮,漆工看起来就像没有上漆一样(事实上是有上漆的),用手抚摸有欧洲高级家具的触感。不可否认,Athos10的这种造型、木皮、漆工绝对是触动购买欲的重要因素。
缩小版Athos
Athos 10的型号名称来自那个低音单体的直径是10吋,而上面那个同轴单体的直径是8吋,还记得Monitor系列最小的喇叭8.12吗?显然Athos 10的低音单体尺寸缩小了,改为10吋,不再用12吋。所以,Athos10其实不能说是Monitor 8.12的箱体美化版,而是全新设计。只不过,上面那个8吋同轴单体依然使用铁号角压缩式高音单体,单体振膜采用Polyester三明治振膜。而中音单体与低音单体的振膜依然采用纸质,不过低音混入碳纤维。悬边也是古典喇叭单体所使用的双圈硬悬边。请注意,低音单体中央的防尘盖尺寸特别大,这也透露了低音单体的音圈直径就是这么大。
跟以前不同的是,Athos10的那个铁圆号角背面贴了吸音毛毡,用来降低金属号角可能引起的共振。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使用自己的Monitor10.15时就已经发现,所以我早就以化学黏土黏在号角背面,没想到现在DynamiKKs!更进一步,干脆把整个金属号角背面贴满吸音毛毡。用手指关节敲起来,Athos10的金属号角声音是笃笃声,显然已经抑制振动。相较之下,我的Monitor10.15的金属号角敲击声就比较清脆,显然共振频率较高。
除此之外,高音号角从正面可以清楚看到三个固定螺丝,如果坐在聆听位置上,就会看到三角点,这也是以前的金属号角所没有的。显然,Athos10的金属号角、中音单体、低音单体都跟以前不同。不过,其设计理念是相同的。
Athos 10的分频点设在200Hz与1,200Hz处,这种分频方式也跟古董喇叭的做法类似,200Hz以下给低音单体的分频也常见在一般喇叭身上,不过中频与高频1,200Hz分频就少见了,这是一般号角喇叭才会用的分频。一般喇叭高音的分频大约都在2,500-3,000Hz左右,而Athos 10的高音分频硬是降低了一倍,低到1,200Hz,显然这个压缩式高音单体很厉害。到底分音器是几阶分音呢?用什么组件呢?原厂说不能告诉我,因为他们在里面用了“撇步”,告诉我就破功了。
Athos 10采用压缩式号角高音,8吋同轴纸盆中音,10吋纸盆低音,其单体的设计制造采用1950、60年代的经典设计。
弧形箱体
Athos 10最吸睛之处莫过于那左右呈现弧形的箱体,而且前后是有内凹角度的,如果从侧面看,就会发现Athos 10是由上下二个独立箱体结合而成,下面那个箱体呈现往后仰的角度,上面那个箱体呈现往前倾的角度,二者结合之后就形成内凹角度,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上面那个同轴单体与底下低音单体的声聚焦。无论是上面箱体或底下箱体,其正面都加了一块厚厚的面板(6公分厚),这块面板的喇叭开口处也自然形成一个浅浅的导波号角形状,这跟Monitor系列正面是平面的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视觉效果提升,也有实质的导波作用。
来到背板,Athos10增加了二个调整钮,高音提供四段、中音提供三段调整,这也是Monitor系列所没有的。这二个调整钮的作用很大,能够改变听感,您一定要善用。至于上下二个箱体的连接方式还是跟以前一样,以专业端子连接。而且低音箱底部的低音反射孔还是很大一个,只不过我的Monitor10.15是二个,而Athos10只有一个。
聆听Athos10的场地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由于我自己有Monitor10.15,除了我自己用之外,也听过他家其他喇叭型号,所以对DynamiKKs!喇叭的声音应该算是很熟的。可是,当Athos 10在家里一开声时,却把我小小的吓了一跳,我的心里弱弱在呐喊:难道这就是我熟悉的DynamiKKs!声音吗?这不是DynamiKKs!,这不是DynamiKKs!,我要DynamiKKs!的声音。
全新未开箱
为何这不是DynamiKKs!呢?难道DynamiKKs!喇叭改变箱体造型之后,完全“走钟”(台语不成原样的意思)了吗?其实不是,这对Athos10在早上才刚从海关领出来,下午就送到我家,开箱后连黏胶的味道都还飘散在空气中,可说是完全还未开嗓的喇叭,难怪我第一张CD放进去听时,觉得声音完全不对劲。既然这样,我就慢慢让它开嗓吧,一定要唱到我能接受时才能写评论,否则就会误杀忠良。朋友们,当您买了未开箱的新喇叭时,一定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开嗓,说要一年时间是太夸张了,只要连续唱个一星期,每天唱个三个钟头,应该就可以开始听了,当然唱越久喇叭会越好听,这就不必交代了。
想要知道喇叭是否已经开嗓很简单,找一张弦乐四重奏或钢琴三重奏、五重奏的唱片来听听,如果觉得怎听都不对劲,带点涩,又紧得放不开,那就是尚未开嗓。只要是听来觉得相当顺耳,又滑又松,每件乐器的音质音色很美,和声很美,那就差不多了。当然,大前提是这对喇叭本来就是可造之材,如果是朽木喇叭,就算费了一年时间开嗓,声音表现还是一样上不了台面啊!
