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PPI和CPI符合预期,CPI方面,受疫情影响、冻肉需求下降,鲜猪肉需求上升导致猪价重新上涨,蔬菜也是季节性反弹,支撑食品项明显改善,非食品项仍偏弱。PPI方面,主要是油价回升带动,黑色、有色也比较强。整体来看,通胀有抬头的趋势,在供给端的扰动下,通胀可能有一定幅度上升。但核心逻辑仍然未变,其实这一次全球流动性无法直接提振投资和消费需求,不仅是国内消费需求,包括美欧等国家的消费需求也比较低迷,因此货币更多不是进入实体,而是进入了金融市场,尤其是进入了股市,因此资产价格的通胀表现的比实体消费品的通胀更加明显。虽然6月份CPI有一定幅度回升,但更多是受到南方雨季雨量超季节性的带动,导致蔬菜等食品价格回升,但往后看,在去年猪肉价格高基数的基础上,叠加去年四季度油价的基数也比较高,因此未来几个月CPI总体趋势仍是逐步回落。局部的供给扰动不会带来明显的通胀上升。在通胀水平逐步走低而不是逐步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更多会关注经济动能的边际变化来决策未来利率水平的调整。在整体利率近2-3个月大幅回升后,利率水平基本回到年初,后续在通胀压力回落以及经济动能局部放缓的情况下,利率有望高位回落。
1、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支撑食品项明显改善,非食品项仍偏弱
6月CPI环比下跌0.1%,同比上涨2.5%。6月核心CPI以及不含鲜菜和鲜果的价格分别环比下跌0.1%和环比持平,二者同比上涨0.9%和3.2%。食品项由于蔬菜和猪肉等价格上涨环比转正,上涨0.2%,是带动CPI上行的主要原因,食品的同比大幅上涨11.1%,非食品环比下0.1%。CPI改善由食品项支撑,而非食品项持续偏弱,但雨季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偏短期,难以长时间支撑CPI回升。
食品方面:6月CPI食品项转跌为升,环比上涨0.2%。南方洪涝灾害以及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影响蔬菜供给,鲜菜价格上涨2.8%,而新果上市后鲜果价格下跌7.6%;猪肉价格扭转下跌态势,环比上涨3.6%,牛肉价格环比下跌0.5%,羊肉环比上涨0.4%。此外,蛋类价格下跌3.7%。整体来看,食品项上涨主要是蔬菜和猪肉价格上行推动,而水果、蛋类价格仍在下跌。
非食品方面:6月非食品环比下跌0.1%。虽然6月国际油价继续上行,但国内疫情反复抑制居民出行和可选消费,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跌6.%和1.8%,因此交通通信项整体仍环比下跌0.3%,教育文化和娱乐项也环比下跌0.3%。此外,夏季服装打折也使服装价格转为下跌0.2%,居住项环比下跌0.2%,生活用品及服务项环比下跌0.1%。
2、油价领涨,黑色、有色回升
6月PPI同比下降3.0%,环比上涨0.4%,符合我们预期。生产资料价格由降转涨,比上月上涨0.5%,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4.9%,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7%,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2%。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3个百分点。PPI环比转正很大程度反映了油价上涨的滞后影响,由于国际油价传导到国内的速度较慢,回测来看,国际油价一般领先PPI 1个半月左右,所以主要是4-5月油价反弹的影响。在油价企稳后,这一因素将让位于国内基本面。除此之外,黑色、有色环比均为1.9%,黑色上涨明显。最近有色价格上涨有很多是供给端的影响,但是需求端受益于新基建,也比较强劲。在剔除油价影响后,6月的工业品价格没有超预期上涨,经济的反弹其实没有最近的风险资产反弹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