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2022年10月07日12:38:04 热门 1493

第13天:武岭(松雪楼)-埔里-日月潭,骑行里程:92公里。

昨晚盖的被褥散发着汗臭味和脚臭味,显然N天没洗了,我只得像骑行在川藏线上一样:用抓绒衣当枕巾,穿着长袖长裤和衣而睡,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被子和床单。也许是高原反应(3200米的海拔本不至于产生明显的高反症状,但在12个小时内从海平面剧升到这个高度,高反就相当明显了)的原因,我一夜没有睡好。早上起来,神情恍惚、一身疲惫。像其他室友一样,我把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确信没有给大陆人丢脸后,才离开3号楼。

来到室外,第一件事是不管有没有信号,先试着给妻子发了个信息报平安,居然发出去了,一会儿便收到了妻子的回复,约好中午日月潭汇合。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来到餐厅,我一口气吃了3碗米饭和2碗稀饭,这让我很容易就找到“吃货”的感觉。

山上大雾弥漫、寒风刺骨。我像包粽子一样套上几乎所有的衣服。在松雪楼前的路口辨清了往武岭亭的方向,只见通向雾中的竟又是一条几乎直立起来的上坡,我从一开始就蹬得两腿刺痛,骑了不到100米,索性下车推行。剩下的1.4公里的陡坡硬是推了半个多小时。本来我冻得发抖,但推到武岭亭时,已累得汗流浃背。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武岭亭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武岭停车场,一群养路工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武岭亭建在公路左侧五米高的一个山包上,站在武岭亭的观景台上,像在藏地骑行的路上征服每一个山口一样,心里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 不一样的是,此时不仅仅只有征服山头的快感,在我心里,武岭不仅仅是个骑行标杆,武岭亭也不仅仅是个海拔标志,翻越武岭就像是经历一场洗礼、吟诵一首史诗,或瞻仰一幅震撼灵魂的画卷;大禹岭合欢山,立雾溪与太鲁阁峡谷,“里番道路”与绿水步道,泰雅族人与赛德克族人……骑行苏花公路中横公路的过程,不仅仅是骑车观景的过程,也是在阅读近代台湾变迁史和台湾原住民抵抗外辱的血泪史,这让我对台湾原住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继而对他们充满深深的敬意),还让我记住了发生在中央山脉丛林里的两场著名战争(事件)——太鲁阁战役和雾社事件。

太鲁阁战役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占领台湾后,在1898—1916年的18年的时间内,先后发动多起针对不服统治的原住民的讨伐行动,其中以1914年5月的“太鲁阁征讨军事行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日军动用陆军和武装警察共2万余人,配备新式枪炮弹药,分东西两路攻打泰雅族人,其中西路军由台湾总督佐久间马太亲任司令官。而参与防御的太鲁阁族(泰雅族)人仅2300余人,以简陋的弓矛和猎枪抵抗装备精良的日军。激战60余日后只剩不足300人,被迫归顺日本统治。这是20世纪台湾最大的战争,双方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包括日军总督佐久间马太也因此次战役而殒命。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太鲁阁战役中日军拍摄的照片(分别是山林中的日军兵营、日军焚烧太鲁阁族人村庄、屠杀太鲁阁族人俘虏)

雾社事件:也有称“赛德克族妇女自缢事件”,自缢的原因是族中妇女为了让男人们无后顾之忧、舍命杀敌而集体上吊自杀。雾社事件的起因是赛德克人不满日本占领者长期的苛虐暴政,而联合各部落,集结300壮士,在一年一度的雾社功学社运动会的那天,冲进会场,杀死日本警察及其家眷共计134人。

事件发生之后,日方调动警察与军队共3000军力,动用飞机、山炮、毒气弹等先进武器,对赛德克人进行血腥镇压。赛德克人凭借弓箭、猎枪,在丛林山崖中与敌周旋、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死伤殆尽,几遭灭族。参与起义的部落总人口共计1200余人,直接参与作战的壮丁仅300余人。日军镇压致使赛德克人部落644人死亡,其中290人自杀。成为继太鲁阁战役后,原住民抵抗日本殖民者又一次惨烈的战争。电影《赛德克 巴莱》还原了这场战争的悲壮历史。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当年日军拍摄的照片(左图为赛德克妇女自缢的惨况,右图为日方采取“以番制番”的灭族策略,屠杀抗日遗族)

太鲁阁战役使日本统治了太鲁阁族部落,旋即在立雾溪流域修筑“理蕃道路”,沿途设置警察“驻在所”,强化对原住民的管理。而雾社事件之后,日本占领者改变原治理政策,把太鲁阁族人和其他部族原住民从山区迁移至平地,并从1934年动工重新整修“理蕃道路”,拓展为全长104公里的“合欢越道路”。直至1986年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成立后,将其中的绿水至合流段进行整修,成为如今的绿水步道。

