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钱就跑的行为,在苹果和富士康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富士康依托于国内的上百万员工,才做到如今的全球第一,郭台铭却说是富士康给大陆人赏饭吃。
苹果的营收也是五分之一都是来自于国内市场,如今却忙不迭地向国外转移生产线。
不过最近这两个公司又“跑”了,不过这次是从国外“跑”回国内,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在国外又经历了什么变化呢?
苹果贪心不足
事件的起因,还是因为苹果在国内市场赚得太多了,这让苹果深深意识到,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不仅如此,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的利润在手机行业中都是极高的,但是即使如此,苹果还在继续压缩成本。
比如之前对于耳机插孔和充电器的取消,说白了都是服务于利润的一种营销手段。
所以为了继续提高成本,苹果也想着从国内转移出去。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动荡的情况下,库克就开始有序地布局自己的转移计划了。
当然,这种转移只是苹果生产线的转移,这就涉及到了一系列的下游代工企业。
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了苹果最大的代工地,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企业就是富士康,富士康的营收也有将近一半是依赖于苹果订单。
为了抱紧苹果的大腿,富士康可以说是唯命是从。
所以当库克提出想转移生产线的愿望时,富士康就立马做出了回应,高调宣布要投资50亿美元到印度建设工厂,这批工厂的规模还不小,预计会有10到12座。
富士康疯狂捞金
从去年反映出来的数据来看,把工厂设在印度确实让苹果和富士康又大赚了一笔。在2020年的最后一季度,苹果在印度的销售情况十分出色,第一次超过了百万台。
对于这一成绩,库克还公开表示,印度属于新兴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所以后续苹果会继续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入。
但是库克并没有开心太久,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印度也深受其害,短时间内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情况,就连富士康工厂中的员工也受到了感染。于是印度方面决定对相关工厂进行停工处理,被停工的四家工厂里,有三家是富士康的。
要知道,之前苹果和富士康发挥了“壮士”断腕的精神,一番操作之下就把印度打造成了主要的生产基地。
在富士康奔赴印度建厂的两三年里,印度的工厂就成为了继郑州、深圳工厂外的第三个主要工厂,这次的停工将造成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富士康亏损加剧
事实上,富士康和苹果在印度也不是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在2020年,苹果的另一个代工厂纬创就出现了员工打砸的事件,上万台手机的损失让苹果尝了尝苦头。
富士康到印度发展之后,也体会到了印度员工的工作习惯,因为不喜欢加班,富士康的加班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时不时他们还会以罢工的方式来抗议。
正常的上班,印度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没有中国员工的效率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富士康都处于亏损的状态,甚至亏损的数额达到了60亿,和苹果赚得盆满钵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刚看到收益成效的苹果,又要面临新的变故,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工厂的停工将直接影响苹果的供货,产量将减少50%以上,甚至还会面临全部停工的严重后果。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苹果和富士康纷纷“逃回”国内。之前郭台铭的话还余音在耳,为了站队苹果,郭台铭曾表示,中国离开富士康和苹果,制造业就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如今来看,富士康也吃起了“回头草”。
为了表达出自己回国的诚意,富士康在国内大肆招揽员工,还对员工施行奖励制度,希望国内的产能可以弥补印度工厂的损失。
如今来看,并不是国内离不开苹果和富士康,而是他们都离不开中国,究竟是谁给谁赏饭吃也是一目了然。
经此一事,富士康50亿美元的投资也算石沉大海了,不知道疫情之后,富士康的印度工厂会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