Athos 10的背板多了中音与高音调整钮,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慎选搭配扩大机
除了花时间让Athos10开嗓之外,Athos 10也要选择搭配的扩大机,否则还是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我第一个拿来搭配Athos10的扩大机是以Weiss DAC 502当前级,搭配Audio Valve的Baldur 70真空管单声道后级,CD转盘是emmLabs TSDX SE。听过一阵子之后,发现高频比较突出,低频的量感我认为还不够,使得整体的声音变得比较刚性。我第二套搭配的扩大机是SpectralDMC 30SS搭配ClaytonS100 纯A类后级,这套扩大机让Athos 10的声音整个放软下来,算是可以接受的,不过音乐的活生感显得比较不够,低频的冲击性也弱了些。
我第三套搭配的是GryphonZena前级与AntileonEVO后级,低频段的冲击性很够,音乐活生感也很好,高频算是比较突出,不过能接受,我比较有意见的是在中低频段感觉太过于多了些,听大提琴时嗯嗯鼻音会太浓些。我第四套用的是Boulder1110前级搭1611后级,这套扩大机一用上,马上就觉得Athos 10的毛燥感被驯服,比较粗的感觉也好像被打磨得更细致,最重要的是味道对了,而且高、中、低频段的量感搭配起来比较平衡,没有太突出之处。
线材调配
用Boulder扩大机听过一阵子之后,我觉得还是缺一口气,于是开始更换线材,最后我用了NeotechNEMOS-1160的单结晶银喇叭线,这才让我觉得补足了最后一口气,差别就在于高频的延伸与整体的细节丰富度,还有就是提升一点声音的柔性。以上这段过程讲起来很轻松,事实上我花了大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这其中我还要听其他器材,无法一直听这套。
虽然折腾了一个多月,我还是要坦诚的说,到我写评论为止,Athos10的声音还是没有我自己的Monitor 10.15来得宽松,但基本的味道是有了,那是DynamiKKs!喇叭的声音特质。为何会没有我的老喇叭那么宽松呢?聆听时间太短是其一,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单体与箱体的尺寸。我的Monitor10.15箱体容积是很大的,容积大,可以让灵敏度提升;单体尺寸大,声音听起来确实也会比较宽松。与我的Monitor10.15相比,Athos10的箱体真的小很多,这是为一般大小的空间而设计者,并非给大空间使用。换句话说,如果以前想买Monitor8.12的人,现在可以考虑购买Athos10。不过Athos 10并非用来取代Monitor 8.12,这二个系列同时还在生产在线,而且Athos 10的售价也比Monitor 8.12还贵,当然Athos 10的外观也比Monitor 8.12漂亮太多了。
大器宽广
到底DynamiKKs!喇叭的声音特质是什么呢?它不是纤细那种,也不是柔美那种,而是大器宽广又带点粗犷、软质又带着硬调。钢琴规模感大细节丰富、人声饱满突出,大提琴擦弦带点硬调,小提琴线条刻划深。脚踩大鼓低音收束快,短促,低频量感不是很过量,而是足够。简单的说,就是爽快直接的声音。老实说这种爽快直接的声音跟1960年代RCA Living Stereo或Mercury Living Presence的唱片录音味道类似。这种个性的喇叭很适合听爵士乐。