绿水步道与我昨天经过的砂卡当步道一样,都是从原住民以前常使用的古道改建而成的,现在都已成为旅游观光步道,但在当地人眼里,这些步道是祖先用生命捍卫家园的历史见证,也是他们的骄傲。

在武岭亭里,我遇到一群自驾的年轻男女,都是台湾人,他们对我孤身骑武岭惊叹不已,并与我互拍了照片。站在观景台上,我贪婪地环顾四周,想看一看合欢山主峰和奇莱山主峰,但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所以什么也没看到。等待半小时后,便开始下山,沿中横西进线向埔里、日月潭进发。

武岭至埔里是50公里的下坡,路况比东进线好得多。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回头再看一眼武岭,竟是一片高山草甸风光,极像进藏路上的某一个山口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当年日军在太鲁阁战役其间的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图中日军正在向征来搬运军用物资的民夫训话)

离开武岭,便也离开了山顶的云层,红彤彤的阳光洒满大地。站在“太鲁阁国家公园”碑前的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蓝天、云海、村庄、梯田,千山万壑、层峦叠嶂,山下阡陌交通、炊烟袅袅,美景如画。观景平台有一对自驾的台湾青年情侣正在观景和拍照,我不失时机地请他们帮忙拍下一组留影。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太鲁阁国家公园”观景台留影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远眺玉山山脉上的云瀑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峡谷南岸山坡上的村庄和梯田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浊水溪两岸的村庄和茶园

下山途中,我不断遇到年轻的台湾骑友,他们都是极专业的装备:骑行服、公路车、锁鞋、轻装(裸车),连一个小背包也没有,这显然是比赛的节奏,不像我负重骑游。从时间上判断,他们应该都是在中途住宿的。从西进线蹬武岭应该轻松得多,因为西进线的路况极好,没有大的起伏,也没有塌方、落石的危险,沿途随处可以补给和休息,所以绝大多数台湾骑友都选择从西线挑战武岭。

如果说昨天的骑行是“眼在天堂、身在地狱”,那么我此时的感受则是“眼在天堂、身也在天堂”,美景加长坡,像是在享用一顿色、香、味俱佳的大餐,身心愉悦、酣畅淋漓。得意忘形之间,竟走错了路,错过了中途一处非常著名的景点——清境农场。当我意识到可能走错时,已经下到了山脚,尽管清境农场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实在没有体力和时间再往回爬1500多米的垂直高度去游览清境农场,只得怀着遗憾继续向埔里、日月潭进发。

从武岭到人止关约40公里的长下坡,全都是在仁爱乡(即雾社事件的发生地)骑行,沿途经过抗日英雄莫拉鲁道(即雾社事件的发起者和首领)纪念园、雾社水库、人止关。83年前的雾社事件发生地,是在雾社公学校的操场上,当时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非常巧合的是,今天我经过仁爱乡“国中”门口时,学校操场上正在布置“南投县仁爱乡第57届全乡运动大会”的会场。

人止关到埔里镇是14公里长的峡谷,峡谷地势险要,而人止关正处在咽喉之处,是原住民与外界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近代原住民扼守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清代禁止汉人从此处进山,故名“人止关”。日据初期,日军欲从此处进山征讨,被原居民击退,此役被称为“人止关之役”。现在的人止关是一个旅游景点。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中横公路“西进线”的路况比“东进线”好太多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仁爱乡“国中”的操场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雾社水库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人止关

过埔里后,又是上坡,好在坡度不大;下到低海拔地区后,我便不再有高反的困扰了,体力很快恢复正常,于是骑得得心应手。午后一点我到达日月潭畔,饥肠辘辘,于是在小卖部吃了泡面,然后沿着环湖公路骑到水社——日月潭边一座美丽而繁华的现代小镇。

坐在“游客信息中心”旁边的台阶上,才等了20分钟,妻儿从台北乘坐的国光大巴就准时到达。一家人分别两天(简直就是生离死别的两天)后再次团聚,而且是在美丽的日月潭畔,我有点小激动。会合后的第一件事是赶紧找个像样点的旅馆住下来,正好我所坐的地方是一家民宿的台阶,店名为“巧儿轩民宿”,有吃有住,非常方便和温馨。

至此,我的环岛骑行画上句号。原计划继续骑行阿里山的方案因阿里山部分路段遭台风破坏后被封路,再加上连日的骑行已经身心俱惫,还有陪伴妻儿的时间太少——让我心怀愧意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如果下次还有机会骑行台湾,那么我会选择走台湾中部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纵贯线,即:台北—慈湖—复兴—梨山—南山—武岭—日月潭—阿里山—高雄。余下的几天里,我将陪伴妻儿,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品味台湾,而此时首当其冲的是吃饭,然后带着妻儿游览日月潭。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日月潭随拍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次日清晨的日月潭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日月潭的日出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日月潭留影(自拍)

一个人的轰轰烈烈——骑行台湾(14) - 天天要闻

水社留影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