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写道:“ 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钱乃生活必需品,生活如果没有钱几乎寸步难行。不过,钱也并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的需求慢慢产生演化的。从一开始的以物易物到之后的银钱、金子、纸币,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够发达,所以世界各国几乎就没有交流,这也是各个国家货币种类不一样的原因。其实不仅是世界各国的货币有差异,连当时中国境内南北各地的货币都不一样,而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将将货币进行了统一。直到清朝,货币已然演化成为真金白银,而清朝灭亡,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的通用货币便成了人民币,发行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套人民币
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货币我们将之称为人民币,而像美国、日本、欧洲的货币则被我们称为是美元、日元、欧元。那么外国人又是怎么称呼人民币的呢?听后一定要忍住别笑。
决定在发行人民币的时候已经是东北、华北被解放。全国被解放的希望已经近在眼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也在1948年印发了第一套人民币。而如今,人民币也已经印到了第五套。
第二套人民币
人民币虽然在不断的更新,但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出门只带手机,不会带现金,人们的交易只需要扫一扫便可以实现。这种移动支付的发达,甚至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机构只用线上支付,那些老人想用现金支付也不肯收。
针对于这种对人民币的歧视,相关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理,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机构反对收现金。
第三套人民币
对于我国的人民币,我们平常叫的就是人民币或者是钞票,对别国的钱也只是加上国名和元字。除了日元之外,美国的货币通常都被叫做美元或者美金;泰国的货币则被称为泰铢,这些对其他国家货币的种种称呼,都是国人口中再平常不过的常识。
那么,人民币在外国人的口中被叫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泰国的货币,在国人嘴里的称呼,通常都是国家的首字母,加上一个“金”,或者是“元”,那我们中国的人民币,在外国人的口中是不是被叫作“中金”或“中元”呢?其实有两种表达方式。
第四套人民币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中金”和“中元”这一类的名字,光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拗口。况且,人民币在外国人的嘴里,也确实不叫“中金”或“中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人民币在国外,有着另外的两种主要称呼。
首先第一种:RMB。
关于RMB,就是人民币的拼音缩写。我国一看这种叫法就知道是人民币,但外国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深意,毕竟人民币只是我们中国所使用的通行货币,RMB,其实就是人民币的首字母缩写,国外的人用的比较少,不了解也十分正常。
第二种:CNY。
CNY:这是ISO所赋予我们国家货币的一种称呼,是在国际贸易中,表示人民币元的唯一标准符号。
而CNY看起来就比较有深意了,这三个字母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没人解释,想必理解其中涵义的人不多。所谓CN,其实就是Chinese的英文缩写,而Y则是人民币的单位”元”的拼音首字母。这个称呼是国际上通用的中国人民币的称呼,和RMB相比,CNY更加正式和国际化,由于这一叫法,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很多国人都不是很熟悉,中国人还是最喜欢称之为钞票。
别看现金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很少用到现金,但国外的人很少使用移动支付,所以外国人出门还是需要携带现金,同样,去到这些国家的中国人也需要携带现金。很多年前,人们出国还需要兑换相应国家的货币,但现在的人民币在国际上的通用程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清朝末年的人难以想象的生活。
人民币的国际化所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中国再也不像刚刚成立时那样脆弱不堪,更是脱离了落后国家的行列,中国正在向国际化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发。
值得提醒的是,很多人因为生活在国内移动支付太过于方便。所以很自动的也认为国外也有这么方便,导致出国的时候也不带现金,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发生误会和麻烦。所以出去旅游,带上现金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人们出国旅游,必须得牢牢记住别人对中国货币的称呼。如果因为称呼的差异带来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影响了旅游的心情,再对这个国家产生不好的印象,这对双方都是得不偿失的。
今天带大家了解到,外国人对人民币的叫法,也算是给大家普及了一下,人民币的国际常识了。希望在以后,大家除了在看到RMB时,会一眼认出是人民币之外,在看到CNY时,也不至于闹出笑话。
结语
飞速发展的科技和社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现代化建设不仅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更是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更加的耀眼。我们用着最耀眼的成绩向世界抒写最精彩的历史。中国如今的样子,虽然在很多国家的意料之内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就能超英赶美,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