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2022年10月05日16:42:13 热门 1534

微信ID:ibookreview

‘每个早晨,与534000人一起阅读’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陈瑞宪

作为一个书店品牌,诚品书店的吸引人之处或许并不仅仅在于款款书香,还有它的设计,它的舒适,它高高低低温暖的灯光,它随处皆可席地而坐的自在安宁。上面图片里这位先生,曾设计过三四十家诚品书店,并凭借高雄大远百店一举夺得“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陈瑞宪,这位入行六年即被评为当代大中华区最具影响力的五位建筑师之一、三度获选“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的建筑摄影师,他与诚品书店之间有许许多多故事,我们很难说清,他与诚品之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如今,他已经在其他空间设计中,尝试将书店的感觉带去更多地方,比如一架飞机上。

让阳光的影子落在书上

新京报:作为设计诚品书店最多的建筑师,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个作品?

陈瑞宪:二十几年来,我为诚品设计了三四十座书店。我最满意的不是高雄大远百店,而是我为诚品设计的第一家书店,就在台北的中山北路上。那家书店的前身是一个幼稚园,四层楼,每一层面积不是太大,现在已经被拆掉了,变成了一个健身中心。那是我与吴清友先生(诚品书店创办者)第一次合作,当时我看到那旁边有好多树,就向吴先生建议说,可不可以不要做那么多书架,我们把室内的空间让给室外那些树木,让它们“进来”。所以,当你走在书店里,就仿佛在树荫下念书,当阳光洒进来,你可以看到很多阳光的影子落在书上。我不想把书店做一个“知识的殿堂”,与人距离太远,我想做一个亲民的书店,所以我想了一招儿,就是用夹板。夹板很简单很便宜,一般夹板上面会贴一层木皮,我染了一层颜色在上面,当时这种设计一度在台北很风行。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陈瑞宪

新京报:在与诚品合作的二十几年里,你与诚品之间建立了一种怎样的关系?

陈瑞宪:我与吴清友先生站在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书店这件事情。吴先生想要创造一个享受阅读的环境,这一点是对的。但作为一个设计师,我希望书店的概念能够一直往前走。我有时候会偷偷做一些设计,在一些细节上加入我自己的新想法,比如灯的设计,甚至是撑住板子的小铁件的设计。我去一些地方旅行,看到那里的书店有某些特别的元素,都会想要带给诚品书店。

新京报:在你的建筑概念里,书店应该是怎样的?

陈瑞宪:我小时候,台湾有一个书店叫做东方书局,在一个很老的洋楼里,很有老上海的感觉,书店的地板磨到快要见底了,书架倾斜得像要倒下来,屋顶有一个大电风扇在转啊转啊。我在这里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好多书,但因为小时候没钱,只能每天放学去那里看书,我偷偷做记号,在书页上折一个小角,下次去就坐在地上继续看。那是我的第一个书店经验。台湾以前有一条旧书街,叫牯岭街,我们小时候也总去那里找旧书,很便宜就可以买到。后来我去日本,学校旁边的神保町也都是老书店,老书店里的书从地板一直叠到天花板,我觉得那是一种书店的氛围。知识的丰富和探索的欲望,唯有在那种书店才能被激起。我现在还是常去逛巴黎的旧书店和跳蚤市场,有时候翻开一本书,会有书里夹着的东西掉出来,书页上还有别人写下的感想,那种书店里存在着一种隐秘的感情。

新京报:与那些旧书店相比,你怎么看待诚品书店的新潮与秩序呢?

陈瑞宪:诚品作为一个城市书店,需要照顾更广的读者群,可能没办法把做出那样的感觉和味道。我觉得姚仁喜先生苏州诚品的设计很不错。新建筑里要有个老灵魂很难的,新建筑是理性的,要让它具有时间的味道太困难了。老灵魂是需要时间去成熟的。现在有些人会做旧,这是人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希望控制时间。

北京一些建筑跟人比较没关系,

跟show比较有关系

新京报:你是如何走上建筑之路的呢?

陈瑞宪:我十七岁读高中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可能会往建筑或设计这个方向走。但我大学是在台湾念化学的,因为家里开一家食品公司,父亲希望我可以接班,我不算是一个叛逆型的小孩,所以硬着头皮把化学念完了。后来我有一个机会去日本,见到了非常多美丽的建筑,我心想,那不管了,我要去追寻我的建筑梦了,就跑去念了建筑,后来进了安藤忠雄的建筑事务所。

新京报:安藤忠雄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瑞宪:安藤忠雄的事务所非常严格,他不苟言笑,比较冷面,因为之前是一个拳击手,性格里面有一种这辈子一定要奋斗、要赢、要活下来的感觉。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其代表作品有光之教堂、住吉的长屋等。

新京报:怎么评价安藤忠雄的建筑?

陈瑞宪:我对他的一种看法是,他将传统的日本建筑转化为了现代人可以认同和欣赏的风格。我也希望能够在华人的传统建筑中找到这种可能性。

新京报:你受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么?

