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持续写作的第166天/200天
大家好,我是大明子。
昨天下班后,本想着赶紧去写文章,但是吃完饭后,却没有赶紧执行这个计划。
因为用手机回复了几个消息,但是回复完,突然被一则新闻给吸引住,忍不住点开来看。
看完这个消息,紧接着又看到另一个有趣的视频,想着看完这个就放下。
但没想到看完了这个,还想再看下一个。
于是自己的大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反正挺累的,先休息一会再写也来得及。
没想到自己被这句话给成功劝服,心安理得的刷起手机。
直到一个小时左右,突然感觉没啥意思了,这才停下。
停下之后,他就开始反思,自己怎么被一句话给成功说服了。
本来要写文章的,却刷起了手机。
因为这符合大脑的底层需求——节省能量,保持平稳。
这让我想到在《打开心智》里看到一句话
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我们身边围绕着太多服务与产品,它们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变懒”。我们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随时随地满足需求和欲望,从而不断强化大脑的原始需求:保持现状,待着别动。
就是说,这个时代有各种设计出来的东西,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让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得到满足,而我们也变的懒了,适应和习惯了这种生活。
比如,游戏被设计出来,让你不断地分泌多巴胺,去刺激你,让你得到快乐,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衣服脏了,随时丢到洗衣机里洗掉,还有洗碗机、烘干机、扫地机器人等,帮助我们减轻劳动。
这让我觉得自己经常被周围这些东西给影响,尤其是手机,想要抽离出来,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意志力。
我记得自己最多的时间是,有将近6个小时,放在手机上的。
我已经快成为手机的奴隶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用在哪里,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把时间用在读书、学习、写作上,那我至少是一个追求成长的。
那把时间都放在娱乐上,我就是一个享受及时满足,甘于平庸的人。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可能真的是身不由己,被外物给吸引了,被自己的大脑找借口给洗脑了。
如果想要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脱离这个环境。
比如,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到另一个房间,等自己把该做的事情忙活完,再去看手机。
所以,有的时候,外界环境可能是固定的,但是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去寻求改变,而不只是被动接受一切。
全文完,又是成长的一天,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