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著名音乐人,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家里世代从医,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放弃了医院的工作,创作出不少歌曲专辑,比如《一样的月光》,《将进酒》,《走不完的路》,《童年》,《之乎者也》,《明天会更好》,《沧海一声笑》等
2010年一曲《光阴的故事》走进多少人的心中,“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触达了多少人的心灵。
罗大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不仅是创作源于生活,也和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四个女人息息相关。
1954年,罗大佑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家里祖辈从医,可以说是文学世家。
因此,罗大佑的生长环境也是优越于常人的,加上有一双明事理爱他的父母,使他一生都牵挂着故乡。
罗大佑的哥哥姐姐都被家里安排从事医学,罗大佑性格温顺,自然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
所以一开始,罗大佑大学时便学习医学专业,毕业当了一名医生,最终压抑不住内心的声音,做起了音乐。
罗大佑对于音乐的喜爱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在他四岁那年,小罗大佑的爸爸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罗大佑的内心对于学习弹钢琴这件事是十分抵触的。
但是由于父亲的坚持,罗大佑只能硬着头皮每天坚持练习弹钢琴。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大佑发现他越来越沉浸在音乐之中了,从那以后,在他心底便萌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梦。
罗大佑在音乐方面也算有天赋,在他8岁那年,就能熟练地抓歌曲和弦,等到他十五岁,就会自己尝试编曲。
这个时候罗大佑对音乐只是热爱,完全没有想到未来会为了自己的音乐梦而放弃自己的医生职业。
完成高中学业后的罗大佑,遵循了家里的建议,在台中的中国医学院学习。
1972年,罗大佑走进大学校园,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进步最迅速的时间段,因为半只脚迈入了社会。
当时的罗大佑也不例外,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是,罗大佑抒发对世界感慨和情感的方式不一样。
罗大佑会经常在大学期间做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世界观,价值观等等。
那个时候,音乐便成了他的全部,也就是那个时候,罗大佑对于音乐的喜爱已经无法自拔。
1972年,罗大佑在学校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乐队,有一个担任固守职务的队友在一部电视剧的剧组里担任副导演,剧组正为电视剧主题曲发愁,这时候他想到了罗大佑,便把他推荐给了导演。
罗大佑很重视这次机会,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编排好,交给导演时,心里忐忑不已。
没想到导演看过曲子之后十分满意,一连把罗大佑编排的《闪亮的日子》,《神话》,《歌》都用在这部剧中。
而这部剧也一举成名,是女明星张艾嘉的代表作之一《闪亮的日子》,张艾嘉是罗大佑生命中遇到的第二个女人,在这部剧的制作过程中两人也接触不少。
当时的罗大佑有在交往女朋友,名叫夏志仁,是自己学校的同学,两人都就读医学。
后来因为罗大佑转学,所以两人便分手了,罗大佑青涩的初次恋爱持续了九个月便结束了。
1974年,经历过人生懵懂爱情的罗大佑创作《歌》,并从这个时候开始准备《童年》这首歌的创作。
两人分手后,罗大佑为了纪念这段感情,便创作出那首《光阴的故事》,纪念这短暂而又美好的初恋,如今广为流传,任意挑出一句歌词都能与之产生共鸣。
1974年同年,罗大佑便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编排了曲子。
1977年,在家族希望与自己梦想中徘徊,不知道是听家里去从医好还是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最后罗大佑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抑制了内心的音乐梦,而选择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
但是罗大佑举办的乐队还在,他内心的音乐梦还没有熄灭,他一边维持着医院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内容,一边追寻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这个时候女明星张艾嘉认识了一个比她大十六岁的男人,两人坠入爱河。
因为那个男人年纪比较大,没有什么固定收入并且还是二婚,所以家里极其反对两人在一起。
可是张艾嘉当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最终父母没能拗得过张艾嘉,两人还是结了婚。
1980年,罗大佑在医生和音乐中选择了后者,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罗大佑又遇到了张艾嘉。
其实,当时两人合作《闪亮的日子》一剧时张艾嘉便对罗大佑心生好感。
在后面采访时,张艾嘉这样说,我就是喜欢会音乐的男生,我喜欢看他专注的样子。
两人再次相遇,张艾嘉便被罗大佑的才华深深吸引住了。
有夫之妇的她不顾一切地和罗大佑在一起了,随着两人恋情的曝光,张艾嘉的婚姻也就持续了两年便结束了。
罗大佑同样也深深地爱着张艾嘉,在两人在一起的阶段里,罗大佑便十分高产。
大部分歌曲创作都是送给女友张艾嘉的,比如歌曲《知否》,因为罗大佑叫张艾嘉小妹,所以便写了一首《小妹》送给张艾嘉。
其实从歌曲《童年》便足以看出罗大佑对张艾嘉的爱。
罗大佑的《童年》准备了五年之久,不断地修改和灵感的汇集,罗大佑把自己多年的心血作品送给了张艾嘉,这足以证明他对女友张艾嘉无言的爱。
两个人都彼此深爱对方,但两个人想要的却不一样。
张艾嘉从小便失去了父亲,比较缺爱,因此更需要另一方在意自己一些。
可在罗大佑心里音乐放在女友张艾嘉前面,张艾嘉察觉到罗大佑重视音乐远没有重视自己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手。
两人分手多年到现在依旧是好友,并且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现在想想,两人从恋人到朋友,何尝不是一种释怀的方式呢?
