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花20万元定制了全屋家具,逾期一年还没收到家具。12月20日,合肥市瑶海区城东市场监管所接到了合肥市民袁先生的举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获悉,在举报信中袁先生称,2018年3月4日他与合肥第六空间大都会签订“梵木林”品牌家具定制销售合约单,约定最迟交货时间为当年12月31日,不过截至目前,袁先生一直没有收到这批家具。令袁先生深感不满的还有,当初他定制家具是通过商场的柜台支付钱款,但事发后第六空间大都会也对此“置之不理”。记者从省消保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家装市场服务成消费投诉热点。针对退场经营户,省消保委建议家具卖场建立相关保证机制。
[案例] 钱交给了商场 商家逾期一年不送货
20万元的全屋定制家具是袁先生于去年3月订购的。袁先生表示,当时他是在商场柜台刷的钱,分四次刷卡支付了20万元,定制的是“梵木林家具”。包括鞋柜、衣柜、酒柜、门等。合肥第六空间大都会家具商场和袁先生签订的销售合约单显示,去年的12月31号,袁先生定制的家具就应全部安装结束。
袁先生表示,在当年7月份时,他就发现了异常。当时他到商场问所定制家具的进展情况,发现“梵木林家具”更换了经营者。袁先生表示,他此后得知:“该店换老板时,包括厂家和商场在内多方在一起有协商,文件上写得也很清楚,新老板只负责他接手之后的业务订单,对我们的订单不负责任。”
新的经营者拒绝供货,而钱却是交给了商场,袁先生多次找到合肥第六空间大都会家具商场。但直到现在,距最迟交货时间过去一年,“梵木林”商家撤场并关门,袁先生也始终没能拿到订购的家具。
拿不到家具,袁先生家的装修无奈长时间搁置。12月20日,合肥第六空间大都会商场一位郁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袁先生选择了走司法途径,如若法院判决商场承担责任,他们一定会承担责任。与此同时,袁先生已将相关材料交给了合肥市瑶海区城东市场监管所。该所一位杨姓负责人表示, 根据相关规定,他们会在15日给消费者答复,是否对第六空间大都会商场进行立案调查等。
商家撤柜离场 商场代赔消费者损失
蚌埠的顾先生也在商场订购完家具后发现商家失联。2018年11月11日,他在蚌埠市某家商城某品牌专柜支付1000元定金订购门加锁三套产品。今年3月16日,顾先生支付了部分尾款8000元,总计支付9000元,双方约定4月26日之前送货安装。此后,顾先生一直联系不上商家。后经过多方打听,顾先生得知商家因长期拖欠商城租金已经被清场。顾先生为了讨回9000元定金找到家居城,家居城以无法联系商家为由拒绝顾先生的要求。无奈之下,顾先生求助于蚌埠市消保委。
12月14日,蚌埠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与消费者再次来到该家居城,告知该家居城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最终经调解,家居城垫付9000给顾先生,顾先生将之前领取的赠品退给家居城。
[建议] 卖场应建立机制 敦促退场商家担责
针对消费者在家庭装修市场上遇到的消费纠纷,日前,安徽省消保委等发出了消费提醒。
1、在选择商家时,消费者应选择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颁发建筑业资质证书的企业,选购家居建材商品和服务时要选择信誉可靠、质量好的商家,查验其证照和资质等级证书是否齐全。也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企业是否按时参加年报、有无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或了解其口碑、知名度和信誉度等。广告宣传中标榜“几年还本”、“对半折扣”、“先装修后付款”之类宣传用语的企业慎选。
2、消费者在与家装公司签订合同时,内容要明确、详细、可操作。应标明家装涉及材料的具体品牌、型号,不能笼统地用“国内名牌”、“国际名牌”之类的字眼代替。
3、面对商家促销手段时需理性对待,货比三家,避免冲动消费,同时注意保留商家促销宣传页等证据,应将商家承诺的优惠条件写入正式合同再签约付款。
省消保委同时建议家具建材卖场建立相关保证机制,督促退场经营户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数据]家装等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消保委受理有关家装建材类投诉126件,主要在产品质量问题,合同纠纷,以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方面。
今年第三季度,全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4040件。其中服务消费投诉中,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其他商品和服务,销售服务,文娱和体育服务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5名。数据分别为:生活、社会服务类503件,其他商品和服务332件,销售服务261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222件,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127件。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