想到爵士乐,我就想到普洛文化出版的那张“爵乐女伶的慢板”,马上找出来听。二张CD听完,Athos 10验证了我的想法,无论是Nina Simone、或是Billie Holiday、Ella Fitzgerald或Shirley Horn的嗓音听起来就是更有爵士味,她们的嗓音不是软的,而是直接又带点硬调的。这么说好了,我们在听现在的录音时,会听出录音时加了很多的味精,让人声嗓音变得更美更柔,事实上歌手真实的嗓音并没有那么柔美,反而是老录音的人声嗓音更接近真实。Athos10就是这样,它的人声嗓音并非加料的美,而是直接无隐稍带硬调的。我认为这是Athos10所使用的喇叭单体特性使然。
爵乐味道足
听过女歌手为主的“爵乐女伶的慢板”,我找出JohnColtrane的“BlueTrain”。这张爵士乐经典唱片我相信音响迷都有,不过想要听出录音味道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很容易就让声音变得吵杂。Athos10唱起这张CD来铜管火热、突出、直接,节奏反应快,那种硬调的爵士乐味道真的很浓。
听过“BlueTrain”,我又找出MilesDavis的“Kindof Blue”。第一首“SoWhat”的Bass扣弹音粒是短促凝聚的,而铜管的管壁振动破金之声很清楚,尤其主奏的小号开始演奏时,那种带有厚度又嘹亮的铜管声音很直接,听起来很像就在爵士Pub小舞台旁所听到的声音。等到萨克斯风开始演奏时,那种宽松的破金之声更是明显,而且很突出,钢琴、套鼓、Bass等真的就是“伴奏”而已。老实说听爵士乐就是要听这种突出的铜管演奏,因为它们经常是主角,而Athos10恰好能够把这些主角的直接无隐声音特质表现得很好,这也是古董喇叭的魅力啊!
连续听过三张古代的爵士乐,我转而听现代的爵士味道女歌手,那就是AnneBisson与LynStanley。先听AnneBisson那张“FourSeasons in Jazz”,她的嗓音宽松好听,从许多喇叭唱出来时,总是会让嗓音更柔些,其实这种柔往往是因为喇叭单体的余振所形成的。而Athos10的压缩式高音单体与那个8吋中音单体唱出来的Anne Bisson则是比较利落爽朗的,直接的,明显声音的尾巴短,也可能就是高音单体与中音单体的余振少。听第五首“蒙特利尔的秋天”时,那脚踩大鼓的噗噗声扎实短促,软Q的味道比较少,但是听起来依然很美。而原音Bass的扣弹并不像老录音那么硬调,而是带点软质,Athos 10表现得也很好,可以感受到低音单体反应的快速。
听LynStanley那张“Londoncalling”时,Athos10也表现出比老录音还软质的声音,这是因为这二张现代爵士乐录音基本上都是软质的,不像老爵士乐录音那么直接。不过,如果与一般喇叭相比,Athos10还是比较直接,速度反应也快,柔劲比较少,刚性比较多。请注意,我所说的刚性并非吵杂,而是直接无隐的个性。
“Starson Pop Pop Bloom II复古盛事”是马来西亚PopPop Factory唱片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唱片,内中揽其公司所有歌手,以二人搭配的方式献声。录音效果杰出,歌曲好听,是一张可以收藏的好唱片。
直接素颜