1979年,罗大佑发行了他人生中第一部专辑《之乎者也》。
1987年,罗大佑又遇到了李烈,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
其实,两人在年少时便认识了对方,互相知根知底,间隔十多年,双方在叙旧的过程中,也逐渐爱上了彼此。
十多年前,罗大佑并没有现在如此出名,李烈也只是初步步入娱乐圈,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集,李烈的性格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容不得半点委屈。
李烈出演过琼瑶剧中的万秋玲,之后的采访中她表示自己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性格,太过温婉,扭捏,不能坚韧而又刚烈。
其实,李烈她说这种话的时候说出的是自己的理想性格,罗大佑爱音乐远大于其他任何事物,包含爱情。
李烈能够和罗大佑在一起十二年之久,也恰恰说明了她的爱情观。
在他们没有见面的十余年间,李烈遇到了毛学维,李烈被他的外表深深吸引到了,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李烈为了他放弃了工作,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两人结了婚。
之后两人生活期间,也大部分都是花李烈的钱来补贴家用,并且两人也常常异地,这段感情也在两年时间里消散掉了。
1983年,看清事实的李烈结束了这场失败的婚姻。
爱情和面包总要抓住一个,这段婚姻结束后,李烈将自己全部身家拿去投资,开始了她从商的道路。
但是毫无商业经验的她最后创业的结果也可想而知,最后不仅将全部身家亏损进去,而且负债累累。
也就因此,她才会甘心提着行李回到老家。
李烈回到台湾,命运推着她和罗大佑再次相遇,两人早已都不是当年的身份,了解彼此最后相爱。
1989年两人在一起后同居的前几年,其实并没有李烈想得那么好。
因为李烈的上任是和她父亲一样的,但是罗大佑和儿子一样需要照顾,事事都需要让着他,但是她爱他,离不开他,一直容忍着罗大佑的幼稚。
他们一开始便是并不平等的,罗大佑帮助李烈偿还债务,李烈心存感激,更多还是对罗大佑的爱。
但在罗大佑心里,李烈对他再迁就也抵不过那些债务。
其实对于李烈来说,那些债务并没有什么。
只要她复出拍些广告,接点代言,偿还掉就不是问题,可她甘心做家庭主妇,为了罗大佑改变自己。
两人相恋十一年,李烈在与他同居的日子里处处谦让着他,忍受他的脾气。
罗大佑不同其它人,他常常去水族馆,在水族馆里一呆就是一天。
后来索性就将家里变成了水族馆的样子,在家里安置了九个水族箱。
还是三分钟热度的罗大佑,不想养了便将这个放在一边,只能由李烈来解决。
罗大佑还有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习惯,就是睡觉之前偏偏习惯将自己喜欢的音乐放在最大声入睡,李烈一开始自然是接受不了的,也提过很多次建议。
但是罗大佑痴迷音乐成性,自然是不会为了李烈改变,说道,要是我自己生活,就没人管我了,言外之意便是要是你管我,咱俩就分开。
李烈知道罗大佑会做出来这种事,源于对他的爱,便有一次迁就了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烈在听最大声音乐,也能安稳入睡。
其实,罗大佑也有点大男子主义,他规定的规矩,就一定不能有人触犯,否则一辈子不可原谅。
1997年,在他们同居的这些年,李烈也是无法忍受他,知道他们并不适合在一起,决定要和罗大佑分别。
可就在这个时候,罗大佑的父亲病重,李烈心疼罗大佑,便决定先留在他的身边。
1998年,罗大佑父亲去世,失去父亲的罗大佑明白了亲人的重要性,在李烈和罗大佑在一起的第十一年里,罗大佑向李烈求婚。
本来打算离开的李烈,她此刻看着眼前相恋是一年的恋人向自己求婚,心里已然动摇,她心里明白不合适,却还愿意为了眼前这个男人,试一试。
可现实真的是残酷的,两人因为性格不合,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两人已经是走不下去的地步了。
最后,两人于2001年离婚。
当时的李烈已经42岁了,再次创业,这次与之前不同的是,她没有任何投入,甚至可以说是负债创业。
这次她没有冲向服装市场,而是影视圈,她和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制作公司。
从少女到妇女的二十年,李烈增长了不少人生阅历,思想沉淀了许多,当了制片人之后,参与制作的影片大都拿过奖项。
李烈后来用爱死现在的自己这句话表现自己的释然。
实际上,那段黑暗的恋爱经验告诉她也告诉我们,两个不对的人相遇,爱自己比爱任何人都重要。
罗大佑事业得意却情场失意,他对于爱情,再也不会相信,听说过,再也不会和任何人结婚。
最终还是打脸打的太快,罗大佑还是遇到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女人,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人,小他13岁的一个粉丝,名叫Elaine。
她正好符合罗大佑的性格,因为是罗大佑的粉丝,所以对罗大佑更多的是崇拜,欣赏,符合罗大佑的大男子主义,她会照顾好罗大佑的日常生活,让罗大佑感觉心安,因此两人于2010年结婚。
本来是主张丁克的罗大佑,没有与太太生孩子的打算。
但是他的妻子想要有一个两人的孩子,一向大男子主义的罗大佑竟答应了这一要求。
58岁的罗大佑看到女儿的出生后,感觉不可思议,抱着孩子的那一刻感觉热泪盈眶,孩子的到来也点燃了他的生活。
之后,罗大佑便变身为女儿奴。
在他之前的生命里,音乐便是唯一,也是因此,罗大佑的情路相当坎坷,自从他有了自己的小棉袄,这个在其他人眼里高傲自大的人,在女儿面前,变得格外温柔。
因为这个小女儿,他也发生了改变,慢慢学会照顾人,总喜欢帮女儿拿着小书包接送女儿上下学,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自从罗大佑58岁得女,他便如同焕然新生,脸上的笑容增加了许多,他有了生命中想要守护的家庭和亲人,现在在他眼里,音乐便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