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看到过这样一幕场景,无数的机器人在流水线之中进行生产,这些不会疲倦且一直保持精准度的员工是每个工厂老板的梦想。由于受限于技术以及资金的缘故,这样的画面依然难以实现。
人工智能将部分取代人类岗位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旧时代的生产手段,终将会遭到淘汰。日前,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未来将计划在5年内至少投资3.42亿美元在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领域。
并且,富士康旗下面板部门群创光电在今年计划削减1万多个工作岗位。据英国广播电视媒体BBC报道,2025年之前,全世界至少会有四分之一的岗位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彻底消失。
其实这种情况早有预兆,除了那种真正如同人类一样拥有脑袋与四肢的机器人以外,在一些大型组装工厂流水线之中,还可以看到这一幕,无数巨大的机械手臂在搬运着沉重的零件快速的在流水线上进行组装。
这些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外形上与人的手臂相似,由机座、臂、腕和手部组成。不过这些机器人都是固定在一个地点,进行点位型的工作,往返于设定好的两点间精确运动,适合搬运、上料、点焊等工作。
重复性工作都面临代替
这种繁琐且劳动量巨大的工作,是极其适合工业机器人来工作的,但是目前来看,群创光电显示面板的生产,并不属于强度非常大的劳动行业,如今已经传出将要裁员的消息,也证明了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轻型工作的生产环境之中了。
说到手工制品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则要从2015年开始,SoftWear Automation 推出了缝纫机器人 LOWRY,利用机器视觉识别纺织材料上的变形并进行调整。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所以该机器人只能生产简单的产品。
经过技术改良之后,如今的缝纫机器人已经可以制作完整的T恤与牛仔裤的大部分,据目前媒体公开的资料,现在的SoftWear Automation的一条缝纫机器人生产线能替代10名工人组成的传统生产线,能在8小时内生产1142件T恤,而人类的生产线只能生产669件。
如果只看单个熟练工进行操作的话,一台缝纫机器人的生产效率相当于熟练工人的17倍。并且这只是在一天只工作8小时的情况下。如果24小时不间断生产,效率将会达到恐怖的51倍。
相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企业家,看到这种效率差距,也会毫不犹豫的采用这些机器人来做工,不仅效率更快,并且这些机器人还不知疲倦,只需要定时维护一下就好了。
唯有创造力无法取代
据有关数据分析,未来被AI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有: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从业者、银行业人员、政府职员、接线员、前台、客服、HR等,未来我们将很有可能再也看不到有人从事这些职业。
当然,容易被这些机器人取代的大多都是重复工作容易被替代的职业,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反而很难被机器人所取代。
比如设计师、作家、画家等,这些富有创造力的职业,即使是人工智能也无法企及,虽说如今已经有微软的小冰可以自主创作诗词,但是那种程度的诗词只是比普通人稍微好一点,还比不上行业内的大家。
它的存在,更多的是用于筛选掉那些想要在这个行业中浑水摸鱼的人,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诗人,会在这种选择下脱颖而出。
小结
回到群创光电,对于一家面板制造厂而言,采用机器来取代员工进行流水线作业是必然的选择,采用自动化技术取代目前的人工生产流程也是为了加速未来创新的发展。
想要改变自己被裁员的命运,唯有深耕行业,做到精益求精,或者转换到其他行业之中,从事一些创造性的职业。时代的发展并不是个人所能够阻止的,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进,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