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七台河发布”


栉风沐雨铸辉煌 百尺竿头再攀登
——新兴区五年工作亮点回眸
砥砺初心,勇毅前行。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兴区披荆斩棘,奋发有为,打基础、增后劲、谋长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爬坡过坎、赶超晋位,全区人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贡献新兴力量,交出了精彩答卷。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五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态度鲜明,将稳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统筹安排一体推进,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特别是2020年,区委区政府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逐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新兴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3.5%。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7个,累计完成投资100.73亿元,规上企业增加到20户。宝泰隆氢能源、隆鹏3万吨液氨等新上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煤化工产业链。宝泰隆一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150吨石墨烯项目实现量产,成为全国首个石墨烯工业化项目,万锂泰、鑫科纳米等项目成效显著,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双叶家具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大江、牧良等畜牧养殖项目进展顺利,规模化养殖取得新突破。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动力活力更加强劲。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2亿斤。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个,畜牧养殖户达到726家,规模养殖场8个。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9.5万亩,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5.65亿元。全面接收金沙新区、桦南林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新划入辖区管理的8处煤矿顺利完成交接,监管区域划分改革工作平稳过渡。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累计新建和改造七桃路、环化工路等城区主次干路14条、危桥4座,维修新建农村通村路22.1公里。改造七台河火车站站前广场和欣源、兴秀等休闲广场8处,新建绿化节点、庭院5个,栽植苗木26万余株,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拣中心15个,24个村全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长兴乡至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长兴村、马鞍村实现排污并网。持续推进棚改安置工作,1.1万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共投入民生资金12.97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区办学办园条件极大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本药物覆盖率达100%,累计发放低保及各类救助资金3.5亿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效,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新兴区先后荣获省级“平安区”“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扎实开展煤矿、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监管实现专业化、常态化。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落实,思想舆论阵地进一步巩固。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栉风沐雨铸辉煌,百尺竿头再攀登。过去五年的成就,是新兴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新兴区立足区情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硕成果。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新兴区将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昂首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记者:姚致远
2021.12.23
中国
七台河


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