陈瑞宪:我之前受日本风格影响很大,回到台湾之后,我刻意切断这个脐带。在我回台湾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再也没去过日本,也完全不看日本的东西,而是一直往欧美跑。我的人生不只仅有日本,也应该有世界上其他地方,我要见识和学习更多东西。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陈瑞宪作品《私塾习》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陈瑞宪设计的汕头大学新图书馆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台湾君品酒店五楼大宴会厅“亮”,是陈瑞宪向巴黎歌剧院致敬的作品,以16盏豪华水晶灯、舞台布幕般的天花垂坠设计,点出如同歌剧院般气派的主题感。

新京报:台湾当代建筑师是否在尝试树立一种更为本土的风格呢?

陈瑞宪:台湾的文化认同很复杂,虽然台湾历史很短,三百多年前才有第一个福建人过来,但在历史上,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日本人、国民党都先后来到这里,这一复杂的文化背景就决定了,所谓的“文化认同”是很难打在一起变成一杯果汁喝掉的,所以台湾的设计还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现代人大概都是往未来看的,因为这比较容易,回看历史是有门槛的,要念书,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要想清楚一些问题,而未来是一种感觉,哪边更漂亮、更舒服,大家就会走向哪里。所以青年一代追求的可能是比较容易得到的东西,但随着年龄渐长,我要开始往回看了,我年轻时觉得传统建筑很陈腐,现在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东西方的艺术传统。我看戏剧歌剧,也很喜欢昆曲。我看昆曲的时候觉得有趣,借着那样一个时光机器,你就知道之前的中国人是怎样想的,艺术情感的表达很含蓄,但又让人觉得很前卫。

新京报:你最喜欢的建筑师是谁?他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陈瑞宪:建筑有非常多层面的功用,有一些建筑是让人去拜的,影响的是一种比较灵魂层面的东西。比如安藤忠雄的很多建筑是让人去仰慕的,在里面人们觉得灵魂被提升了,你是不一样的人了,更有智慧了,其实这也是建筑的一种功能。有一些建筑也会给人启发。我个人比较喜欢柯比意的东西。柯比意比较艺术性,走进他的建筑,你会觉得这是一位天才,非常有启发性。我比较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让别人仰慕,那不是我的价值观。

新京报:你曾说希望通过建筑的形式构建台北的地标名片,而北京近些年来新崛起的地标建筑多广受诟病,你怎么看?

陈瑞宪:北京的这些新建筑跟人比较没关系,跟秀(show)比较有关系,是一种权力(power)的显示。而建筑是给人用的,要方便而且舒服。如何让面积这样大、生活这样困难的城市更加可爱,是北京要做的事情。

我想把飞机舱打造成一个书房

新京报:日前,台湾艺术家董阳孜54米长卷《临江仙》在苏州诚品展览,这是她在大陆的首展,你作为展场设计师有什么感受呢?

陈瑞宪:我很喜欢董阳孜的字,是她的大粉丝,“云门舞集”那四个字就是董老师写的。我本以为董阳孜是一位先生,但她写字的大气是一般男士都难以达到的境界。我看不懂她的字,所以,我只能用另一个角度看待她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的内容,董阳孜的书法里还含有很多空间的趣味和思考——浓烈与疏淡,前字与后字的形式,其中有一种构图和空间的可能性。她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家,我不会把她放在书法的范畴之内来讨论,她是一位现代艺术家,只不过是以书法这样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董阳孜《临江仙》在苏州诚品书店展览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台湾作家杨照、艺术家董阳孜、展场设计师陈瑞宪在《临江仙》苏州诚品展览现场。在谈及空间设计想法时,陈瑞宪表示,椭圆的蛋型空间能把读者完全包围住,循环的欣赏动线让读者情绪得到连贯性,而地上铺满高低不一的细沙,经过读者的行走踩踏留下如画般的足迹,“驻足沙堆上如同立于江滩,饱览滚滚长江的气势”,呼应《临江仙》作品。

我对于这种抽象的艺术很有兴趣。具象的艺术让观众容易接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被其绑住:作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所想的就是什么。抽象艺术让我感觉,我与艺术家的想法或许不同,两者之间发生撞击,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一同创作。

所以我对董阳孜的字和宋代的画比较有兴趣。宋代画里的云,有时候因为山的遮蔽而断掉,有时候又投在一片湖水中,内容并不连贯,很多是非逻辑性的——“非逻辑性”是我喜欢的创作方式。

因为建筑物是站在那里供人们使用的,所以往往建筑的设计会更偏重于功能上的取向和理性的思考逻辑。而假如让我做一个室内设计的话,限制就会比较少,设计的可能性就会更多。

新京报:以你为中华航空航班所做的空间设计为例,其中有过哪些限制与设计的冲突吗?

陈瑞宪:(笑)那会儿我一天到晚都在跟工程师吵架。我们考量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工程师思考的是飞机如何设计可以实现安全、节能、耐用,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这个基础上,我要加入文化和美学的部分。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陈瑞宪使用柿木纹、国画及暖色光等设计元素,将诚品书店的感觉搬上了飞机。

之前,无论搭乘哪一个航空公司的航班,我都有种走进一间塑胶工厂的感觉。我设计飞机舱的意图就是,我想做一个空间,它是比较私密的、与人亲近的、让人舒服的,所以,我想把商务舱打造成一个书房的概念:当你登机时,一盏小书灯已经亮在那里等你,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

挺一下坚持原创的书评君

点击以下 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他设计了三四十家诚品书店,还把飞机舱打造成书房 | 专访台湾建筑师陈瑞宪 - 天天要闻

幸福也在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里哟。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