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倒数阶段,在武汉疫情引发的恐慌下,不少民众压根忘记,原来3月7日要选国民党主席,在一片疫情声浪中,代表国民党青壮世代出来竞选“立委”的江启臣,不忘多管齐下,勤跑基层,也善用新世代工具脸书、LINE替自己拉票,希望唤醒已经快变“芒果干”的国民党能重新振作。
江启臣说,他希望让已经老抠抠的国民党,能够重新和现代接轨,他开出五项解方,希望让国民党能起死回生,甚至是回春。江启臣指出,这五项解方很清楚,就是组织扁平化、宣传网路化、服务数位化、经营在地化、视野国际化等五大面向,国民党必须要勇敢的改革并且“实践”。
江启臣指出,未来会成立“十一人快速决策平台”,成员包括总召、书记长共两名,党务系统包含秘书长、选任中常委两名,青年中常委一名,以及地方首长由县市府、会首长互推三名,共同组成连同主席十一人的决策平台,进行集体领导、快速决策,有效回应民意;此外,改革委员会中有二分之一的席次由具有民意基础的民意代表或执政首长担任,确保中常会与民意的接轨。
除了让组织扁平化,江启臣更重视新世代透过网路沟通的特性,因此他要在主席办公室下设置“数位行销科技长”,让年轻族群认识国民党,从网路图文作家、YOUTUBER、直播主,还有许多关键意见领袖KOL(Key Opinion Leader)都已经被民进党所用,让国民党在空战上毫无招架之力,因此如何加速世代对话,将成为他担任党主席后首要政策。
为了让国民党这个百年老招牌能再度擦亮,江启臣说,要善用手机,来服务党员,透过建立数位党部,让党员可以接收更快速、直效的服务。
江启臣说,透过数位服务后,接下来就要扎根艰困选区,向选民展现扎根地方的诚意与决心,所以他将整合协调党籍执政县市长、党籍不分区委员优先进用年轻人,作为未来国民党筹备参选的人才库,才不会让国民党变成“老抠抠”。
江启臣认为,根本来看,国民党要增加政党竞争力的关键字是“人才培育与甄选、政策研发”,他说,政党竞争和企业竞争一样,人才才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国民党要打造健康的人才循环。
江启臣说,国民党除了要强化与青年世代的沟通交流,要重视人才培养,从国民党的青年团、民代助理、县市议员、智库等基层培养起,更要推动国民党决策机制、提名机制年轻化。
江启臣认为,国民党也该学习企业界猎人头精神,建立开放积极的觅才机制,持续关注、接触、争取社会各界有相容理念的优秀人才,替国民党注入新的专业见解与创意。江启臣建议,“我们需结合泛蓝智库、基金会、论坛等各平台,搭建一个‘政策研发’与‘人才培育’的多元生态系,其中长年作为党智库的‘国政基金会’,也需在组织文化上更松绑,扩大与社会各界的意见交流。”
做好接地气,打入年轻族群的准备后,江启臣也不忘台湾本质是个贸易岛,需要和国际往来。因此,江启臣说,他打算成立美、日等重要国家的沟通窗口,并且将设置驻美办公室作为重要的目标,以避免美中角力、国际打压影响台湾的“国际空间”,“我们不能够放任与各国的联系中断,我们更应该连结国际,表达立场争取支持,建立国际合作管道”,让国民党不再闭门造车,能追上国际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