听过二张现代爵士女歌手的录音,我再拿出马来西亚PopPop Factory的“Starson Pop Pop Bloom II”。这张唱片无论是录音效果或演唱都非常棒,而且有老录音直接无隐的味道,加料很少。果然,Athos10的表现实在太棒了,那铜管的光辉与金属破金的质感、厚度都很真实,就像在爵士乐队旁边听现场演奏般。而Bass的音粒清楚、量感不是很多。脚踩大鼓的硬调噗噗声很扎实、小鼓又脆又有厚度,不是会噪耳那种。低频控制力很好,尤其第六首“歌舞升平”,电Bass弹很低的音阶,但Athos 10还是能够清楚的把每个低频软球紧紧抓住,让它弹跳又能控制住,显然Athos10这个10吋低音单体的瞬时反应很快。至于歌手的嗓音都很直接、干净,可以听到嗓音的“素颜”,无论男女都饱满有劲,中气十足。这种中频段也是Athos10的声音特质。
连续听过几张爵士、流行音乐之后,我要举几张古典音乐来说明Athos10的声音特性。先说BIS那张艾尔加的“谜的变奏”以及霍斯特“行星组曲”(Andrew Litton指挥Bergen 爱乐管弦乐团)。“迷的变奏曲”中有很多弦乐群的演出,显然Athos10并非软质绵密的弦乐群,而是带点硬调的绵密弦乐群,这就好像有些人的发质比较软,有些人的发质比较硬,虽然远远看一样都是乌黑亮丽,但是用手抚摸头发就会感受到其中发质的不同。Athos10的弦乐群就是属于比较硬的发质。而在管弦乐的动态范围与瞬时反应方面,Athos10的凌厉个性可以从“行星组曲”中听出,它是动能很强的喇叭,反应快速,不会拖泥带水,低音单体虽然只有10吋,但是低频的震撼力相当强。
铜管嘹亮
接下来我听大陆作曲家方岽清那张“梦桥”。从第一乐章开始,Athos10就发出庞大的声能,滚滚的低频、嘹亮的铜管、绵密的弦乐群都被一鼓力量紧紧抓着,凝聚力很强。古筝听起来甚是刚烈,钢琴气势庞大,大提琴木头味浓厚,整体管弦乐的音乐规模感听起来庞大。不过我也要老实说,碍于Athos10的单体、箱体尺寸,它的音乐规模感还是逊于我的Monitor10.15。
Athos 10唱起小提琴如何呢?我拿出海飞兹的西贝流士小提琴协奏曲来听。果然不出我所料,Athos 10所拉出的海飞兹琴音是属于硬发质的,不过擦弦质感、光泽、甜味、转折的婉转都不缺,您不必担心琴音会尖锐生硬。
再来听追龙唱片的那张“Vivaldiin Venice”。这是一个才8个人的小弦乐团演奏,但是透过卓越的录音效果,会让人以为是一、二十个人的室内乐团。Athos10在此所表现的是丝丝缕缕的弦乐,低频相当丰富,弦乐群融合度很高,但不是牛奶咖啡那种融合度,而是可以听出不同乐器分离的那种融合。而当巴松管演奏时,可以感受到巴松管的形体圆润,共鸣丰富,而且浮凸于弦乐群之上,听起来有油水分离之感。从这样的表现中,可以窥知Athos10是一对个性分明的喇叭,直爽、清晰、不软不慢。
内古外新
DynamiKKs! Athos 10是一对内古外新、直爽利落的喇叭。设计者坚持维持1950、60年代喇叭设计的经典思维,却又能够符合现代外观美学的需求,打造出这对不流于俗、坚持个性的喇叭。由于拥有直接无隐的个性,因此在扩大机与线材的搭配上就要费点心思,才能让喇叭、扩大机、线材的优点融为一体。由于这对喇叭是全新开箱送来,开嗓时间仍嫌不足,我的评论无法览其全部堂奥,但可保证熟化之后声音表现只会越来越好。您曾经为高攀不起的Athos而着迷吗?现在Athos 10来得正是时候。
规格:
DynamiKKs! Athos 10
产品类型
三音路三单体号角同轴低音反射式喇叭
推出时间
2019年
使用单体
压缩式号角高音×1
8吋同轴中音×1
10吋低音×1
带宽
28Hz-20kHz(半主动)
32Hz-20kHz(被动)
平均阻抗
6奥姆
灵敏度
91dB(半主动96dB)
重量
60公斤
外观尺寸(WHD)
360×1,050×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