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2022年10月03日16:54:16 热门 1763

2022年8月1日,随着人民银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的召开,2022年楼市下半年的主旋律也尘埃落定了。

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是“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为房企纾困?

房企都在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 天天要闻

1、楼市低迷,房子成交量未见明显增量。

2、房企销售金额与利润低下,保交楼资金匮乏,工程建设及交房工作困难重重。

3、购房者购买力不足,置业信心不足。

从微观角度分析,导致楼市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不给力,而是房企不给力。

购房给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人才购房利好叠加、放松购房政策...

持续了半年的利好暖风竟然换不来房企的销量增长。

房企的房子卖不出去只能说明房企真心不给力。

该怎么能让房企给力起来呢?

只能先给房企纾困了

8月1号召开的人民银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及了4个政策方向,也正是这4个政策方向给出了2022年楼市下半年的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 天天要闻

先来总结并回忆一下会议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一: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解读: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其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到金融、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家居、家电等数十个行业。

其中,重点领域非金融与建筑领域莫属。

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主要是指金融及房地产供应链。

先说金融领域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个重资产、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旦开发商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楼盘轻则停工重则烂尾。

而烂尾更是会引发购房者断供,断供后购房者的房屋会被法拍,最终,购房者亏本,银行的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了,“断尾-断供-法拍-再烂尾-再断供-再法拍”如此往复下去,一条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 天天要闻

再说供应链领域风险。

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就无法回款、没有利润,楼盘的供应商相关款项也无法支付,实力强的供应商会扛,实力不济的供应商往往会通过停工及诉讼保全财产的方式逼开发商付款。本就缺钱的开发商瞬间进入“无法支付供应商款项-楼盘停工-购房者催促复工-供应商欠款加大-楼盘继续停工”的恶性循环中。

开发商只能一边疲于应付官司,一边焦头烂额地解决购房者催促工程进度。

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就是为了破解并防止两条恶性循环。

也正是“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决定了“先防范中小银行风险”是基础。

核心内容二: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解读: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是硬伤,“防范”二字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出方向——严格控制个人按揭业务、开发商开发贷的规模和贷款发放资质审核。

预计很多中小银行会逐渐降低个人购房贷款的业务比重。

2022年下半年楼市主旋律,为房企纾困与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 - 天天要闻

核心内容三: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屋信贷政策

解读:目前有100多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总额在不断提升,甚至有10多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总额可以覆盖总房款。

这就是面向优质购房者的住屋信贷政策的具体体现。

预计短期内,还将有进一步宽松的差别化住屋信贷政策出台。

核心内容四: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解读:房地产行业是个重资产、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旦“融资途径”出了问题,轻则停工重则烂尾。除了让房企的保交楼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以外,保护“融资途径”还有另一个层面的目的——不给虎视眈眈的楼市及房企做空机构任何机会。

综上所述:2022年下半年,政策的方向是,先用“继续加码个人按揭贷款”进一步提升购房者购买力,营造出有利于去库存、房企实现销量增长的政策环境;当购房者的置业信心恢复时,再用“金融工具”和为房企纾解保交楼资金来源困局。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